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日期:2014-07-17 16:37

(单词翻译:单击)

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考生必须把所选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1.(2分)(2014•永州)关于中学生的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身高大约为160mB.质量大约为500kg

 C.体温大约为27℃D.密度大约为1.0×103kg/m3

考点: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本题考查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数量级的认识,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解答:解:

A、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160cm,所以A不符合实际情况;

B、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kg,所以B不符合实际情况;

C、人的体温大约为37℃左右,所以C不符合实际情况;

D、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大约为1.0×103kg/m3,所以D符合实际情况.

故选D.

点评: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

 

2.(2分)(2014•永州)端午节我市多地举行了龙舟赛,比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比赛中有关声现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500m/s

 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D.岸上观众是通过响度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

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专题:声现象.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解答:解:A、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运动员敲鼓的力量越大,鼓面振动的振幅越大,鼓面的响度越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观众能够分辨出鼓声和号子声,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以及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分,是声学中的基础知识,相对比较简单.

 

3.(2分)(2014•永州)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冰壶表面打磨得光滑

B.

轮胎上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


C.

行驶的磁悬浮列车不接触导轨

D.

给自行车的后轴上机油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专题:应用题;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在此题中,只需要将这四个实例与以上方法对比即可.

解答:解:A、冰壶表面打磨光滑,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是减小摩擦的一种方法.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磁悬浮列车是通过使得接触面彼此分离的方法减小摩擦力,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给自行车的后轴上机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减小摩擦力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如何增大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种方法,如何将其与理论联系在一起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生活中摩擦力有些是对我们有利的,这些我们要增大,有害的我们就要减小.

 

4.(2分)(2014•永州)炎热的夏天,树荫下比太阳下要凉快得多,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

 A.光的折射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解答:解:太阳光被树叶遮挡后,在下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形成阴凉实际上就是大树的影子,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选C.

点评: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大多都可以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是光学最基本知识的考查.

 

5.(2分)(2014•永州)关于物态变化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早春,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B.初夏,清晨空中的雾是汽化现象

 C.暮秋,草木上的霜是凝固现象D.严冬,冰冻的衣服变干是熔化现象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A、早春,冰雪消融.有固态变为液体,属于熔化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

B、露和雾都是由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花草上形成的是露,附着在灰尘上形成的是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霜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严冬,冰冻的衣服变干,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6.(2分)(2014•永州)下列机械不是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

 A.电动机B.柴油机C.蒸汽机D.汽油机

考点:内能的利用及其意义.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内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利用内能来做功就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柴油机、蒸汽机、汽油机都是利用热机工作的,都是利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来做功的.而电动机是利用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能的利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7.(2分)(2014•永州)一个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物体将(  )

 A.物体立即停止运动B.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C.运动速度越来越小D.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专题:运动和力.

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所受的外力突然消失,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不管物体是不受力还是受平衡力,这种状态只有两种可能,一是静止,二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A、立即停止,说明运动状态改变了,那一定是因为受到了力,所以不符合题意;

B、速度越来越快,也说明运动状态改变了,也肯定受到了力,所以不符合题意;

C、运动速度越来越小,也说明运动状态改变了,也肯定受到了力,也不符合题意;

D、因为物体原来是运动的,所以当外力消失时,它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所以D正确.

故选D.

点评:熟知并理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并与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相结合,会很有效地帮助我们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8.(2分)(2014•永州)你听说过“木桶效应”吗?它是由如图所示的沿口不齐的木桶装水所形成的一种“效应”.那么用该木桶装满水后木桶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大小取决于(  )

 A.木桶的轻重 B.B木桶的直径大小

 C.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 D.木桶最长的一块木板的长度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大小的是水的深度,水的深度决定于短木板的长度.

解答:解:根据公式p=ρgh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决定于液体的深度,木桶里水的深度决定于短木板的长度.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决定压强大小的是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本题是液体的深度,而液体的深度决定于木板的长度,是短木板的长度,而不是长木板的长度.

 

9.(2分)(2014•永州)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实验是(  )


A.

B.

C.

D.

考点: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专题:电动机、磁生电.

