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翻译:单击)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当你打开试卷时,可能会闻到一些油墨的气味,这主要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 )
A. 质量很小 B. 不断运动 C. 体积很小 D. 之间有空隙
【答案】B
【解析】闻到一些油墨的气味与质量大小无关,故A错;会闻到一些油墨的气味,是由于构成油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与人体的嗅觉细胞接触,而闻到,故B正确;体积小是从是否用肉眼看到与闻到一些油墨的气味无关,故C错;油墨的三态变化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与闻到一些油墨的气味无关,故D错。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分子的特点用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蜡烛的燃烧 B. 植物光合作用 C. 铁制品生锈 D. 木材制成桌椅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铁制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木材制成桌椅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点评】 要熟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4.小明同学取生活中的四种物质,测得其pH如下表所示,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物质 矿泉水 雨水 橙汁 蔗糖水
PH 7.3 5.8 3.6 7.0
A. 矿泉水 B. 雨水 C. 橙汁 D. 蔗糖水
【答案】C
【解析】物质的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酸性越弱;矿泉水的pH是7.3显碱性;雨水的pH是5.8,显酸性;橙汁的pH是3.6,显酸性;蔗糖水的pH是7.0,显碱性;通过对比可知,橙汁的pH最小,它的酸性最大。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pH大小与酸性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物质PH与酸碱性的关系。
5.我省从今年3月20日起,统一发布PM2.5检测数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他们直径小,富含大量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下列情况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
] A. 露天焚烧秸秆 B. 利用太阳能发电 C. 汽车排放尾气 D. 直接用煤作燃料
【答案】B
【解析】在露天焚烧秸秆可以产生烟尘,直接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A不符合题意;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具有无污染性,故B符合题意;汽车排放尾气中含有一些烟尘,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C不符合题意;直接用煤作燃料,产生大量的烟尘,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D不符合题意。
【点评】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6.青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铜、锡合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青铜属于纯净物 B. 青铜属于金属材料
C. 青铜的硬度比铜大 D. 青铜耐腐蚀,易铸造成形
【答案】A
【解析】由青铜的成分可知青铜是铜锡的合金,所以是混合物;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与金属合金,青铜属于金属合金,所以是金属材料;金属制成合金后其硬度要比原金属的硬度要大,所以青铜的硬度比铜大;由于青铜是铜锡的合金,所以其耐腐蚀性更强,且易铸造成型。
【点评】 此题是对金属及合金知识的考查,掌握金属与合金间性质的差异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 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C.检验CO2是否集满 D.稀释浓硫酸
【答案】D
【解析】试管内的液体太多,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大拇指不能放在试管夹的短柄上,故A错误;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会造成药品的污染,故B错误;检验CO2是否集满时木条不能伸入集气瓶中,要放在瓶口,故C错误;稀释浓硫酸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或玻璃棒缓缓倒入水中,操作正确,故D正确。
【点评】 准确读取图中的信息,联系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内容,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基础。
8.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 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用于去除油污
B. 稀硫酸能与金属反应,用于去除铁锈
C. 钨的熔点高且能导电,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D. 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用于制作照明弹
【答案】 B
【解析】洗洁精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所以可用于除油污,A正确;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前后因果关系不对应,故B错误;钨的熔点高且能导电,所以可用于制作白炽灯丝,C正确;镁粉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故可用于制作照明弹,D正确。
【点评】 通过解答本题,能够更好的认识和理解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9.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 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 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
D. 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答案】 A
【解析】 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能使温度降低,但是不是降低的可燃物的着火点,A叙述错误;生成的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能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B叙述正确;该反应生成了水,形成的水蒸气使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面积减少,从而减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难度,C叙述正确;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能使温度降低,使温度达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叙述正确。
【点评】 本题考查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二、填空与解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8分)
11.俄罗斯方块你玩过吗?下面是聪聪为你设计的化学俄罗斯方块,请根据示例写出下列“□”中对应的化学符号或符号所表达的含义.
