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翻译:单击)
其实,对于哈迷或读过原著的人来说,单就电影本身做出评论很难,因为人们说电影是面向所有人的,并非只是看过小说的人,即使是没有看过书的人也应该能够通过电影对故事有清楚的了解;但对于只看过电影的人来说,对影片内容的理解也实难完整、透彻,这恐怕就是改编电影难两全的窘迫处境,如同天生就带下来的胎记,不愿要但丢不掉。想想在选取并改编故事内容的同时,既要满足哈迷们苛刻地对原著内容进行还原、对比的审视视角,又要呈现给一般观众一个足以激发好奇心的完整清晰的故事脉络,特别是对这个有7部小说且细节连贯又受众广泛的系列来说,编剧、导演你们又历练成长了吧。这次,作为一个哈迷,我很高兴地看到大卫•叶茨终于在他执导的第三部《哈利•波特》电影里找到了一个以上两者较为合适的平衡点。
不可否认,电影对情节的选取和改动是不能让人完全满意的,大卫•叶茨对人物情感氛围的渲染也还不过硬,但可以明显地看到他从前两部里吸取了经验,这次对故事的整体掌控比较熟能生巧了。还记得《凤凰社》的时候明显故事节奏很不协调,衔接生硬,主要人物内在力量的气场表现很弱,整个影片感觉就是在赶;到《混血王子》的时候每一段的过渡都顺畅多了,更贴近原著,而且亮点多了;再到这一部,终结之前铺垫和悬念的作用起的很好,而且我想对于没看过书的人来说情节发展的层次明晰多了。
优劣
对于大卫•叶茨的进步和终结篇重要性的凸显,不得不说这次的一个明智选择就是:决定将其分为两部。这无关乎利益,更关乎影片质量。电影啊,用多少时间能表现多少内容是一个很微妙的事儿。要知道,将电影分为上下集的想法从第四部《火焰杯》就有了,这个系列一~三部压倒性的好评说明要将小说完整细腻地搬上银幕,文章长度在317页是合适的,到了《火焰杯》翻一番的636页就考验导演了,到了《凤凰社》的766页就杯具了,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大卫•叶茨在最长的凤凰社里要崩溃似的赶内容了,同样是2个多小时的时间,《凤凰社》要涵盖的内容长度是《密室》的3倍。所以,会心地笑一笑吧,一接就是后三部重头戏的“椰子”导演恐怕更应该说的是“为什么总是我!”,而我更不愿意最后看到伏地魔在哪怕是三小时之后就“草草”地倒下了。尽管如此,我依然担心书中戏码重大且集中的后半部可否在下一集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另外一个明智选择就是这一部没用3D,这个时髦如果没赶好,影片就要从“视效巅峰”跌到“毁容谷底”了,也许这个时候众哈迷更应该祈祷3D真的能让下一集“突出出来”。
从细节看,情节的选取和表现还是欠火候:一开始护送哈利到陋居的过程可以再惊险一点,他和海格的着陆不应该那么顺利,疯眼汉的死也应该有具体表现,开篇的挽歌气氛可以再凝重一些;各种缺憾中最恼人的,也是从第五部就延续下来的弊病就是对罗恩、赫敏份量的轻视,罗恩直接转变为了搞笑的来源,赫敏的智慧只是被轻描淡写,人物的塑造还是稍显单薄了;哈利、罗恩、赫敏在魔法部出现的最后一幕本应是帮助众多麻瓜出身的巫师逃走的激动人心大时刻,但在电影里只被表现为三人被发现仓皇而逃,这又削弱了主人公的闪光点;邓布利多身上的疑点和其家庭的秘密没有在影片中见到一丝痕迹,要知道这个线索对于死亡圣器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难道又要留到下一集一带而过吗?格林德沃在电影里对伏地魔供认不讳老魔杖在邓布利多手里,我不禁想到,编剧啊,他的背叛就是你的背叛呀,为什么不能如实让格林德沃在最后忠于邓布利多呢;个人认为菲尼亚斯画像对三人组格兰芬多宝剑下落的提示既有趣又有铺垫意义,但电影没有重现;虽然大卫•叶茨对人物内在情绪和心理的表现在这一部里有所加重,但还是不得不说三人组在流浪过程中非常浓重的忧虑、憔悴和阴郁气氛没有表现出张力,特别是罗恩的离去,抛开这一走应该揪起人多大的心不谈,他回来后友情坦诚相见的感动和回心转意的奇妙过程却都只化为蜻蜓点水,真的是ungelivable,其间那段哈利和赫敏跳舞的场景算是巧妙的发挥,但我更愿意将其看成朋友之间的慰藉,相比对于应有氛围的营造,这可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当然了,功力提升的这一部还是显现了瑕不掩瑜的整体效果,不可否认,大卫•叶茨对视效的控制和对重要场面的还原力还是颇有理由被肯定的。