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日期:2014-08-13 14:09

(单词翻译:单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2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选项,13--15题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1.(2分)(2013•齐齐哈尔)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海水晒盐 B. 生石灰吸水 C. 稀盐酸除铁锈 D. 食物腐烂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A、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水不断蒸发,当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继续蒸发水,氯化钠会从水中析出,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生石灰能够吸收水,并且能和水反应,生石灰和水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

C、稀盐酸除铁锈的过程中,稀盐酸能和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D、食物腐烂的过程中,食物中的有机物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生成水、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2.(2分)(2013•齐齐哈尔)下列用品使用的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 塑料袋 B. 汽车轮胎 C. 不锈钢餐具 D. 尼龙绳

考点: 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

A、塑料袋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B、汽车轮胎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合成橡胶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C、不锈钢餐具是用不锈钢制成的,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正确.

D、尼龙绳是尼龙制成的,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3.(2分)(2013•齐齐哈尔)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

B.

C.

D.

考点: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解答: 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2分)(2013•齐齐哈尔)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有毒,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2 B. +3 C. +4 D. +5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亚硝酸钠(NaNO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 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则x=+3价.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5.(2分)(2013•齐齐哈尔)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 把洁净的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蓝色

C. 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在瓶口上方观察到白烟

D. 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溶于水都会放出热量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热量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铜的活动性比银强,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则把洁净的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蓝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C、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在瓶口上方观察到白雾生成,而不是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浓盐酸的挥发性、常见物质溶于水的热量变化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

 

6.(2分)(2013•齐齐哈尔)硫酸氢钠是一种酸式盐,其水溶液显酸性.它的固体与过氧化钠粉末加热时发生如下反应:2Na2O2+2NaHSO42Na2SO4+2X+O2↑,则X的化学式为(  )

A. Na2S B. Na2SO4 C. Na D. NaOH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此可推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解答: 解: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NaHSO42Na2SO4+2X+O2↑可以知道反应后除2X外有4个钠原子、2个硫原子、10个氧原子,而反应前有6个钠原子、2个硫原子、12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可知,2X中含有2个钠原子、2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因此X化学式为NaOH.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式的推断,利用原子守恒的方法即可推出物质的化学式,学生应明确质量守恒定律在利用化学反应推断物质化学式的重要作用.

 

7.(2分)(2013•齐齐哈尔)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是因为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 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C. CO和C都有可燃性,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CO2

D. CO和CO2都有毒,都是大气污染物

考点: 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

专题: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A、根据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分析;

B、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C、根据CO和C的可燃性分析;

D、根据CO和CO2的性质以及对大气的应影响分析.

解答: 解:A、碳素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所以,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故A说法正确;

B、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附着在可燃物的表面上,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所以,二氧化碳能灭火.故B说法正确;

C、CO和C都有可燃性,充分燃烧时与氧气反应的产物都是CO2.故C说法正确;

D、CO有毒是大气污染物,CO2无毒,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2分)(2013•齐齐哈尔)冰天雪地,为了防止飞机运行事故的发生,飞机常使用除冰液.除冰液的主要成分是乙二醇(C2H6O2).下列关于乙二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二醇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的

B. 乙二醇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 乙二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1

D.乙二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乙二醇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乙二醇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1个乙二醇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乙二醇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乙二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1:3:1,故选项说法错误.

D、乙二醇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2=24,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6,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2分)(2013•齐齐哈尔)“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汽油除油污是因为汽油具有乳化作用

B.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C. 可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来鉴别羊毛和棉花

D. 钢笔制品表面刷油漆是为了防止锈蚀

考点: 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A、根据汽油能溶解油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的体积很小,进行分析判断.

C、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D、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

解答: 解:A、用汽油洗去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不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C、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花没有,可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羊毛和棉花,故选项说法正确.