【答案】(1)3SO2;(2)2Na+;(3)P;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如二氧化硫分子是多原子分子,可表示为:SO2,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3SO2。(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Na+表示2个钠离子(3)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P。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从①甲烷 ②碳酸钾 ③硝酸铵 ④氯化钠四种物质中选择恰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农业上可用作钾肥的是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
(3)用来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
(4)溶于水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
【答案】 ②;①;④;③
【解析】(1)钾肥是含有钾元素的化学物质;(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3)生理盐水是由氯化钠配制而成的溶液;(4)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
【点评】 本考点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平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以便综合应用。
13.今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个“世界水日”,它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关于水的知识有下列问题,请按要求填空:
(1)有关水的组成和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C.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2)注意饮水安全,保证人体健康,在天然水净化过程中,人们常用活性炭去除异味和色素,这事利用活性炭的 性.此外还需加入二氧化氯(ClO2)进行杀菌和消毒,在二氧化氯(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3)在TiO2作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气反应又可以生成水,此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 。
【答案】(1)B(2):吸附性; +4价(3)2H2O2H2↑+O2↑ 电能
【解析】(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8,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选B;(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气体和异味;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x+2×(﹣2)=+4;(3)在TiO2作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解答;在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气反应又可以生成水,此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点评】 本题是综合题,注重知识的应用;解答时要注意微观构成和宏观组成的问题,平时要明确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2)t2℃时,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填一种);
(3)小明同学欲在t1℃时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A溶液,你认为他能否成功? 。
【答案】 (1)B;(2)降温(或加水);(3)不能成功
【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B;(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t2℃时,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降温、加溶剂等;(3)在t1℃配制A溶液时,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0%<25%,由此可知:小明同学欲在t1℃时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A溶液,他不能成功。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对固体溶解度曲线意义的理解和应用。
15.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
对于该图象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A表示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②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一定都有剩余
③反应结束后稀硫酸都没有剩余 ④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⑤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质量相等.
【答案】(1)Zn+H2SO4═ZnSO4+H2↑;置换(2)①③⑤
【解析】(1)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2)由已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进行解答:①锌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强,所以等质量的金属,锌反应的时间短,正确;②由图示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所以硫酸均反应完;Zn+H2SO4═ZnSO4+H2↑,Fe+H2SO4═FeSO4+H2↑,由方程式分析可知:如果锌恰好反应,则铁有剩余;故错误;③置换反应是金属置换酸中的氢元素,所以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硫酸均反应完;故正确;④根据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可知每56g铁生成2g氢气,根据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可知每65g锌反应生成2g氢气;所以若是相等质量的铁和锌与硫酸反应,铁生成氢气多,而不会相等,故错误;⑤因为“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的总质量﹣气体的质量,图示中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故所得溶液质量相等;正确。
【点评】 本题结合图象对金属与酸的反应进行了细致的考查,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要结合相关知识认真分析。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6分)
16.很据如图所示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一般不用D装置收集CO2的原因是 ;
(3)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取O2,通常所用的药品是 ;
若选择E装置用排水法收集O2,具体的操作步骤是 。
【答案】(1)酒精灯;(2)C;二氧化碳能溶液水;(3)高锰酸钾;a.检验装置的气密性;b.加入药品;c.加热;d.收集气体;e.从水槽中取出导管;f.停止加热;g.整理仪器
【解析】(1)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是酒精灯;(2)由于二氧化碳通常由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所以发生装置选择C.由于二氧化碳能溶液水,所以不用排水法收集该气体;(3)A装置制取O2是固态药品以及需要加热且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通常所用的药品是高锰酸钾;若选择E装置用排水法收集O2,具体的操作步骤是:a.检验装置的气密性;b.加入药品;c.加热;d.收集气体;e.从水槽中取出导管;f.停止加热;g.整理仪器。
【点评】 根据装置的选择依据,制氧气及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注意事项等知识进行解答,掌握相关知识是解答的关键。
