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日期:2014-09-23 12:25

(单词翻译:单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图1所示的标志中,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是( )

201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答案】B

【教你“读”题】加油站201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汽油易燃201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贴与消防有关的标志。

【解析】加油站汽油是可燃物,同时有大量的汽油蒸气,怕以应该严禁烟火。

A

×

A为国家节水标志

B

B为严禁烟火标志

C

×

C为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标志

D

×

D为剧毒品标志

【知识回顾】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图标

201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2、下列化学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

A、 B.、O2 C、MgO(-2) D、H2O2

【答案】A

【教你“读”题】2个氧原子201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氧元素符号前加“2”。

【解析】

A

×

2O表示2个氧原子

B

O2表示氧气,一个氧分子,一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C

×

MgO(-2)表示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

H2O2表示过氧化氢,表示一个过氧化氢分子,表示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规律总结】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1)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数目(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数目,离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数目)。如“2N”表示2个氮原子,“3H2O”表示3个水分子,“4K+”表示4个钾离子。

(2)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或离子)中原子的数目。如“NO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2CO201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表示一个碳酸根离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需特别注意的是,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的意义与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无关,如“3H2O”中的“2”表示每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3)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电量。如“CO201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中的“2”表示一个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Fe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注意:一是离子所带电荷电量为1时,“1”常省略,二是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字的意义与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无关,如“3CO201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中的“2”表示一个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4)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如“Mg(+2)O”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KCl(+5)O3”表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

3、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201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答案】D

【解析】

A

×

缺少反应条件

B

×

没有配平

C

×

氧化铝的化学式书写错误

D

正确

【名师点拨】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关键是化学式正确,其次是正确配平,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标注正确。

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加原瓶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将pH试纸放入待测液中,测定溶液的pH

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答案】C

【解析】

A

实验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以免污染试剂

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

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应该先将pH试纸放于洁净的玻璃片上,然后用玻璃棒沾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溶液中,会污染试液

D

氧气具有助燃性,常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瓶口进行验满

【基础回顾】几种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物质(颜色状态)

反应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木炭(灰黑色固体)

持续发红,无烟、无焰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C + O2 点燃 CO2

2C + O2 点燃 2CO

硫(淡黄色固体)

发出微弱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S + O2 点燃 SO2

镁(银白色固体)

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白光,伴有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2Mg + O2 点燃 2MgO

铁(银白色固体)

灼烧至红热,离火后变冷,不易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Fe + 2O2 点燃 Fe3O4

红磷(红色固体)

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白烟

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4P + 5O2 点燃 2P2O5

【名师点拨】描述实验现象时,必需准确、规范,不能混淆(不同物质的反应现象,相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现象),不能用结论代替现象(现象仅是用眼睛能看到的,用耳朵能听到的,用鼻子可闻到的,用嘴能尝过的,用手能感受的,生成了XX是结论,不属于现象),二是准确区分“烟”(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和“雾”(液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

201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A、H2 B、H2O C、CO D、CO2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该微观示意图表示甲烷燃烧的过程,由此可知甲可能是一氧化碳(不完全燃烧产物),也可能是二氧化碳,因此只需比较反应物和已知生成物(水)中氧原子的个数,可知甲为二氧化碳。

【解题思路】对微观模拟图,首先应该明确图示的意义,如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据此可判断判断微粒的种类,在此基础上可判断该物质的种类(如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如果属于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有些选项可直接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判断,一是注意反应物是否过量(即反应前后是否存在相同的分子),需将过量的部分除开,二是注意图示是否表示已配来的化学反应,如果没配平,应该先进行配平,再确定。

对某些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也可以结合图例(每种圆圈表示的原子),将微粒用化学式表示,再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涉及反应,转化为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判断。

6、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

物质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

2

0

9.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量大

C、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

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

【答案】C

【解析】

A

×

甲、乙、丁三种溶液能与溶质固体共存,属于饱和溶液,丙溶液中无没有溶解的溶质,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B

×

四种溶液中溶解溶质最多的是丙溶液,溶解溶质最少的是丁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丁溶液

C

实验条件下,所用溶剂质量一样,所加溶质质量相同,所以乘余团体越多,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越小

D

×

四种溶液中的溶剂质量相同,均为50g

【知识回顾】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是相对的,如果温度改变,饱和溶液可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增加溶剂的质量,饱和溶液会变成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能溶解溶质是针对指定溶质而言,并不是说不能溶解其他的溶质。

【易错分析】本题以等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在相等质量的水中所剩余物质质量,易被误认为是溶解的质量,造成错选B,解题的关键是审题。

