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翻译:单击)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1.(2分)(2013•永州)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块粉碎 B. 湿衣晾干 C. 纸张燃烧 D. 冰块融化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解答: 解:A、石块粉碎的过程中,只是石块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湿衣晾干的过程中,湿衣服上的水在阳光、风力的作用下,不断蒸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纸张燃烧时能够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冰块融化的过程中,固体冰块不断地融化成水,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2分)(2013•永州)小车剧烈冲撞后,安全气囊中会瞬间产生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为(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来分析判断,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解答: 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学生只要能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再能灵活运用,就能很轻松的解决此类问题.
3.(2分)(2013•永州)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 B. | 倾倒液体 | |
C. | 用橡胶塞塞住试管 | D. | 过滤 |
考点: 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仪器的装配或连接.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解答: 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C、在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2分)(2013•永州)下列行为与我市各县区正在进行的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系列举措不相符的是( )
A.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在排放 B.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C. 将城市垃圾集中焚烧 D. 严禁在城内燃烧烟花爆竹
考点: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保护环境的措施多种多样,只要合理即可.如植树造林、不滥用塑料制品、将生活垃圾分类放置处理,等措施都可以保护环境.
解答: 解:A、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在排放可以防止污染环境,故A正确;
B、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故B正确;
C、将城市垃圾集中焚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环境,故C错误;
D、严禁在城内燃烧烟花爆竹,可以防止污染环境,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熟记空气和水的污染途径,知道如何才能防止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强凋化学知识在保护环境和人类生产当中的重要性,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我们的环境而出力.
5.(2分)(2013•永州)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两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所作的奠基性贡献.G蛋白偶联受体在新型药物开发应用广泛,它是由上千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而形成的一类细胞膜蛋白质.你认为G蛋白偶联受体中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 )
A. C B. O C. N D. Ne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解答.
解答: 解:根据题中信息“G蛋白偶联受体是由上千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而形成的一类细胞膜蛋白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氨基酸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因此G蛋白偶联受体中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Ne;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即可.
6.(2分)(2013•永州)下列含硫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的是( )
A. SO2 B. H2S C. SO3 D. H2SO4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A、氧元素显﹣2价,设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则x=+4价.
B、氢元素显+1价,设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y=0,则y=﹣2价.
C、氧元素显﹣2价,设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z+(﹣2)×3=0,则z=+6价.
D、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中H2SO4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w+(﹣2)×4=0,则w=+6价.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7.(2分)(2013•永州)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非金属元素 B.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2
C. 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D. 原子核外有22个电子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钛,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2,而不是中子数为22,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根据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8.(2分)(2013•永州)人体缺少必需的元素会影响健康,其中缺乏后会引起贫血的元素是( )
A. 钙 B. 铁 C. 氟 D. 磷
考点: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专题: 化学与生活健康.
分析: A、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氟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磷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选项错误.
B、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正确.
C、氟能防治龋齿,缺乏易患龋齿,故选项错误.
D、磷是构成骨骼、牙齿和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是所有细胞中的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的构成元素之一,缺磷会引起骨骼、牙齿发育不正常、食欲不振等症状,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掌握人体化学元素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9.(2分)(2013•永州)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下列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A. 化石燃料 B. 铝合金门窗 C. 尿素 D. PVC材料
考点: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合成材料是指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合成橡胶、塑料和合成纤维,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 解:A、化石燃料属于能源,不属于材料,故A错误;
B、铝合金门窗属于金属合金,是金属材料,故B错误;
C、尿素属于有机物,但不是高分子材料,故C错误;
D、PVC材料是塑料的一种,所以PVC塑料管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材料的类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0.(2分)(2013•永州)永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满眼山清水秀,到处鸟语花香.你能闻到花的香味,这表明( )
A. 分子很小 B. 分子间有间隔
C. 分子在不停运动 D.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利用分子的不断运动来回答,能闻到气味是因为气味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人们吸入鼻孔,与分子的其他性质无直接关系.
解答: 解:A、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和分子很小无关.此项错误.
B、能闻到花的香味和分子间有间隔无关,此项错误.
