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英语重庆卷阅读理解D篇翻译与精析
日期:2015-12-04 10:26

(单词翻译:单击)

阅读试题

2011年高考英语重庆卷阅读理解D篇翻译与精析

2011年高考英语重庆卷阅读理解D篇翻译与精析

参考译文

1865年6月13日,著名爱尔兰作家威廉·巴特勒·叶芝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他的童年时光没有一个典型的幸福家庭应该具有那种和美。叶芝曾说,他对童年的记忆少得可怜,而且记忆中充满了苦痛,这大大地震惊了他的家人。事实上,他天生就有着优秀的艺术细胞-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画家,而他最终选择了文学,尤其致力于戏剧和诗歌。
对新型艺术运动的到来,叶芝信心十足。在1890年后期,他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新任务,那就是建立爱尔兰国家戏剧院。但是,他的剧院式尝试一开始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青睐。但他并未灰心,最终在诗歌戏剧方面取得成功。
同他的戏剧著作相比,叶芝的诗歌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和欣赏。他的诗歌包括:爱情、自然、历史、时代和岁月等等主题。尽管叶芝的诗歌主要是传统模式,但他却把现代韵味嵌入到这种模式当中。随着他文学生命的成长,他的诗歌变得更加细腻、丰润,这使他受到全世界的认可。
叶芝于1923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从那之后,他就没有太多地抛头露面,而是埋头写作直到他生命的尽头。如果叶芝在40岁时封笔,现在他也许只能被评为庄园诗人,因为在文学史上,一位诗人在50岁和75岁之间还能创作出最伟大的作品是史无前例的。1939年叶芝逝世后,在众多其它的悼念诗中,奥登写下了以下的诗句:
大地啊,请接纳一个贵宾,
威廉·叶芝己永远安寝。
让这艘爱尔兰的船歇下,
既然它的诗已尽倾洒。

答案解析

68. D 推理判断题。根据第一段后半部分的“both his father and his brothe were painters”可推测出他的家庭有艺术氛围。
69. C 推理判断题。叶芝出生在1865年,再结合文章后半部分中的“...who produces his greatest works between the ages of 50 and 75.”可推知C项正确。
70. D 推理判断题。结合诗歌中的an honoured guest对叶芝的比喻the Irish vessel以及“Emptied of its poetry.”可推知W.H.Auden表达的是对叶芝的“钦佩”。
71. A 主旨大意题。文章开门见山地总括了叶芝的成就,下文则比较详细地展开回顾,最后用诗坛名家W.H.Auden对他的高度评价结束全文,所以本文的主题是叶芝的文学成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