7、把等[U1] 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同体积、同深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再把X加入到Z(NO3)2溶液中,M加入到YNO3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2所示。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201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A、Z>X>M>Y B、X>Z>M>Y C、X>Z>Y>M D、Y>M>Z>X

【答案】B

【解析】从图2最左侧的坐标曲线可知:Y、M位于氢后,Z、X位于氢前,等质量的两种金属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的更活泼,[U2] 即X位于Z前;从最右侧的曲线可知:M能与Y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说明二者活动性的顺序是M比Y强,所以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从强到弱依次为X、Z、M、Y .故答案为B。

【规律总结】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的原理

根据金属能否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或盐溶液反应进行判断。

判断方法

操作方法

现象与结论

金属能否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

将金属插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中,观察是否产生气体

有气体产生,说明该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之前,否则排在氢之后

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将金属插入某盐溶液中,观察现象(金属表面是不是有另一种金属析出及溶液颜色变化)

如果能将盐溶液中的金属置换出来,说明插入金属的活动性较盐中所含金属的活动性强,否则相反

【易错分析】本题以三幅图呈现实验现象,要求判断四种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对信息加工处理能力要求较高,如果不能从第一幅图中获得Y、M不与稀盐酸反应,则本题无从下手,读懂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201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植树造林,绿化家园 B、露天焚烧秸杆和垃圾

C、工业“三废”达标后排放 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

【答案】B

【解析】

A

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环境,保护环境

B

×

露天焚烧秸杆和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

C

工业“三废”达标后排放可减少环境污染

D

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可节约化石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9、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

A、往右盘增加砝码 B、从右盘减少砝码

C、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D、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答案】A

【教你“读”题】砝码向右移,读数增大201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相当于增加砝码。

【解析】天平中游码的示意从左到右增大,所以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增加了砝码。

【名师点拨】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对仪器的构造熟悉,了解其工作原理。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答案】B

【解析】

A

×

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是利用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镁能燃烧属于化学性质

B

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是利用其熔点点,熔点属于物理性质

C

×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属于化学性质

D

×

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思维拓展】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和制法、保存,物质的用途、制法及保存反映物质的性质。如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如末些金属的冶炼、金属的焊接等,又如氢氧化钠易潮解,且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固体氢氧化钠可用于干燥氢气、氧气、氨气等气体,同时氢氧化钠需密封保存。

11、登山时喝空的矿泉水瓶,拧紧瓶盖。下山后瓶子变瘪,瓶内的气体分子( )

A、个数减少 B、质量减小 C、间隔减小 D、体积减小

【答案】C

【教你“读”题】拧紧瓶盖201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瓶内气体的分子数目不变,变瘪是体积变化,不能说质量质量变化;下山后瓶子变瘪201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分子间的间隙减小。

【解析】由于塑料瓶是密封的,所以这一过程中分子的数目不变,山顶到山脚,压强减小,气体分子间的间隙变小。

001.png001.png



【答案】A

【解析】海水是混合物,所以甲不可能是纯净物,A不正确;氦气是单质,B符合题意,金属具有导电性,是导体,所以C正确;沥青是非晶体,氢D正确。

【名师点拨】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思想,分类的关键是把握分类的标准。

13.下列四个探究实例:①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②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③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④探究铁的锈蚀条件。其中主要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究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种类的关系,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固定电阻的阻值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两端电压的关系;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让铁只与氧气,铁只与水,铁同时与氧气和水接触,比较锈蚀的情况,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但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原理是利用可燃物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导致密闭装置内压强变小,打开弹簧夹后流入水的体积等于反应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不是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的实验。

【规律总结】控制变量法是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的常用方法,如果某个因素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就控制其他因素相同,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探究其规律。

14.对图 3 所示的事例分析不正确的是 ( )

201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A .图①:用墨绘制的古画保存至今——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 .图②:往鱼缸里不断通入空气,增加水中含氧量——氧气不易溶于水

C .图③: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D .图④:用等大的力拉伸和压缩弹簧,弹簧形状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有关

【答案】D

【解析】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定,所以用墨绘制的古画能存至今;鱼生存需要氧气,但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往水中通入空气可增加水中的氧气,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因此可据此设计重锤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用等大的力拉伸和压缩弹簧,弹簧形状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二、填空及简答题 (本大题共9 个小题;第 24 小题 3 分,其他小题每空 1 分,共 34 分)