C、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
D、能闻到花的香味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没有直接关系,此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我们能闻到气体的气味,主要说明了分子的不断运动,此考点经常出现中考题中,主要以选择的形式出现,难度不大.
11.(2分)(2013•永州)如下图所示,点燃甲、乙两支蜡烛,甲燃烧一会儿熄灭,乙在空气中正常燃烧,这一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A. 具有可燃物 B. 有氧气或空气
C.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可燃物有着火点
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中所示实验,分析对比试验从燃烧的条件: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来考虑.
解答: 解:甲中的蜡烛燃烧时消耗烧杯内的氧气,当氧气耗尽时蜡烛熄灭,所以这一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有氧气或空气.
故选:B.
点评: 熟练掌握物质燃烧的条件,即是:①物质本身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助燃物充分地接触,③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只要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物质就可以燃烧;知道控制变量的实验的设计方法,只允许有一个变量.
12.(2分)(2013•永州)化学肥料对农业的高产丰收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它化肥相区别的是( )
A. 氯化钾 B. 尿素 C. 磷矿粉 D. 硫酸铵
考点: 化肥的简易鉴别.
专题: 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根据磷矿粉是灰白色的,硝酸钾、尿素和硝酸铵都是白色的晶体,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氯化钾为白色晶体.
B、尿素为白色晶体.
C、磷矿粉是灰白色的固体.
D、硝酸铵为白色晶体.
氯化钾、尿素和硝酸铵从外观看均为白色晶体,只有磷矿粉是灰白色粉末,故与其它化肥从外观看与磷矿粉与其他化肥相区别.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常见化肥简易鉴别,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磷矿粉颜色与其它化肥的不同.
13.(2分)(2013•永州)蔬菜具有一定的调节新陈代谢、维持身体健康的功能,其主要原因是蔬菜富含人体需要的( )
A. 蛋白质 B. 维生素 C. 淀粉 D. 油脂
考点: 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专题: 化学与生活健康.
分析: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蔬菜中富含维生素,而不是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B、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
C、蔬菜中富含维生素,而不是富含淀粉,故选项错误.
D、蔬菜中富含维生素,而不是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2分)(2013•永州)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经常饮用蒸馏水对身体有益
B. 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C. 所有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考点: 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状况;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蒸馏水属于纯度最高的水,可看作是纯净物;
B、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与肥皂水作用时基本不产生泡沫或有较多的悬浮杂质,软水则相反;
C、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解答: 解:A、蒸馏水属于纯度最高点水,可看作是纯净物,不含人体所需要的矿物元素,所以经常饮用蒸馏水对身体无益,故A错误;
B、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与肥皂水作用时基本不产生泡沫或有较多的悬浮杂质,软水则相反,故B正确;
C、大多数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是象气体、氢氧化钙固体等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C错误;
D、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水体污染的主要途径与谁资源的保护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5.(2分)(2013•永州)氢氧化钴[Co(OH)2]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①Co+2HCl=CoCl2+H2↑②CoCl2+2NaOH=Co(OH)2↓+2Na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钴与金属铜的化学性质相同 B. 氢氧化钴难溶于水
C. 氢氧化钴的化学性质稳定 D. 氢氧化钴可用于干燥氯化氢气体
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溶解性.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钴能与盐酸发生反应;氢氧化钴属于碱,是不溶于水的物质,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 解:A、钴能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而铜不与盐酸反应,故钴与铜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A错误;
B、根据②可以看出,生成的氢氧化钴是沉淀,是难溶于水的物质,故B正确;
C、氢氧化钴受热易分解,其化学性质不稳定,故C错误;
D、氢氧化钴属于碱,不能用于干燥氯化氢气体,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为信息给予题,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
16.(2分)(2013•永州)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乙表面产生气泡,甲表面无明显现象;将甲、丙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甲表面有银析出,丙表面无明显现象.下列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 B. 乙>丙>甲 C. 乙>甲>丙 D. 丙>甲>乙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根据能否发生反应,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解答: 解:将甲、乙两种金属分别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乙表面产生气泡,甲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乙能与稀盐酸反应,甲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即乙>H>甲;
将甲、丙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甲表面有银析出,说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即甲>Ag;丙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丙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Ag>丙;
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乙>甲>丙.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7.(2分)(2013•永州)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2KMnO4K2MnO4+MnO2+O2↑ B. S+O2SO3
C. Cu+FeSO4=CuSO4+Fe D. CaCO3+HCl=CaCl2+H2O+CO2↑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 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
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发生反应,故该化学方程式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8.(2分)(2013•永州)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酸,它不仅能与活泼金属发生反应,也能与许多不活泼金属发生反应.其中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NO2 B. NO C. N2O D. N2O4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解答: 解: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看,反应前3Cu、8HNO3中含Cu、H、N、O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3、8、8、24,反应后3Cu(NO3)2、4H2O中含Cu、H、N、O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3、8、6、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2X中含2个N原子和2个O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N原子、1个O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
故选B.