分析: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解答:解:A、是奥斯特实验图,小磁针发针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不符合题意;

B、是电磁继电器的实验图,不符合题意;

C、是电磁感应的实验图,属于发电的原理,不符合题意;

D、电路中有电流,通电线圈或导体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发生运动,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涉及的内容有电流的磁效应、电动机的原理和发电机的原理.注意电磁感应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装置是不同的,前者外部没有电源,后者外部有电源.

 

10.(2分)(2014•永州)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家庭电路中,电灯和插座是串联的

 B.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串联在干路上

 C.家庭电路中,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不用接地

 D.家庭电路中,熔丝熔断,可用细铜丝代替

考点:安全用电原则.

专题: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1)家庭电路中,电灯和插座要并联;

(2)家庭电路中,个用电器并联,干路电流大;

(3)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

(4)熔丝的特点:电阻大、熔点低.

解答:解:A、家庭电路中,插座要连接其他用电器,与灯泡要并联,故A错误;

B、家庭电路中干路电流大,空气开关串联在干路上,必要时切断电路.故B正确;

C、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使用三角插头与三孔插座接地,故C错误;

D、当用细铜丝代替后,细铜丝的熔点很高,温度即使升高到一定程度,它也不会自动熔断,起不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常识.只要同学们牢记安全用电常识,并正确规范操作,就不会有危险发生.

 

11.(2分)(2014•永州)应用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设备是(  )

 A.投影仪B.放大镜C.照相机D.潜望镜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解答:解:如图,烛焰的像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

故选A.

点评: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12.(2分)(2014•永州)如图是小明厨房安装的抽油烟机和照明灯的连接电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抽油烟机和照明灯只能同时工作

 B.抽油烟机和照明灯工作时,它们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

 C.抽油烟机和照明灯工作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一定相等

 D.抽油烟机和照明灯工作时,它们的功率一定相等

考点: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专题:电压和电阻.

分析:(1)并联电路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串联电路各用电器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

(2)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能控制所在的支路.

解答:解:(1)由电路图可知,照明灯和抽油烟机并联,它们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开关S1控制抽油烟机,开关S2控制照明灯;

(2)当只闭合S1时,只有抽油烟机工作,当只闭合S2时,只有照明灯工作,当S1与S2同时闭合时,换气扇与照明灯同时工作,故A错误;

(3)并联电路电压相等,抽油烟机与照明灯并联,它们工作时两端电压一定相等,但它们的电流不一定相等,由P=UI可知,它们的功率不一定相等,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的应用及特点,要结合串联和并联特点以及开关的作用进行分析.

 

13.(2分)(2014•永州)以下是核电站工作情况的方框图,关于方框图中各装置的能量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堆将核能转化为电能B.蒸汽轮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各种用电器只能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考点:核电站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专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核电站发电过程:核能先转化为水的内能,水受热以后温度上升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会推动蒸汽轮机转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蒸汽轮机又带动发电机转动,最后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解答:解:

A、核电站发电过程:核能先转化为内能,所以A不正确;

B、水受热以后温度上升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会推动蒸汽轮机转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B不正确;

C、蒸汽轮机又带动发电机转动,最后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所以C正确;

D、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等我们需要的各种能量,所以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核电站发电是将核能最终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4.(2分)(2014•永州)通电螺线管圈中的电流方向和螺线管周围磁感线的分布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磁感线及其特点.

专题:应用题;磁现象、电生磁.

分析:(1)安培定则的内容: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所指的就是螺线管的N极.(2)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解答:解:A、据安培定则判断,该螺线管的右端是N极,左端是S极,故磁感线的方向错误,故错误;

B、据安培定则判断,该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且磁感线的方向正确,故正确;

C、据安培定则判断,该螺线管的右端是N极,左端是S极,故磁感线的方向错误,故错误;

D、据安培定则判断,该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故磁感线的方向错误,故错误;

故选B.

点评:在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时,可先在螺线管的线圈上标上电流的方向,以确定四指的弯曲方向.

 

15.(2分)(2014•永州)小李同学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使同一木箱分别在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表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改力F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W丙,关于做功大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甲<W乙<W丙B.W甲>W乙>W丙C.W甲=W乙=W丙D.W甲=W乙<W丙

考点:功的大小比较.