2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地球同步卫星

人造地球同步卫星发射过程可简化为点火加速、离开大气层后关闭发动机自由上升和调整姿态三个阶段。 从地面上看,它相对于地球静止于赤道上空,与地球转动同步,故称地球同步卫星。在赤道上空约为 36 000 km 的高度上布设 3 颗通讯卫星 ,可实现除两极外的全球通讯。 地球同步卫星常用于通讯、气象、广播电视、导弹预警、数据中继等方面,以实现对同一地区的连续工作。

(1)同步卫星相对于地面是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点火加速阶段中能量转化为:化学能→内能→ __________ 能。

(3)从地面发送电磁波信号通过同步卫星返回至少需要__________s 。

(4)同步卫星的用途有 __________(答出两种即可)。

【答案】(1)静止 (2)机械 (3)0.24 (4)通信,广播电视

【解析】(1)根据“从地面上看,它相对于地球静止于赤道上空,与地球转动同步,故称地球同步卫星”可知同步卫星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2)点火加速阶段,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3)t=2H/C=2×36000km÷(3×105km/s)=0.24s;(4)地球同步卫星常用于通讯、气象、广播电视、导弹预警、数据中继等方面。

27 .酒精(C2 H 5OH )是一种清洁能源,它属于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能源。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已知酒精的热值为 3.0×107 J/kg ,2 kg 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J 。

【答案】可再生 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6×107

【解析】酒精是以粮食为原料通过发酵制得,因此属于可再生能源。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3O2201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2CO2+3H20,2 kg 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kg×3.0×107 J/kg=6.0×107 J。

201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28 .小明设计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如图9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作用。

(2 )A 处红磷燃烧,B 处红磷不燃烧,由此得出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___ 。

(3)熄灭A 处火焰,可采用的方法是(写出一种即可):__________。

【答案】(1)会聚 (2)温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盖湿抹布

【解析】(1)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能使温度升高;

(2)A处的红磷温度升高达到了红磷的着火点发生了燃烧现象,而B处的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燃烧,说明燃烧必须条件之一是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3)根据燃烧的条件采取灭火的措施有隔离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降温使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均可,使燃烧的红磷熄灭的较简单的方法可以用湿抹布盖灭或沙土盖灭等。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从图中找出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无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9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__________吸附色素和异味。一般可以通过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 )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____作用。

(3 )大枣含有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等营养素,其中起到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作用的是__________。

(4)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为了补充人体需要的__________元素,可以多吃奶制品、虾皮等食物。

【答案】(1)活性炭 煮沸 (2)乳化 (3)维生素 (4)钙(或Ca)

【解析】(1)净水过程中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或异味,能降低水的硬度方法有煮沸和蒸馏,但生活中一般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洗洁净对油污具有乳化用途;

(3)人体六大营养素中能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的是维生素;

(4)奶制品、虾皮等食品中含有丰富的钙质,能补充人体的钙元素。


30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 g 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图 10 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⑤ ⑥201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

(2 )操作⑥中的错误是 __________。

(3 )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________________、 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4 )操作④中,当观察到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 50 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答案】实验一(1)加速溶解 (2)未用玻璃棒引流 (3)①⑤②③⑥④ (4)出现较多固体

实验二:①②③

【解析】(1)操作③是溶解,溶解过程中使用玻璃棒搅拌能加速粗盐的溶解;

(2)操作⑥是过滤,过滤时应使用玻璃棒将要过滤的混合物引流到过滤器中,不能直接从烧杯向过滤器中倾倒;

(3)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为:称量、溶解、过滤、蒸发,所以上述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①⑤②③⑥④;

(4)蒸发结晶时不能等到全部 的溶剂蒸干后再停止加热,应观察到蒸发皿出现较多固体还有少量水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剩余的水分蒸干;

(5)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溶液导致得到的氯化钠溶液实际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因素有多方面:从溶质角度考虑是所取的溶质质量偏小,从溶剂角度考虑是所取的溶剂质量偏大。如果提纯得到的精盐不纯含有杂质、称量时砝码端没有放纸片,而被称物质端放纸片都会导致取用氯化钠的质量偏小,因此①②导致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因素;量取水的体积时如果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故③也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会影响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实验补充】1.粗盐提纯

(1)实验步骤: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称量;

(2)玻璃棒的作用: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过滤时引流;蒸发时搅拌,避免局部过热,液滴飞溅;

(3)过滤操作的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4)蒸发时注意事项:加热时要不停搅拌,使受热均匀;当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可停止加热,用余热加热;移动热的蒸发皿应该用坩埚钳,不能用手直接拿;