点评: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确定该物质的化学式.
19.(2分)(2013•永州)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错误的是( )
选项 | 物质(杂质) | 选用试剂及操作 |
A | CaCO3(CaCl2) | 加水,将固体溶解后过滤 |
B | Cu粉(Fe粉) | 加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
C | KCl溶液(MgCl2) | 加适量NaOH溶液,过滤 |
D | CO2气体(水蒸气) | 将气体通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
A. A B. B C. C D. D
考点: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和操作正确.
B、铁粉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和操作正确.
C、MgCl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和操作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和操作正确.
故选C.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0.(2分)(2013•永州)向100g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中加入3gNaCl固体和12g水,使其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 )
A. 20% B. 22.5% C. 25% D. 30%
考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 压轴实验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 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100%,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向100g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中加入3gNaCl固体和12g水,使其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100%=20%.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30分)
21.(4分)(2013•永州)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工程,请你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填写下列空格.
(1)铝元素 Al
(2)2个氯原子 2Cl
(3)一个氮分子 N2
(4)+4价的碳元素 .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答: 解:(1)铝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l.
(2)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氯原子表示为:2Cl.
(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一个氮分子可表示为:N2.
(4)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4价的碳元素可表示为:.
故答案为:(1)Al;(2)2Cl;(3)N2;(4).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合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22.(4分)(2013•永州)现有①干冰②碳酸钙③甲烷④醋酸四种物质,请按照下列要求选用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① ;
(2)医疗上常用作补钙剂的是 ② ;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③ .
考点: 二氧化碳的用途;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碳酸钙在医疗上常用作补钙剂;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2)碳酸钙在医疗上常用作补钙剂.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故答案为:(1)①;(2)②;(3)③.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3.(6分)(2013•永州)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由元素构成的.请你依据下表用元素符合填空:
元素名称 | 氢 | 氧 | 碳 | 氮 | 钠 | 铁 |
元素符号 | H | O | C | N | Na | Fe |
(1)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是 Fe .
(2)某单质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时,可产生一种有毒气体,组成该单质的元素是 C .
(3)某可燃物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C、H .
考点: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能够区别金属与非金属,记住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2)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CO属于一种有毒的气体;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解决此题.
解答: 解:(1)能够区别金属与非金属,记住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故答案为:Fe;
(2)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CO属于一种有毒的气体,故答案为:C;
(3)由题意得知反应物是某可燃物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得知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碳、氢,故答案为:C、H
点评: 本题属于很基础的题目,重在考查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解题思路很明确,很直接.
24.(6分)(2013•永州)我市九嶷山景区溶洞多,紫霞岩就是其中之一,洞内的钟乳石千姿百态,形成这些溶洞的“主角”是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石灰石中的碳酸钙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会生成碳酸氢钙,而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钙,如果受热或大气压强变小,就会转化为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不溶于水的碳酸钙与其它不溶性物质一起沉积下来,经长时间聚积就形成了美丽的钟乳石.试回答:
(1)钟乳石属于 混合物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钟乳石的形成过程中碳酸氢钙转化为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 Ca(HCO3)2═CaCO3↓+CO2↑+H2O .该反应属于 分解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考点: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1)根据题中所给的钟乳石的形成过程来进行解答;
(2)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可以知道碳酸氢钙能够分解产生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可以据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根据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类型.
