翻译硕士MTI《基础口译》教材(Mp3+文本)Unit5-5:让高等教育惠及更多民众
日期:2014-08-23 08:45

(单词翻译:单击)

英译汉译文如下:

让高等教育惠及更多民众
(格伦 • 夏弗博士在 2005 大学校长论坛上的发言)

中国大学扩招的速度非常之快。正如方教授提到过的,1998 到 2004 年间,中国的大学新生数量翻了一番。中国目前有近 20%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学习。而 1982 年当我来中国的大学任教时,只有大约 5%的高中生能够读大学。中国大学扩招的主要途径是学校的发展壮大。广外的成长和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十年里,学生数量从 3.000 增长至 16,000。世界上有多少大学可以达到这个速度,经历如此变革?这是十分了不起的。

这种全国性的高校扩招有很多原因。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需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由于60 和 70 年代高等教育的停滞,这一需求更加迫切。随着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达到了上大学的年龄,中国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中国传统文化向来重视教育,现在更是如此。随着高等教育的全球化,中国的大学已经准备输出大量的博士和其他毕业生,他们中的一部分将工作在高学历人才供不应求的国家。

一些中国人可能会担心部分大学毕业生不能立刻找到工作,其实各国都有这种顾虑。我认为这并不是毕业生供大于求,而是社会需要更高效的劳动力市场来调剂人才。同时,解决就业问题还在于年轻人在毕业后是否乐意去偏远地区开始工作。此外,大城市里对于好工作的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不是吗?中国还需要更多的受教育人口。中国在过去十年中取得的一个重要成就就是取消了工作分配制度,并使得为大学毕业生和职业技术人员服务的劳动力市场不断发展。

当我们提议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时,总是会有人怀疑高校扩招会导致教育质量下降。这种看法是目光短浅的表现。只要资源的增加能够赶上扩招的步伐,教育质量就能够得到保证,甚至随着扩招而提升。但是如果政府在扩建学校时投资不足,大学就会陷入麻烦,教育质量也将受到影响。

这里所说的资源不仅仅是教学楼和其他所能看见的校园里的“硬件”。更重要的是大学里“软件”资源的充足,比如教师工资、科研经费、奖学金、交流机会和管理系统的支持。我们的确可以通过更合理地利用通信技术来提高办学效率。但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是师生之间的交流。虽然这种交流不一定都是面对面的局限在教室里,但是教师和学生必须经常见面以确保扩招后的教学质量。

成本是接受教育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高等教育太昂贵,受教育的人就会减少。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学费都上涨了。在我的国家更是这样。各国政府都在坚持:让受益人更多地为教育付账!即使大学在努力增加各种收入渠道——我相信广外也在这样做——但这些方面的成功并不应该减轻国家和省、市级政府为下一代投资的责任。

对于把学费控制在多数家庭可承受范围之内而言,这些投资非常关键。中国必须注意防止贫富差距扩大。让贫困家庭的优秀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和文化传承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必须相信高校录取程序是公平的,相信才能和努力的付出会有大学的录取作为回报,而上大学是改变自身命运的机遇。

最后,为学生提供便利也是增加公众入学数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越来越多的学生采取走读的方式,大学的宿舍也总是很紧张。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像番禺大学城这类城郊新校区的成立,高效廉价的城市交通是关键因素。

当谈及接受高等教育时,我们不仅是指传统意义上 18 至 22 岁的大学生。我们还必须为那些已经工作和成家的非传统学生重拾学业创造机会。他们利用晚上或周末学习,在工作家庭和自学上进之间找到平衡。我们要在大学里为青年创造学习机会,使他们自我完善,改进工作技能,这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至关重要。大学需要做出调整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不能要求他们来适应我们。我们的灵活性可以为大众创造终生学习和培训的机制,这包括创立学分制、校际(学分)转换互认制,将网络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等。

我十分赞赏广外在高等教育扩招中的领头作用,同时我要为广东省及广州市在番禺设立的大学城而鼓掌。明天我们将造访大学城。大学城给我们从事高等教育的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我们不仅要学习如何管理多校区的大学,还要学会管理包含众多大学的校区。如此规模的大学城校区在世界上是独具特色的。我们赞赏大学城规划参与者的勇气,期待所有可能为之提供帮助的国际学术合作。我们坚信广外在未来十年以及今后能够在大学扩招中取得更大的成功。谢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