专题: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物理中,功的大小等于力与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即W=Fs.

解答:解:

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W3,三个功的大小都等于W=Fs;

即W1=W2=W3;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深入理解功的大小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2分)(2014•永州)如图是一个体重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体重显示表的指针偏转角度会随着人的体重的增加而增大,有关测试仪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在B点的力为动力,图中的ABO是一个省力杠杆

 B.体重显示表使用电压表改装而成的

 C.体重越大,该电路消耗的功率越小

 D.压力传感器R的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欧姆定律.

分析:(1)由图可知测量时压力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之间的关系,然后判断杠杆的类型;

(2)根据电流表与被测电路元件串联、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元件并联进行判断;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体重越大时压力传感器电阻受到压力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

解答:解:(1)由图可知,测量时,压力杠杆ABO的支点在0点,压力的力臂是OB,传感器的力臂是OA,OA>OB,则此杠杆为费力杠杆,故A不正确;

(2)由电路图可知,体重显示表串联在电路,应为电流表改装而成的,故B不正确;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力臂不变,体重越大,压力传感器电阻受到的压力越大,

因体重显示表的指针偏转角度会随着人的体重的增加而增大,

所以,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阻减小,即压力传感器的电阻减小,

综上可知,压力传感器R的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故D正确;

由P=可知,体重越大,该电路消耗的功率越大,故C不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杠杆的分类和杠杆平衡条件以及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应用,分清电路的特点是关键.

 

二、填空题:本题共22分,每小题2分.

17.(2分)(2014•永州)电视机接收到的电视信号是通过 电磁波 传递的,而开启和关闭电视机时,遥控器是利用 红外线 来传递遥控信息,进行遥控的.

考点:电磁波的传播;红外线.

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信息的传递.

分析:(1)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信息传递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

(2)红外线可以用来进行遥控,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解答:解:(1)电视台是通过卫星来实现全球同步直播的,电视机接收到的电视信号是卫星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2)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传递遥控信息,进行遥控的.

故答案为:电磁波;红外线.

点评:此题考查了红外线和电磁波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18.(2分)(2014•永州)1kg的水凝固成冰,其质量是 1 kg,体积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体积等于质量与密度的比值.

解答:解:将1kg水完全凝固成冰后,因为质量不随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质量不变,还是1kg;水凝固成冰后密度变小,由V=可知,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

故答案为:1;变大.

点评:正确理解质量的不变性、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密度公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9.(2分)(2014•永州)永州电视台播出的《永州美食》通过永州美食的多个侧面展现了食物给永州人生活带来的变化,当一盘色香味俱佳的“东安鸡”端到餐桌时,香飘四溢,这是因为 分子是运动的 (选填“分子是运动的”或“分子之间有作用力”);一块热气腾腾的“东安鸡”放入口中,舌尖上除了感觉到美味外,舌尖的温度也升高了,舌尖的内能增大,这是通过 热传递 改变了舌尖的内能.

考点:分子的运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与热传递两种方式.

解答:解:当一盘色香味俱佳的“东安鸡”端到餐桌时,香飘四溢,这是因为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一块热气腾腾的“东安鸡”放入口中,除舌尖上感觉到美味外,舌尖的温度也升高了,舌尖的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了舌尖的内能.

故答案为:分子是运动的;热传递.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改变内能的方式,本题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20.(2分)(2014•永州)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B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3.45cm .

考点:长度的测量.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刻度面垂直;

读数时,除了准确读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计值.

解答:解:

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和刻度面垂直;所以选B;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所以在记录测量结果时若以cm作为单位就要保留两位小数,读作3.45cm.

故选:B;3.45cm.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度值的正确使用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估读.

 

21.(2分)(2014•永州)如图是简易棉花糖机的示意图.取少量蔗糖置于侧壁扎有几排小孔的易拉罐内,闭合开关S,电动机带动易拉罐转动,并用酒精灯对易拉罐底部加热.

(1)加热过程中,蔗糖颗粒变成液态糖浆,糖浆从易拉罐侧壁的小孔中被甩出后,糖浆由于具有 惯性 继续前进,进入容器中遇冷变成丝状糖絮,用筷子收集棉花糖.