解答: 解:(1)根据题中信息可以知道形成的钟乳石为碳酸钙和其它不溶物的混合物,所以可以判断钟乳石属于混合物;
(2)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可以知道碳酸氢钙能够分解产生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CaCO3↓+CO2↑+H2O;该反应中反应物为一种,而生成物为三种,所以属于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1)混合物;
(2)Ca(HCO3)2═CaCO3↓+CO2↑+H2O;分解.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应用信息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结合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规律进行综合分析.
25.(6分)(2013•永州)水是自然界最为重要的物质.下图表示水与其它常见物质间的一种循环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未标出),物质甲是单质,物质乙为碱,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4.
(1)物质甲、乙的化学式分别为:甲 H2 ,乙 Ca(OH)2 .
(2)物质甲与灼热的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uOCu+H2O .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框图型推断题;压轴实验题.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具有还原性,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水,故甲是氢气;乙是碱,相对分子质量为74,则乙是氢氧化钙,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 解: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具有还原性,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水,故甲是氢气;乙是碱,相对分子质量为74,则乙是氢氧化钙,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甲是氢气,乙是氢氧化钙,故填:H2,Ca(OH)2;
(2)甲是氢气,能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故填:H2+CuOCu+H2O.
点评: 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框图推断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26.(4分)(2013•永州)“暖宝宝”已成为寒冬季节中小学生取暖的最爱.“暖宝宝”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还原铁粉(Fe)、活性炭(C)、食盐(NaCl)、水(H2O)、氧气(O2)和蛭石,发热原理主要是利用铁氧化反应放出热量来发热.其中涉及的反应方程式有:
①2Fe+O2+2H2O=2Fe(OH)2↓
②4Fe(OH)2+O2+2H2O=xFe(OH)3
③2Fe(OH)3=Fe2O3+3H2O
请问:
(1)上述反应中的x= 4 .
(2)暖宝宝”中铁元素最终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其化学式为 Fe2O3 .
考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 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分析;
(2)根据反应原理中铁最终的产物分析.
解答: 解:(1)在4Fe(OH)2+O2+2H2O=xFe(OH)3中反应前铁、氧、氢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12、12,反应后铁、氧、氢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3、3,因此Fe(OH)3的化学计量数是4;
(2)根据三个反应原理,铁最终转化为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
故答案为:(1)4;(2)Fe2O3.
点评: 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及根据信息解决问题的知识,难度不大,能够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阅读信息的能力.
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4分)
27.(6分)(2013•永州)下图是教材中“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观察塑料瓶的变化.请问:
(1)指出仪器A的名称 烧杯 .
(2)实验操作中,旋紧瓶盖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振荡 .
(3)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塑料瓶变瘪 .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考点: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专题: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1)熟悉常见实验仪器的名称;
(2)旋紧瓶盖后,振荡使之充分接触;
(3)根据压强的原理,由于瓶内气体的减少,造成了瓶内的压强减小.
解答: 解:(1)熟悉常见实验仪器的名称,故答案为:烧杯;
(2)旋紧瓶盖后,振荡使之充分接触,故答案为:振荡;
(3)根据压强的原理,由于瓶内气体的减少,造成了瓶内的压强减小,所以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塑料瓶变瘪,故答案为:塑料瓶变瘪.
点评: 此实验在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实验,所以同学们做对此题并不难.
28.(8分)(2013•永州)实验创新是中学生最为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图是某学校师生对“MnO2催化H2O2分解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一支球形干燥管水平放置,用滴管吸取3ml(密度为lg/ml)质量分数为5%的H2O2加入干燥管的球泡内,再用药匙取0.2gMnO2粉末,加在干燥的进气管的管壁上.
②点燃橡胶塞上固定的棒香后,塞紧干燥管并将其竖立,观察现象.
请分析回答:(1)可观察带到火星的棒香立即 复燃 .
(2)写出上述实验中H2O2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H2O22H2O+O2↑ .