D、钢笔制品表面刷油漆,能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钢笔制品锈蚀,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溶解原理、分子的基本性质、羊毛与棉花的鉴别方法、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措施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0.(2分)(2013•齐齐哈尔)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防腐的保护气

C. 被污染的空气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D. 稀有气体常用来做光源

考点: 空气组成的测定;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常见气体的用途.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

B、根据氮气的性质分析其用途;

C、根据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

D、根据稀有气体的用途分析.

解答: 解: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氧气占第二位,故说法错误;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故说法正确;

C、空气被污染了就会影响呼吸作用,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故说法正确;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用于填充灯泡,且不同的稀有气体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因此可以用作光源,故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气体的性质及用途,依据空气中各成分及其性质来回答本题,并能灵活运用它们的性质进行分析.

 

11.(2分)(2013•齐齐哈尔)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是推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气体,但与盐水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不一定都是碳酸盐

C. 酸溶液的pH<7,经测定某地所降雨水的pH=6,则该雨水为酸雨

D. 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考点: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酸的化学性质;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A、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判断;

B、根据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分析;

C、根据酸雨的pH<5.6进行解答;

D、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进行判断.

解答: 解:A、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2H5OH中含有氧元素,不是氧化物,故说法错误;

B、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例如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故说法正确;

C、酸雨的pH<5.6,因此pH=6的降雨不是酸雨,故说法错误;

D、纯净物不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例如铁是纯净物,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故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类推法的应用,学生应能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2.(2分)(2013•齐齐哈尔)下列四个图形图象中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向在空气中久置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B.

等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于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C.

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NaOH溶液


D.

用两份等质量的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 元素化合物知识型.

分析: A、依据久置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含有碳酸钠的事实进行分析;

B、依据镁、锌的活动性以及与稀酸反应生成的氢气量的不同分析解答;

C、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NaOH溶液可以从反应出现沉淀的时机分析解答;

D、依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解答;

解答: 解:A、依据久置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含有碳酸钠,而滴加盐酸时会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钠反应完全后碳酸钠才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气体的量不能从一开始就不断升高;

B、由于镁的活动性比锌强,所以镁的反应速度更快,图象符合,而同价态的金属,原子量越小生成的氢气越多,所以最终生成的氢气镁大于锌,图象不符合;

C、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要与盐酸反应,而后氢氧化钠才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沉淀,所以沉淀不能从一开始就出现,图象不符合;

D、催化剂能够增加双氧水的反应速度,但不能增加生成氧气的质量,观察图象的特点符合以上特征;

故选D

点评: 此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结合图象分析问题,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

 

13.(2分)(2013•齐齐哈尔)下列离子可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K+、OH﹣、Na+、Cl﹣ B. H+、Na+、NO3﹣、SO42﹣

C. Ba2+、Cu2+、NO3﹣、SO42﹣ D. Ba2+、NO3﹣、OH﹣、H+

考点: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专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解答: 解:A、K+、OH﹣、Na+、Cl﹣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B、H+、Na+、NO3﹣、SO42﹣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C、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14.(2分)(2013•齐齐哈尔)下表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二氧化碳

水蒸气

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B

氧化钙

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

C

氯化钠固体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硫酸铜溶液

硫酸亚铁溶液

加入铜粉,过滤

A. A B. B C. C D. D

考点: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不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铜的活动性比铁弱,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5.(2分)(2013•齐齐哈尔)一包不纯的Na2CO3固体,其杂质可能是CaCl2、NaCl、NaH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澄清溶液;另取样品10.6g,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4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加水得澄清溶液,样品中一定没有CaCl2

B. 样品中一定含有NaHCO3,可能含有NaCl

C. 样品中一定含有NaCl,可能含有NaHCO3

D. 所加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不大于7.3%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压轴实验题.