(2)该装置将糖浆变成糖絮的快慢效果与电动机的转速有关,为了能调节电动机的转速大小,改变装置出糖絮的快慢,应在如图电路中串联一个 滑动变阻器 .

考点:惯性;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专题:电动机、磁生电;运动和力.

分析:(1)根据惯性知识分析糖浆继续前进的原因;

(2)根据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已达到调节易拉罐的转速的目的.

解答:解:(1)糖浆从易拉罐侧壁的小孔中被甩出后,不再受力的作用,

但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

(2)因为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可以调节易拉罐的转速,从而可以改变糖浆变成糖絮的效果,

因此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以达到调节易拉罐的转速的目的.

故答案:(1)惯性;

(2)滑动变阻器.

点评:这是一道力学、电学综合题,综合题是中考的一个热点,解答这类题首先要判断使用的是什么知识.本题的难点为(2),此小题的答案不唯一,也可把电源更换为可变电源.

 

22.(2分)(2014•永州)小翠同学漫步在风光旖旎的雾江平湖畔,同时看到了水中的矫健鹰和欢快鱼群,她看到水中的雄鹰是由于光的 反射 形成的,水中的鱼群是由于光的 折射 形成的.

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2)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1)水中的“雄鹰”是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镜成像,故看到水中的“雄鹰”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

(2)因为鱼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折射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由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鱼的实际位置要比看到的位置要深.

故答案为:反射;折射.

点评: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的根本区别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种介质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不在同种介质中,折射角一般不等于入射角.

 

23.(2分)(2014•永州)小李同学在百米赛跑时,在前8s内加速跑完了36m,接着保持8m/s的速度跑完全程,则他百米赛跑的成绩是 16 s.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 6.25 m/s.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1)要算小李跑完100米所用的时间,就需要算出小李跑完(100﹣36)m=64m所用的时间,然后将这个两个时间相加,即为他跑步的总时间;

(2)知道小李百米路程和时间,根据v=求出小李的速度.

解答:解:

小李跑完(100﹣36)m=64m所用的时间:t1===8s,

则他跑完全程所用时间为:t=t1+t2=8s+8s=16s;

他全程的平均速度:v===6.25m/s.

故答案为 16;6.25.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的理解,是一道基础性题目.

 

24.(2分)(2014•永州)标有“220V100W”和“220V60W”的甲、乙两盏白炽灯,灯丝较粗的是 甲 灯,当它们并联在家庭电路中时,较亮的是 甲 灯.(选填“甲”或“乙”)

考点:电功率的计算;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专题:计算题;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1)根据电功率公式P=可知,电压相同时,电功率小的、电阻大;

(2)根据影响电阻大小等因素可知,在其它因素不变时,横截面积大的,电阻小;

(3)根据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和P=可知,电阻小的,实际功率大,灯泡就亮.

解答:解:(1)根据电功率公式P=可得:R=可知:电压相同时,电功率大的电阻小,

所以乙灯泡的电功率比甲灯泡的电功率小,即乙灯泡的电阻较大;

根据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可知:在电阻丝材料、长度、温度相同时,电阻大的横截面积小,即乙灯灯丝较细,甲灯灯丝较粗.

(2)当并联时,根据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和P=可知,电压相等时,电阻小的灯泡实际功率大,灯泡就亮,即由于甲灯的灯丝电阻小,即此时甲灯较亮.

故答案为:甲;甲.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电功率公式.

 

25.(2分)(2014•永州)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时10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5A,此导体的电阻是 20 Ω.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降到1V,导体的电阻是 20 Ω.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欧姆定律.

分析:知道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的公式变形可求出电阻的大小.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与电压和电流无关,可得出当电压改变时,导体电阻的大小.

解答:解:由公式I=得,

导体的电阻:R===20Ω.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所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降到1V时,导体电阻的大小不变,仍为20Ω.

故答案为:20;20.

点评: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关键是知道导体的电阻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是一道基础题目.

 

26.(2分)(2014•永州)小兰同学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将一个质量为120g的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深桶后,溢出100g水,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1 N(取g=10N/kg).这个物体在水中将会 下沉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专题:浮力.

分析:(1)知道把物体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排开水的质量),利用重力公式求排开水的重力,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物体受到的浮力.

