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第8讲:英汉词层对等问题(2)
日期:2011-12-06 13:44

(单词翻译:单击)

英汉词层对等问题(2)

6.省略不译。将一两个无关大局又需要大量解释的词项省略不译,有时反而使译文更流畅,可读性更强。如:

The panda's mountain home is rich in plant life and gave us many of the trees, shrubs and herbs most prized in European gardens.

熊猫的山区定居地有着丰富的植物种类,有着欧洲园林所珍视的许多树木。

原文是给英美读者看的,译文是给中国读者看的,省去gave us不译,反而使译文更流畅。另外把the trees, shrubs and herbs (树、灌木和草本植物)化简为树木,也使译文更简练。不过这种方法不可滥用,因为,词汇省略必然要造成语义损失,只有在译文的通顺流畅,比某些无关紧要的语义损失更重要时才可以用。

7.用图示的方式。 如英语中的Mid Bus,实际上是学校接送学生的车,在汉语里找不到对等词,不能想当然译成中巴,解释起来也很费事,用图示就一目了然。

不过,在我们强调词层不对等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自然现象的描述还是存在许多不谋而合之处,即不同文化的文化共核(cultural common core)。如汉语中描述自然现象的词:风、雨、云、雾、太阳、地球、月亮,大、小、冷、热等都可以在英语语言文化中找到对等的表述:wind, rain, cloud, fog, sun, earth, moon, big, small, cold, hot等。 血缘关系如: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及成语血浓于水等,在英语中都有对等的表达:father, mother, son, daughter,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等。尤其是科技词汇和专有名词,更容易找到对等的翻译。如:物理、化学、数学、联合国、欧元、香港等,均可在英语中找到对等的翻译:physics, chemistry, mathematics, the United Nations, Euro,Hong Kong等。正因为有诸如此类的文化共核的存在,才使得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成为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共核也方便了译桥两畔的译者, 它使目的的语(target language)的语言层次及目的语读者的理解效果,与原语(source language)的语言层次和原语读者的理解效果,达到较完美的一致。再请看下面各组对等译法的实例:

1.单词:

television 电视

electricity 电

wheat 小麦

I 我

winter 冬

2.成语

skin and bones 皮包骨头

in deep water 水深火热

at one's fingertips 了如指掌

充耳不闻turn a deaf ear to

颠倒黑白talk black into white

破釜沉舟burn one''s boat

3.谚语

Practice makes perfect. 孰能生巧。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热打铁。

Ill news travels fast. 恶事传千里。

欲速则不达More haste, less speed.

当了婆婆忘了本The mother-in-law does not remember that she was a daughter-in-law.

4.句子

He went through fire and flood to save his mother.

他赴汤蹈火去救他母亲。

You have a lucky star above you.

你真是福星高照。

扪心自问,他不得不承认自己错了。

By searching his heart, he could not but admit that he was in the wrong.

这些国家的经济形势每况愈下。

The economic situation in these countries is on the down grade.

由于对等译法能使译文与原文所产生的效果贴近,因此,深受译者和译文读者的欢迎。

1.词义的选择

2.词义的引申

相关链接

词汇意义的理论原则:如欲判断词语的意义,或有效使用词典,便须牢记一系列有关意义的基本理论原则。首先,任何语境中词汇单位的正确意义,一般应当是最符合该语境的那个意义。就某种意义而言,这也就是说,对词语的正确解释即是给整个语境贡献最少的那个解释。换言之,正确的理解最大限度地依赖于语境,而不是最大限度地依赖于孤立的词语。第二个理论原则是,在任何一个语境里,一个词汇单位只可能有一个意义,而不会有几个意义。通常,只有一种语境是这个原则的例外,在这种语境里,有标记表明某个词汇单位具有两个以上意义,但有时标记不很明显。这种现象叫作双关语。例如《约翰福音》(第4章)中的living water (活水)。就具有双关语义,一为井水(或译泉水),一为生命之水。第三个原则可看作解释原则,是指词汇单位的字面意义即无标记意义应被认作正确的意义,除非语境表明具有另一个意义。有些人总是在话语中寻找隐藏的意义,但他们多半会由于自己的求新欲望而受骗上当。这些人必须把本原则引为借鉴。词汇意义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指语言里不存在完全同义的表达形式。两个不同的单词可以用来指同一所指物:例如,keep off the grass (不要踏草)和keep off the 1awn (不要踏草坪),这两个句子指的是同一件事,但并不意味着grass(草)和lawn(草坪)的意义相同。使用两个不同的词来表示同一件事,其用意可能完全是为了使措词多样化,并且即使两个不同的词似乎指同一所指物,两者在联想意义上也几乎总是有所区别。词汇意义的最后一个也许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即:符号总是通过其他符号加以解释的。这些起解释作用的符号分为两个不同的类别:言语符号和非言语符号。对英语单词chair(椅子)的意义进行语言学上的解释,可以采用同一语义场的其他词,如bench(板凳)、stool(方凳)、throne(宝座)和pew(教堂靠背长凳)。但是在市政会议上,Please address the chair一句中的chair则通过非言语的实际环境,标记出它是指人(即会议主席),而不是指一件家具。产生这些原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无论在语言中,都只有数量极为有限的言语符号,而要表示的却是无限多的物体、动作和抽象概念。这么一来,除专有名词以外.言语符号的意义不可能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

(谭载喜:1993,第134-136 页)

引申的手法与范围层次:

在翻译中由于语言上的原因,在一种语言有某种强制性或惯用性的语法范畴,而另一种语言却没有相应的强制性或惯用性的语法范畴时,就常常会遇到很难逾越的障碍,但如能灵活运用引申手法,则往往有可能迎刃而解。下面谈谈逻辑引申、语用学引申和修辞引申。

一、逻辑引申

逻辑引申手法,就是根据上下文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运用一些符合汉语习惯的表现法,选用确切的汉语词句,将原文内容实质准确地表达出来。

例如:

1.1n fact one mould can produce many thousands of articles before it wears out 。

事实上,一个模子生产成千上万件产品之后才会用坏。

(时间关系的引申)

2.The mushroom fortress loomed indistinct1y but grandly through a morning mist.

这座像雨后春笋般一下子冒出来的堡垒,影影绰绰地但傲然地出现在晨雾中。

(不清晰地引申为影影绰绰地,这是以正说代反说。)

分享到
重点单词
  • benchn. 长凳,工作台,法官席 vt. 坐(在长凳上)
  • hasten. 急速,急忙 v. 匆忙,赶快 vi. 赶紧,赶快
  • striken. 罢工,打击,殴打 v. 打,撞,罢工,划燃
  • mistn. 雾,迷蒙,朦胧不清 vt. 使 ... 模糊,蒙上
  • coren. 果心,核心,要点 vt. 挖去果核
  • lawnn. 草地,草坪 n. 上等细麻布
  • sourcen. 发源地,来源,原始资料
  • thronen. 王座,君主
  • addressn. 住址,致词,讲话,谈吐,(处理问题的)技巧 vt.
  • producen. 产品,农作物 vt. 生产,提出,引起,分娩,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