分析: 利用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判断物质的有关反应现象,利用极端假设法计算与100g盐酸反应时如果全部是碳酸钠时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而判断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氢钠,进而确定固体的组成;

解答: 解:由于碳酸钠和氯化钙能够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而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澄清溶液,所以固体中一定不会含有氯化钙,假设该固体都是碳酸钠,则设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是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44

10.6g y x

=

x=4.4g y=7.3g

由于杂质是碳酸氢钠也能生成二氧化碳,且碳酸氢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碳酸钠小,所以同质量的碳酸氢钠比碳酸钠生成的二氧化碳要多,故杂质中不能全部是碳酸氢钠,故还一定含有氯化钠,且杂质可以全部是氯化钠,也可以是氯化钠和碳酸氢钠两者都有;

如果该固体全部是碳酸钠,此时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7.3%,而反应中的二氧化碳小于4.4g,所以消耗的氯化氢应该比此时要少,所以所加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不大于7.3%;

故选ACD

点评: 熟练掌握碳酸盐的性质,学会利用利用极端假设法来解答这类题目:先假设全部是主要的物质,然后根据计算的数据,判断是否含有其他的物质,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6.(3分)(2013•齐齐哈尔)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回答:

(1)二个铁原子 2Fe ;

(2)镁离子 Mg2+ ;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H2O .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写出其分子符号即可.

解答: 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铁原子表示为:2Fe.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镁离子可表示为:Mg2+.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其分子符号为H2O.

故答案为:(1)2Fe;(2)Mg2+;(3)H2O.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17.(2分)(2013•齐齐哈尔)以下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BC ;(填字母,下同)

(2)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 AD .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核内质子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核内质子数,BC两种粒子的核内质子数均为8,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

(2)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AD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则AD的化学性质相似.

故答案为:(1)BC;(2)A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8.(4分)(2013•齐齐哈尔)小明一家外出郊游,有野炊经验的妈妈做了精心的准备.

(1)妈妈为大家准备的衣服都是纯棉的,棉花是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相比它的优点是 吸水性好 (答一点即可).

(2)野炊食谱如下:馒头、红烧肉、牛肉干、牛奶、豆腐汤,其中富含糖类的食物是 馒头 ;从营养角度看,你认为还应该添加的食物是 黄瓜 .

(3)野炊锅是铁质制的,用铁锅做饭可为人体提供微量元素铁,人体缺铁会引起 缺铁性贫血 .

考点: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1)根据棉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水性和透气性进行解答;

(2)根据人体六大营养素的种类和馒头、红烧肉、牛肉干、牛奶、豆腐汤中含有的营养素回答;

(3)根据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进行解答.

解答: 解:(1)棉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水性和透气性,而合成纤维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磨和耐腐蚀的性质,所以与合成纤维相比它的优点是吸水性和透气性好;故填:吸水性好;

(2)馒头中主要含有糖类,红烧肉中主要含有蛋白质和油脂,牛肉干中富含蛋白质,牛奶中富含蛋白质,豆腐汤中主要含有蛋白质、水、无机盐,;人体内的六大营养素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上述食物中不含有维生素,补充含维生素的食物,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故填:馒头;黄瓜;

(3)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所以野炊锅是铁质制的,用铁锅做饭可为人体提供微量元素铁.故填:缺铁性贫血.

点评: 本题设计了一组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体现了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

 

19.(7分)(2013•齐齐哈尔)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重要的作用.

(1)自来水厂常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 过滤 吸附、消毒等;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煮沸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预防水污染的措施有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写一条即可).

(2)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 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若固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 冷却结晶 方法提纯甲(填”蒸发结晶“或”冷却结晶“);

③t2℃用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配置甲、乙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 < 乙(填“>”“<”或“=”);

④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物质溶液,以下操作中会导致所配置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AC .

A、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配合的溶液向细口瓶转移时溅出

C、固体甲中含有杂质.

考点: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

分析: (1)根据常用的净水方法、日常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煮沸以及预防水污染的措施进行解答;

(2)根据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进行解答.

解答: 解:(1)自来水厂常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煮沸;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预防水污染的措施有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农业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故填:过滤;煮沸;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2)①由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填:t1℃;

②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所以若固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结晶方法提纯甲;故填:冷却结晶;

③t2℃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用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配置甲、乙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小于乙;故填:<;

④A、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水的体积增大,所以会导致所配置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

B、配合的溶液向细口瓶转移时溅出,不会影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C、固体甲中含有杂质,会使得溶质质量减少,所以会导致所配置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

故填:AC.