(3)假定上述实验中的H2O2完全反应,可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0.07 g.(精确到0.01)
(4)下列各项是同学们对该创新实验的评价,你认为评价不合理的是 BC .(填序号)
A、实验中所用的仪器、材料及药品均易得到
B、实验使用的药品用量太大
C、反应速度太慢,耽误时间
D、实验现象明显,整个装置好似点燃的灯塔,趣味性强
考点: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压轴实验题;科学探究.
分析: (1)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快速放出氧气,因为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所以能使带到火星的棒香立即复燃;
(2)注意书写化学方程的步骤,明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由过氧化氢的质量去求算产生氧气的质量;
(4)评价要实事求是,不能随便乱说,实验使用的药品用量不算大;反应速度不慢.
解答: 解:(1)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快速放出氧气,因为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所以能使带到火星的棒香立即复燃,故答案为:复燃;
(2)注意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明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故答案为:2H2O22H2O+O2↑
2H2O2H2O+O2↑;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由过氧化氢的质量去求算产生氧气的质量,
解:设H2O2完全反应,可产生氧气的质量为x,
H2O2的质量为:3ml×lg/ml×5%=0.15g
2H2O22H2O+O2↑
68 32
0.15g x
=
解得:x=0.07g
故答案为:0.07
(4)评价要实事求是,不能随便乱说,实验使用的药品用量不算大;反应速度不慢,故答案为:BC
点评: 此题设计新颖,把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技能的考查和对信息阅读能力的考查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突出了新课改的理念.
29.(10分)(2013•永州)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查阅资料得知:Na2CO3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都呈碱性(pH>7),CaCl2溶液呈中性(pH=7).
(1)甲实验中,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呈 红 色,逐滴加入稀盐酸,直至溶液恰好呈无色为止.
(2)乙实验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两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观察到废液呈浑浊并显红色,由此分析可知:
①废液中除碳酸钙、氯化钠、水和指示剂外,一定还含有 氢氧化钠 .
②依据上述实验过程,你认为引起废液呈碱性的物质组成共有 3 种可能.
(4)如果将乙实验中的澄清石灰水改为CaCl2溶液,同样进行实验(1)(2)(3)的操作,废液呈浑浊并显红色的现象 可能 (填“可能”或“不可能”)出现.
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压轴实验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为红色;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时可能是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物质有剩余;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同样存在物质过量的情况,据此解答.
解答: 解:(1)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填:红;
(2)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填:Ca(OH)2+Na2CO3=CaCO3↓+2NaOH;
(3)①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为红色,由于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故填:氢氧化钠;
②若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则可以是碳酸钙、氯化钠、水和指示剂以及氢氧化钠;若碳酸钠有剩余,则可以是碳酸钙、氯化钠、水、指示剂、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若是氢氧化钙有剩余,则可以是碳酸钙、氯化钠、水指示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故有三种物质组合,故填:3;
(4)改成氯化钙溶液,若碳酸钠有剩余,由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同样可能会出现溶液变浑浊的现象,故填:可能.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以及物质反应时过量问题的探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
四、计算题(共1小题,满分6分)
30.(6分)(2013•永州)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它与水反应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现将一定量的Na2O2加入盛有87.6g水的烧杯中,完全反应后,称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过氧化钠和水的总质量减少了3.2g(假定水蒸气的挥发忽略不计).请回答:
(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3.2 g.
(2)假定上述Na2O2中含氧的质量为m1,反应生成的NaOH中含氧的质量为m2,则m1 = m2(填“=”“>”或“<”).
(3)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 压轴实验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即为氧气的质量;
(2)根据2Na2O2+2H2O=4NaOH+O2↑可知Na2O2中含氧的质量与反应生成的NaOH中含氧的质量相等进行解答;
(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反应后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根据氧气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求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进而求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即为氧气的质量,即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2g;故填:3.2;
(2)根据2Na2O2+2H2O=4NaOH+O2↑可知Na2O2中含氧的质量与反应生成的NaOH中含氧的质量相等;故填:=;
(3)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2Na2O2+2H2O═4NaOH+O2↑
156 160 32
x y 3.2g
x=15.6g
y=16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6%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6%.
点评: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