(5)影响产率的因素:称量误差;粗盐是否充分溶解;过滤时对不溶性固体是否浒;蒸发时是否有液滴溅出,水份是否完全蒸发;转移时是否将所得固体完全转移进行称量等。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实验步骤:①计算 ②称量 ③溶解 ④装配贴签

(2)误差来源:①计算错误;②天平称量错误;③量筒量取水错误。

(3)误差分析:判断指定操作对所称量的溶质的质量或所量取水的体积的影响,结合溶质质量分数=201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100%,判断是使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还是偏小。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是最后一空,属于填空型选择题,受单项选择的影响,找到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后,对其他选项不再进行分析,造成漏选失分,解题时需认真审题,确定试题是否指明只有一个选项,如否,则应该对所有选项进行分析。

31 .A~J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 11 所示。其中A是一种常

见的化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H 和 D 的组成元素相同。

201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2)B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实际应用为__________。

【答案】(1)分解反应(2)NH3 (3)2C + O2 点燃 2CO(4)冶炼金属

【题眼定位】

201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难点突破】本题属于框图推断题,推断题对知识要求较高,综合性强,一直是难点题型,突破的方法是抓住题眼,如本题中反应条件中的电解和高温,结合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进行推理判断,需要学习中对相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反应的条件、现象等有充分的积累。

三、实验探究题 (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32小题4分,第33小题6分,第 34、35小题各7分,共24分)

35 .乙炔(C2 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化学式为 CaC2 )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猜想一:CaO ;猜想二:__________;猜想三:Ca(OH)2 。

他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交流反思】经过同学们交流讨论,认为猜想一不成立。否定猜想一的理由是:__________。

【进行实验】

(一)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没有观察到__________证明猜想二不成立。

(二)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到水中,取上层清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猜想三成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结论:白色固体是 Ca(OH)2 。

【拓展应用】已知碳化钙与水反应非常剧烈,乙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纯净的乙炔,要求做到节约、安全、随时发生、随时停止,你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选填图15 中装置序号)。

201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答案】【作出猜想】CaCO3 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补充答案:质量守恒定律)

【交流反思】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进行实验】(一)气泡放出(答案补充:无产体产生,无气泡出现)

(二)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a(OH)2 + CO2 ==== CaCO3 ↓+ H2O〖答案补充:滴加碳酸钠溶液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拓展应用】C、F

【解析】 【猜想与交流】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反应物碳化钙(块状固体,化学式为 CaC2 )和水的元素组成可以推知反应后生成的固体物质可能是碳酸钙;因为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反应后剩余固体不可能是氧化钙。

【进行实验】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会有固体溶解、产生气泡等明显的现象,因此通过观察有无气泡产生可以判断碳酸钙的存在与否;澄清的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或与碳酸钠溶液反应都会生成白色沉淀,因此可通过向上层清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来判断氢氧化钙的存在与否;回答该问题时注意选用物质与后面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对应。

【拓展应用】根据控制反应尤其是能随时反应并且随时停止的特点,发生装置只能选择C,通过分液漏斗来控制反应的发生的停止,一般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故收集装置选用F。

【实验补充】1.气体的制取

(1)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反应物的状态(固体+固体、固体+液体、液体+液体)、反应条件(反应是否需要加热)。

(2)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气体的溶解性、密度、能否与水反应、实验要求(如较干燥或较纯净、是否需测定气体体积、是否需测定收集气体所用时间等)、气体是否有毒(有毒气体的收集常与尾气处理装置连在一起)。

【难点突破】本题是科学探究题,对能力要求高,同时知识的综合性较强,所以一般属于较难试题,突破的方法是抓住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根据实验目的对实验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注意试题提供的信息。

四、计算应用题 (本大题共3 个小题;第 36 小题 5 分,第 37 小题 6 分,第 38 小题7 分, 共 18 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36 .造纸厂会产生含氢氧化钠的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为测定此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 40 g 废水样品加入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 10%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 49 g 。计算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信息梳理】

序号

题干信息

信息分析

逐滴加入 10%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 49 g

反应消耗硫酸的质量为:49g×10%=4.9g

为测定此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 40 g 废水样品加入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 10%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利用反应消耗硫酸的质量可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进而求出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反应消耗硫酸的质量为:49g×10%=4.9g (1分)

设废水样品中氢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1分)

98 80

4.9g x (1分)

98∶80=4.9g∶x

解得:x=4g (1分)

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01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100%=10%2013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1分)

答:废水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

本题试图通过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应该是不科学的,其次试题仅以等质量的金属断定金属的表面积相同,这也是一种错误的推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