点评: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净水方法、预防水污染的措施、溶解度等知识点,但难度不大.

 

20.(7分)(2013•齐齐哈尔)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十分广泛

(1)根据下图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导电性、导热性 (答两点)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 含碳量不同 ;

(3)写出工业上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过程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O+Fe2O33CO2+2Fe; ;

每年因腐蚀而消费掉的金属材料数量惊人,铁生锈的条件是 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 ;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还有 寻找金属的替代品 (答一条即可);

(4)将一定量的锌粉放入稀硫酸、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固体是 铁、铜 ;滤液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硫酸、硫酸铜 .

考点: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铁的冶炼;生铁和钢;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金属资源的保护.

专题: 压轴实验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1)大多数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性质;

(2)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4)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来解决此题.

解答: 解:(1)电缆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热水壶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金属丝体现了金属的延展性,故答案为:导电性、导热性

(2)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是2%至4.3%,钢的含碳量是0.03%至2%之间,故答案为: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高温;铁在潮湿的环境容易生锈;寻找金属的替代品、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等都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故答案为:3CO+Fe2O33CO2+2Fe;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寻找金属的替代品;

(4)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这一理论,结合题意中的“向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可以断定“将一定量的锌粉放入稀硫酸、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一定有铁生成,又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且弱的金属先被置换出来”,锌与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反应,先置换出铜,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的固体是铁、铜;液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硫酸、硫酸铜.故答案为:铁、铜;硫酸、硫酸铜.

点评: 此题综合性较强,主要考查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一道不错的题目.

 

21.(2分)(2013•齐齐哈尔)现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四种溶液分别滴加酚酞试液,只有A中无色其它均为红色;②将A滴入余下的三种溶液中,只有B中出现气泡.

(1)B物质是 碳酸钠 ;

(2)用B物质可将余下的两种溶液鉴别开,写出鉴别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3↓+2NaOH .

考点: 酸、碱、盐的鉴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压轴实验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为红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为无色;碳酸盐遇酸化气;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解答: 解:(1)取四种溶液分别滴加酚酞试液,只有A中无色其它均为红色,根据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以及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盐酸伪酸性,可以知道A是盐酸;将A滴入余下的三种溶液中,只有B中出现气泡,根据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知道B是碳酸钠溶液,故填:碳酸钠;

(2)碳酸钠溶液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而使溶液变浑浊,而碳酸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故可以使用碳酸钠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故填:Na2CO3+Ca(OH)2=CaCO3↓+2NaOH.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22.(3分)(2013•齐齐哈尔)某农民种植的小麦植株矮小,叶色发黄.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请你为他选择一种化肥(选氮肥、磷肥、钾肥),就使用化肥的利与弊分别谈谈你的观点(各答一点即可).

考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 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提高产量;合理使用化肥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过量使用化肥能够污染环境.

解答: 解: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提高产量;某农民种植的小麦植株矮小,叶色发黄,说明土壤中缺乏氮元素,因此选氮肥;

使用化肥的利处:促进粮食的增产;

使用化肥的弊处:容易造成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农产品污染等.

答:氮肥;

使用化肥的利处:促进粮食的增产;使用化肥的弊处:容易造成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农产品污染等.

点评: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物质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3.(3分)(2013•齐齐哈尔)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石油、天然气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其中天然气是较清洁的燃料.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2H2O ;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充分燃烧 

(3)化石能源的储量是有限的而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AC 

A、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B、用压缩天然气代替汽油作机动车燃料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考点: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

分析: (1)根据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解答;

(2)根据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进行解答;

(3)根据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进行解答.

解答: 解:(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反应式是:CH4+2O2CO2+2H2O;故填:CH4+2O2CO2+2H2O;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充分燃烧;故填: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充分燃烧;

(3)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有: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用压缩天然气代替汽油作机动车燃料不会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故填:AC.