(2)判断物体浮沉情况,需要通过比较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受到的浮力;

解答:解:(1)把物体放入盛满清水的溢水杯中,排开的水重:

G排=mg=0.1kg×10N/kg=1N,

物体受到的水的浮力:F浮=G排=1N.

(2)物体的重力G=mg=0.12kg×10N/kg=1.2N,

因为物体重1.2N,G物>F浮,所以松手后物体将下沉.

故答案为:1;下沉

点评:本题考查了浮力大小的计算、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是一道比较简单的计算分析题,都可以直接根据原理或规律求解出来,一定要理解物理中的原理、规律和公式,它们是物理学的基础,是核心内容.

 

27.(2分)(2014•永州)如图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均为图乙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得到电压分别为 4.8 V和 1.2 V.

考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专题:电压和电阻.

分析:首先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U=U1+U2)确定电压表表V1、V2示数的大小,然后根据电压表的读数方法读出示数.

解答:解:因为电阻R1和R2串联,而电压表V1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量的是R2电压,所以电压表V1的示数比电压表V2的示数大;故电压表V1选的是0﹣15V的量程分度值为0.5V,根据指针位置,电压表读数为6V;电压表V2选的是0﹣3V的量程,分度值为0.1V,根据指针位置,电压表读数为1.2V;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U1=U﹣U2=6V﹣1.2V=4.8V.

故答案为:4.8;1.2.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电压表的读数方法,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三、作图及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1分,第28小题3分,第29、30小题,每小题3分,第31小题8分,第32小题10分.

28.(3分)(2014•永州)在图中作出地面对木箱支持力F的示意图.

考点:力的示意图.

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1)力的示意图是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表示出来,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作用,并且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得,支持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支持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与地面接触的位置,由于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因此支持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解答:解:木箱受到的支持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与地面接触的中心位置,方向竖直向上,如下图所示:

点评:(1)作力的示意图,要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是平衡力的长度要相等;

(2)能否正确确定支持力的作用点及方向是本题的解题关键所在,会用力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力的三要素.

 

29.(4分)(2014•永州)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答题卡的图中根据反射光线a、b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本题有两种作法:

第一种作法: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出反光点的像点S′,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补出入射光线.

第二种作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交点即为发光点的位置.

解答:解:第一种作法: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在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联接S与两个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第二种作法:分别过反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画出两条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用到了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提供了两种解题思路:先将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作像点后由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作发光点或先根据光的反射作出发光点,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作出像点.

 

30.(4分)(2014•永州)如甲图是电吹风的电路图,乙图是电路元件实物图,选择开关绕O点转动,可分别置于OAB、OBC、OCD三个位置,使电吹风分别处于“热风档”、“冷风档”、“停止”三个状态.请根据甲图的电路图将乙图的实物电路图补画完整.

考点:实物的电路连接.

专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根据电路图中各元件的位置和连接方式将实物图完成.

解答:解:根据电路图可知,将A接线柱与电热丝的下方接线柱相连,B接线柱与电动机的一个接线柱相连,并将电动机的另一接线柱与电热丝的上方接线柱相连,如下图所示:

点评: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关键是弄清各元件的连接方式和位置.

 

31.(8分)(2014•永州)“五一”节,小李骑自行车到我市蓝山县参加了了“探湘江源头揽源头胜景”的旅游活动.活动中他经历了停放在烈日下的自行车车胎自己爆裂的事故,小李分析后猜想: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气体压强与温度有关.根据猜想小李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

烧瓶的一端连接在压强计上,用压强计中的水银柱在烧瓶中密闭一定质量的空气.将烧瓶放入水中,给水槽中的水加热,水温上升.每隔一段时间同时用温度计和压强计测量水的温度值(即为瓶中密闭气体的温度值)及密闭空气此时的压强值.在每次测量时都使压强计左侧水银液面保持在图中A点的位置不变,各次测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其他的温度(℃)

20

30

40

50

气体的压强(Pa)

1.0×105

1.03×105

1.05×105

1.10×105


(1)根据小李上述实验过程可知:每次测量时都是压强计左侧水银液面保持在图中A点的位置不变,其目的是保持一定质量密闭气体的 体积 不变.