17.某同学为验证炭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既有CO又有CO2,设计如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按上面连接好装置,在装入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2)B装置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 ;
(3)实验开始时,必须先通入混合气体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目的是 ;
(4)根据设计意图,观察到 (填写实验现象)时,证明混合气体中既有CO又有CO2;
(5)从环保角度分析,该流程设计中的一处明显不足是 。
【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3)排净试管中的空气以防止爆炸事故(4)A中出现浑浊,D中黑色粉末变为银白色(5)没有尾气处理(吸收)装置
【解析】(1)装置连接好之后,装药品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故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3)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所以加热四氧化三铁之前需先通一氧化碳,目的是排净试管中的空气以防止爆炸事故;(4)因二氧化碳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可以还原四氧化三铁,所以确认混合气体中存在CO、CO2实验结论的实验现象是A中出现浑浊,E中黑色粉末变为银白色色;(5)因为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要对尾气进行点燃处理。
【点评】 了解CO具有还原性、CO2的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同时还要了解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这些都是基础知识,需要同学们了解课本知识。
18.在古代,人们常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料制取烧碱,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请你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1)贝壳高温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操作Ⅰ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玻璃棒;
(3)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C的过程中,常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
【问题与发现】该小组同学所得到固体C一定是纯净的NaOH吗?
【猜想与假设】根据反应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甲:纯净的NaOH
乙: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丙:NaOH和Ca(OH)2的混合物
【探究与验证】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下列方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如下表,请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完成所缺内容.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甲 |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 | 猜想成立 |
乙 |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足量 | 无气泡产生 | 猜想不成立 |
丙 |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几滴饱和溶液 | 猜想成立 |
【答案】(1) CaCO3CaO+CO2↑;(2)漏斗;(3)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探究与验证】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甲 |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 | 猜想成立 |
乙 |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足量稀盐酸(合理均可) | 无气泡产生 | 猜想不成立 |
丙 |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几滴饱和碳酸钠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猜想成立 |
甲的设计方案不严密.实验过程中纯碱溶液与氢氧化钙不一定恰好反应,而纯碱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无论哪种物质过量,滴加酚酞均会变红,故不能据溶液变红确定只有氢氧化钠
【解析】(1)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CaCO3CaO+CO2↑;
(2)过滤可以将不溶水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故操作Ⅰ是用过滤的方法将固体B和溶液分离;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3)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C的过程中,常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液滴飞溅;
乙的猜想是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碳酸钠与酸反应可生成气体;根据乙操作所出现的现象和结论可知,乙加入的是稀盐酸或稀硫酸;丙的猜想是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其猜想成立,说明含有氢氧化钙;因为氢氧化钠与碳酸钠不反应,而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分析题目所示反应流程图,纯碱溶液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但二者不一定恰好反应;纯碱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无论哪种物质过量,均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甲的实验设计不严密。
【点评】本题是一道结合实验流程图探究烧碱制备的实验探究题,考查了学生依据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时要考虑全面,才能正确解答。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19.某硫酸厂废水中含有少量硫酸,为达标排放,技术员小张对废水中硫酸的含量进行检测.
(1)配制溶液:
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100g,需要NaOH固体 g,水 ml(水的密度为1g/cm3);
(2)检测解答:
取废水样品98g,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4%的NaOH溶液20g.(假设废水中其它成分均不和NaOH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试计算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4;96;
(2)氢氧化钠的质量=20g×4%=0.8g
设硫酸的质量为x
H2SO4+2NaOH═Na2SO4+2H2O
98 80
x0.8g
x=0.98g
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100%=1.01%
答: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01%.
【解析】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100g×4%=4g,所以溶剂质量为:100g﹣4g=96g,故需水的体积为=96cm3,,1cm3=1ml,故需水96ml。根据×100%,求出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溶液质量、溶质质量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然后依据题中的数据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