点评: 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相关问题也成为中考的重点之一.

 

24.(3分)(2013•齐齐哈尔)如图为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左侧试管中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2)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什么?

(3)写出右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考点: 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专题: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碳能与氧化铜在加热时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是黑色粉末,铜粉是红色固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据此解答.

解答: 解:(1)碳能与氧化铜在加热时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是黑色粉末,铜粉是红色固体,故能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的现象,故答:黑色粉末变红;

(2)酒精灯加灯罩能集中火焰,从而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故答:提高温度;

(3)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答:CO2+Ca(OH)2=CaCO3↓+H2O.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实验现象的描述以及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5.(3分)(2013•齐齐哈尔)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夏天天气炎热时,鱼塘里的鱼为什么总是接近水面游动?

(2)废弃塑料的急剧增加会带来“白色污染”,请你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3)有些胃药中含有氢氧化镁,它起什么作业?

考点: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白色污染与防治.

专题: 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压轴实验题.

分析: (1)根据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解答;

(2)根据“白色污染”是由难降解的塑料制品随意丢弃引起的进行解答;

(3)根据氢氧化镁能中和过多胃酸进行解答.

解答: 解:(1)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夏天天气炎热水中缺氧,所以鱼总是接近水面游动;故填: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夏天天气炎热水中缺氧;

(2)“白色污染”是由难降解的塑料制品随意丢弃引起的,所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合理化建议: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回收各种废气的塑料,使用可降解的新型塑料;故填:使用可降解的新型塑料;

(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氢氧化镁能中和过多胃酸.故填:氢氧化镁能中和过多胃酸.

点评: 通过对生活常识的设问考查,体现化学学习对生活的重要意义,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为温度和压强,且是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26.(3分)(2013•齐齐哈尔)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结构决定性质”,为什么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2)如图1是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过程:过程①表示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的过程,则过程②表示 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 .

(3)如图2为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示意图,请从微观粒子角度分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考点: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压轴实验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原子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

(2)从分子、原子的角度来分析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3)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

解答: 解:(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原子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故答案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从分子、原子的角度来分析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就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与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或物质的过程.由微观示意图可知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故答案为: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

(3)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故答案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点评: 此题设计紧扣教材重点,考查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间的联系,是一道很好的题目.

 

四、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7.(3分)(2013•齐齐哈尔)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化学仪器,相信你已经使用过多次,请用字母填空:

(1)常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F ;

(2)过滤操作需要的仪器有 ABCG ;

(3)如何较容易的连接D和E(胶皮管) 用玻璃管蘸取少量的水,然后旋转着轻轻的插入胶皮管中 .

考点: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可以根据常用仪器的用途并结合图示分析解答:试管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胶头滴管可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体积的玻璃仪是量筒.

解答: 解:(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需要用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F;

(2)过滤操作,需要用漏斗、烧杯、铁架台、玻璃棒;

故答案为:ABCG;

(3)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用玻璃管蘸取少量的水,然后旋转着轻轻的插入胶皮管中;

故答案:用玻璃管蘸取少量的水,然后旋转着轻轻的插入胶皮管中.

点评: 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属基础知识考查题.

 

28.(3分)(2013•齐齐哈尔)如图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实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为确保实验一测量结果的准确,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红磷要足量 (写一条即可)

(2)通过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事实,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3)实验三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事实说明燃烧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考点: 空气组成的测定;电解水实验;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 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 (1)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

(2)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3)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都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要想燃烧温度需达到物质的着火点.

解答: 解:(1)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为确保实验一测量结果的准确,红磷要足量,装置不漏气,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等;

故答案为:红磷要足量;

(2)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故答案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都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要想燃烧温度需达到物质的着火点;

故答案为: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点评: 此题以图示的形式综合考查了正确判断实验现象及规范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的综合题,解题时应充分利用题中给予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29.(7分)(2013•齐齐哈尔)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

(1)写出图中仪器⑧的名称 长颈漏斗 ;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 ①②⑦⑧ (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验证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 .