(2)分析上表中实验数据可知,一定量的气体,在 体积 保持不变时,气体的压强随 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3)在炎热的夏天,载重汽车在盘山公路下坡行驶时,要不断往车上喷水,主要是通过水的汽化吸热使轮胎内气体的 温度降低 来减小轮胎内气体的压强,防止爆胎.

考点: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气体压强与体积和温度有关,探究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应控制气体的体积不变;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一定量的气体,在体积保持不变时,气体的压强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水汽化过程吸热;根据一定量的气体,在体积保持不变时,气体的压强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进行解释;

解答:解:(1)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每次测量时都是压强计左侧水银液面保持在图中A点的位置不变,目的是保持一定质量密闭气体的体积不变,探究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关系;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一定量的气体,在体积保持不变时,气体的压强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在炎热的夏天,载重汽车在盘山公路下坡行驶时,轮胎与地面克服摩擦做功,使轮胎温度不断升高,体积一定的条件下,压强不断增大;不断往轮胎上喷水,主要是通过水的汽化吸热使轮胎内气体的温度降低来减小轮胎内气体的压强,防止爆胎.

故答案为:(1)体积;

(2)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温度降低.

点评:该题考查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以及在气体的体积不变时,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分析清楚气体状态变化过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2.(10分)(2014•永州)小燕多次乘车了解到夜间开汽车,若车内亮灯,车内物体会在前面的挡风玻璃上成清晰的像,干扰司机的实现,影响行车安全.为今后安全行车,小燕根据生活中透明平板玻璃所成像“明”、“晴”不同的多种情况做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成像的“明”、“暗”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猜想1: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

猜想2: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与光源的强度有关;

猜想3: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实验一: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竖直固定一块透明平板玻璃,同一物体固定在离透明平板玻璃0.5m的A点,在桌面的C点先后用不同功率的灯照亮A点处的物体,观察同一物体不同关照下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各次实验人的眼睛都在同一位置从右向左观察物体在透明玻璃板中的像,结果记入下表.

灯的功率/W

物体和灯的距离/m

像的明暗程度

5

25

较暗

40

实验二:同一物体位置固定在A点不动,用同一盏5W的灯先后在桌面B、C、D三点照亮A处的同一物体,同一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仍固定不变)中成像的“明”“暗”程度.结果记入下表.

灯的功率/W

物体和灯的距离/m

像的明暗程度

5

0.5

5

1.0

较明

5

1.5

(1)小燕是用实验一来探究猜想 2 (选填“1”、“2”或“3”);

(2)分析实验二的实验数据及结果可得结论:物体与灯的 距离 越小,物体所成的像越亮;

(3)你认为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还与 物体 有关(至少写一个因素),你说的因素在小燕上述两个实验中 已经 控制改变量(选填“没有”或“已经”);

(4)小燕猜想1和猜想2还可归为物体成像的“明”、“暗”程度与物体的 明暗 有关;

(5)请你就光现象根据光学知识对司机提出一条有利于安全行驶的建议: 夜间行车时,车内不能开灯 .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先后用不同功率的灯照亮A点处的物体,书本到灯泡的距离也会影响书本的照亮程度;因为影响书本的照亮程度有多个因素,所以在探究时应该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如果研究与灯泡功率有关的猜想时,就应该控制其它因素不变,改变灯泡的电功率;

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在玻璃上会成像,干扰司机.

解答:解:(1)当研究物体的照亮程度与灯泡功率有关时,应该控制其它因素不变,改变灯泡的功率,观察书本同一位置被照亮的程度,所以小燕是用实验一来探究猜想2;

(2)分析实验二的实验数据及结果可得结论:物体与灯的距离越远,物体越暗,所以物体的照亮程度可能还与距灯泡的距离有关;

(3)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还与物体的明暗有关;故都是运用了同一物体,此因素在小燕上述两个实验中已经控制该变量;

(4)小燕猜想1和猜想2还可归为物体成像的“明”、“暗”程度与物体的明暗有关;

(5)夜间驾驶室外的光线是比较暗的,若打开驾驶室内的灯,驾驶室内物体的光线是比较强的,就可以通过前挡风玻璃在车前形成一个虚像(平面镜成像),干扰司机的视线,不安全.