纳吉尼脱掉人皮瞬间惊现血口以及伏地魔与格林德沃和奥利凡德会面场景的闪现是很惊险给力的;虽然罗恩、赫敏被弱化是事实,但开篇用赫敏给父母消除记忆和罗恩茫然望向远处的手法极好地预示着最终旅途的不可知性,这样的开场是前所未见的,而且更应该是拍手称道的;电影中哈利和金妮的那一吻改成被包着头、仅剩一只耳的乔治看见,这多少让人感觉比被罗恩破门而入可爱多了;三人组被搜捕队抓到马尔福庄园的那一幕将原文化简为繁,是难得的改编到位的所在,而且用手持摄像机拍摄的跑动感增加了真实性,带动起节奏的紧张有力。最赞的当属三兄弟的故事,即死亡圣器的传说的那段动画展示,想必这是异口同声公认的了,那段泛黄的蒂姆•波顿式的回忆画面行云流水,想必诗翁彼豆要是给自己故事配插图的话也不过如此吧,再配上书中故事内容一字不落地作为旁白和赫敏那一口英音的叙述,这种绝对亮点的惊艳效果当真胜过裸眼3D。
主演
至于丹尼尔、鲁伯特、艾玛的表现,他们在经历了青春期的浮躁后有了回归和进步,毕竟也都是二十出头的人了,这次没有了上两部的浮夸和僵硬,我欣慰地看到他们在表演上发挥稳定。罗恩出走前,三人争吵的戏无疑让人看到了三人对戏的火花,依稀找到了当年前两部时让人印象深刻的聚头讨论场景,只可惜编剧总是要减掉三人一起计划行动的情节。
三人的成长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门,尘世中永远摆脱不掉对小演员长成什么样而津津乐道的俗套吧。每个人对自己长大后和小时候的面目对比会呈现何种表情,应该都是心里有趣的秘密,所以各位看官还请淡定地做心理暗示,毕竟谁也不可能永远11岁。其实三位演员和哈利、罗恩、赫敏的相似度非常接近,谢天谢地丹尼尔没长那么高,我也不难发现赫敏为什么喜欢罗恩的可爱劲儿(个人很偏爱鲁伯特)。另外,电影中多数人物的选角也都是很到位的,作为电影的真实还原,现实化要比理想化来得有真切感。不管三位主演怎么成长,这好几部的系列电影自始至终没有换过人,三人从小演到大,单冲这一点,这个系列电影就够得上出类与珍贵了,他们用少年时代最美好的时光贡献给一个完整的系列故事和电影,未来也应当注定不平凡吧。
十年
在影片上映的前一天,我在报纸上看到说《哈利•波特》十年了,先是惊愕,然后一想,果真如此啊,我惊讶自己竟也有个东西追随了十年之久,想想那时第七部出来的时候,确实有点惘然,看完了之后有种…我想是哈利在小天狼星死后的感觉,不是失落,是有点空荡,其实人用不着非要拿时间的殇逝自己戳自己吧。
对于这个系列的电影,更是对于我来说,第一部《魔法石》功不可没,因为就是这部电影激发了我对《哈利•波特》的大爱之情,也绝对是这个系列的开门之作。想想那时上高一,以儿童片标榜的《魔法石》真的是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觉得没有必要看,但是后来变得很火,于是还是随了大流,看完之后就醍醐灌顶了。其实现在好莱坞还是标签化的吧,但是我弃了,觉得能把所谓“儿童片”拍好的人应该是拥有美好内心光芒的,然后依然想象克里斯•哥伦布应该是个超级nice的人。
想想在那个2001年,除了《哈利•波特》还有《指环王》第一部上映,当时看了《魔法石》就没再看《指环王》,后来更是不可能看《指环王》的3部连映了,现在每想起来都觉得那是后悔莫及而且要加个期限就真的得是一万年的事。随后的02、03、04年,《哈利•波特》和《指环王》交替上映,感叹那就是奇幻时代啊,无比美好,而如今的电影科技和3D浪潮依然没能取代这两个系列在我心中的位置。若是以后有《哈利•波特》8部连映,我会建议电影院将座椅改成通铺。
最后
看到很多哈迷借对这部电影的感想,抒怀并挥别自己十年来对这个系列所有事物的跟随与坚持,我想很多哈迷都同我一样不忍心对电影或导演或演员做过多的苛责,这对我们也已不必要了,我们会释然地笑看华纳对这个我们热爱的故事做各种演绎,因为我们早已在心中拥有那个奇妙世界,谁说它没有影像来得逼真和永恒持久呢?但对于制作人、编剧、导演和演员,我心存感激,他们表达了自己的坚守,兑现了诚意,付出了努力,而且在进步。对于下一部电影,期待、担忧也好,决绝也罢,都已不重要,因为那就是我们的国王十字车站,如同哈利在曙光中结束了一切并在19年后拥有了美好一样,我会在最后结束的曙光中珍藏这带给我一切的10年,面向朝阳。
明年7月15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