(3)若补充一种仪器 试管 ,再利用上述装置和药品还可以制取和收集氧气,你选择的仪器是 ①③④⑤⑥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ClO32KCl+3O2↑ .

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压轴实验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实验室中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反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可根据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进行检验.

(3)根据提供的药品和仪器,结合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固体加热型)来选择反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仪器图中仪器⑧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在实验室中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应选择的仪器锥形瓶、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集气瓶,则应选用的仪器是①②⑦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

(3)根据提供的药品,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若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应补充盛放药品的试管,反应还需要集气瓶、单孔橡皮塞和导管、酒精灯、水槽、铁架台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2)①②⑦⑧;CaCO3+2HCl═CaCl2+H2O+CO2↑;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3)试管;①③④⑤⑥;2KClO32KCl+3O2↑.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0.(7分)(2013•齐齐哈尔)小明在实验室验证盐酸化学性质时,将碳酸钠溶液倒入装有稀盐酸的烧杯中看到有气泡产生.为了解两种物质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入手进行探究.

(1)小明对反应后溶液溶质组成了两种猜想,请你再补充一种猜想

猜想1:溶质为NaCl和Na2CO3

猜想2:溶质为NaCl和HCl

猜想3:溶质为 NaCl 

(2)比较三种猜想,说明你提出猜想3的理由: 碳酸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 

(3)小明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方案,用两种方法验证了猜想2成立.按要求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法一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加入 锌粒 

 有气泡产生 

猜想2成立

方法二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2成立

(4)反思与评价:

你认为方法二是否正确 不正确 ,说出理由: 氯化钠也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所以不能证明是否含有盐酸 .

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压轴实验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 (1)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时可能两者中的某一种有剩余或两者恰好反应的有关问题分析解答即可;

(2)依据两者恰好反应时的产物分析解答即可;

(3)利用酸能与金属以及盐溶液反应的有关规律分析解答即可;

(4)利用氯化钠和盐酸均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的有关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1)由于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时会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以及可能两者中的某一种有剩余分析可知,第三种猜想应该是两者恰好反应时溶质只有氯化钠的情况;

(2)提出猜想3的理由是有可能碳酸钠和盐酸两者恰好反应时的溶液中会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溶质;

(3)依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时氯化钠一定存在,所以可采用鉴定盐酸是否存在的方法进行鉴定,方法一:取氢前的金属锌等,如果能够生成气体(氢气)则溶液中存在盐酸;

方法二:由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时会与硝酸银中的银离子结合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所以取少量反应后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会有白色沉淀产生;

(4)由于氯化钠或盐酸均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所以取少量反应后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并不能证明盐酸一定存在;

故答案为:(1)NaCl;

(2)碳酸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

(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法一 锌粒 有气泡产生

方法二 有白色沉淀生成

(4)不正确;氯化钠也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所以不能证明是否含有盐酸;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31题3分,32题7分,共10分)

31.(3分)(2013•齐齐哈尔)松油醇(C10H18O)是一种调香香精,多存在于松节油、芳樟油、玉树油、橙花油中.请回答:

(1)松油醇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9:8 ;

(2)松油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54 ;

(3)15.4g松油醇所含碳元素质量与 30 g葡萄糖(C6H12O6)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

考点: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专题: 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松油醇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8):16=9:8;

(2)松油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0+18+16=154

(3)设需要葡萄糖的质量为x,

则15.4g×(×100%)=x×(×100%)

解得x=30g.

故答案为:(1)9:8;(2)154;(3)30.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7分)(2013•齐齐哈尔)将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22.3g放入烧杯中,加入182.1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待没有气泡溢出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为200g.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4.4g ;

(2)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 压轴实验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 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混合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和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即可计算解决.

解答: 解:(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2.3g+182.1g﹣200g=4.4g;故填:4.4g;

(2)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4.4g

x=10.6g

y=11.7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1.7%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7%.

点评: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固体混合物的质量+稀盐酸的质量﹣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