故答案为:(1)2;(2)距离;(3)物体;已经;(4)明暗;(5)夜间行车时,车内不能开灯.

点评:在探究此类多个因素问题时,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解答,会结合生活常识进行分析归纳结论.

 

四、计算题:本题共17分,第33小题7分,第34小题10分.

33.(7分)(2014•永州)我市初中毕业水平考试的体育测试中,男生有一个引体向上的考试项目,小唐同学为了在体育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用吸盘和不锈钢管在家里竖固平滑的墙面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训练装置练习引体向上.已知,他的质量为50kg,每个洗盘与墙面的接触面积为1.0×10﹣3m3,共有两个吸盘,他每次引体向上上升的高度为0.5m,取g=10N/kg,求:

(1)他吊在吸盘骑上静止时(脚离地,不考虑吸盘器的重力),墙面对吸盘器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怎样?

(2)吸盘器对墙面的压强为1.0×105Pa,则两个吸盘器对墙面的压力是多少?

(3)他引体向上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是多少?

考点:摩擦力的大小;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功的计算.

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1)利用二力平衡可知吸盘所受的摩擦力和拉力平衡拉力大小等于人的重力,因此先求重力皆可解决;

(2)利用p=求解压力大小;

(3)利用W=Gh求解做功多少.

解答:解:(1)人的重力为G=mg=50kg×10N/kg=500N,因为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则f=F=G=500N;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p=

∴F=pS=1.0×105Pa×1.0×10﹣3m2=100N;

(3)∵G=500N,h=0.5m

∴W=Gh=500N×0.5m=250J

答:(1)他吊在吸盘骑上静止时(脚离地,不考虑吸盘器的重力),墙面对吸盘器的摩擦力是500N;方向竖直向上;

(2)吸盘器对墙面的压强为1.0×105Pa,则两个吸盘器对墙面的压力是100N;

(3)他引体向上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是250J.

点评:此题为力学综合题,考查了平衡力、压强和功的计算,熟知原理是解题关键.

 

34.(10分)(2014•永州)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爱动脑筋的小何同学,为了节约用水设计了一个储水箱放在他家洗衣机底部,用来储存洗衣机 废水,冲洗便盆.

(1)根据有关技术参数,求洗衣机洗涤时的正常工作电流是多少?

(2)为合理利用空间,他根据卫生间的空间和洗衣机底面积的大小,确定储水箱的长和宽分别为1.0m、0.5m.假设要求储水箱的储水量为300kg,求小何设计的储水箱的高度至少为多少?

(3)在寒冷的冬天,温度太低会影响洗涤效果,小何进一步思考:如果在洗衣机上安装一个加热电阻,这样在洗涤前先将水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可提高洗涤效果.若每次洗衣时,首次进水量为10kg,加热时电能的80%转化为水的内能,要求给10kg的水正常加热10min,使水的温度升高10℃,求小何在洗衣机上安装的加热电阻为多少?[C水=4.2×103J/kg•℃)].

考点: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

专题:电和热综合题.

分析:(1)已知洗涤功率和额定电压,根据公式I=可求洗衣机正常洗涤时的工作电流;

(2)利用ρ=求出水的体积,再利用V=Sh求储水箱的高度;

(3)利用水的吸热公式Q=cm△t先求出水吸收的热量,再由效率公式η=求出消耗的电能,最后用W= 求出电阻.

解答:解:(1)洗衣机正常洗涤时的工作电流:

I===1A;

(2)∵ρ=

∴V===0.3m3

则储水箱的深度为h===0.6m;

(3)10kg水升温度高10℃吸收的热量为Q=cm△t=4.2×103J/kg•℃)×10kg×10℃=4.2×105J;

又因为加热时电能的80%转化为水的内能,则W电===5.25×105J;

根据W= 可得R==≈55.3Ω

答:(1)洗衣机洗涤时的正常工作电流是1A;(2)储水箱的高度0.6m;(3)小何在洗衣机上安装的加热电阻为55.3Ω.

点评:这是一道电热综合题,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应用,最容易出错的是温度升高到和温度升高了,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