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Video私房拷贝 第176期:华尔街2(3)
日期:2015-09-23 10:26

(单词翻译:单击)

私房拷贝 Home Video,通过欣赏和讲解英文电影原声,为英语学习者搭建锻炼听力的平台,同时进一步了解欧美文化和生活习俗。

本期话题:《华尔街2》

影片评论:
外媒评价
一部聪明、有想法、制作精良的电影。(《芝加哥太阳时报》评)
比起最近的大多数续集电影,《华尔街:金钱永不眠》绝对算得上是最好的一款。(《好莱坞报道》评)
尽管奥利佛·斯通在本片里显得过于说教,但光靠迈克尔·道格拉斯就足以值回票价。(《今日美国》评)
在本片中,观众能看到资本的邪恶推动力。(《华盛顿邮报》评)
奥利弗·斯通的《华尔街》是对资本主义资本贸易状况的激进抨击。(《芝加哥太阳报》评)
“贪婪是好东西。”这句台词已经成为经典名言,看过本片,会留下深刻印象:贪婪可能是好东西, 但如果不小心,它也可以是致命的。(《REEL电影评论》评)
无疑是八十年代的经典片之一,为迈克尔·道格拉斯创造了全新的角色形象。(《BBC》评)
本片有很多值得推荐之处,但它随片附送的道德观点却不见得有多大的影响力。(《阿波罗评论》评)


中国评价
《华尔街:金钱永不眠》不是烂片,老牌影星道格拉斯搭配新星的希亚·拉博夫绝对有老少通杀的功效,演员造型很精致,对白设计像前作一样犀利,剧情的铺排上也要比同期扎堆上映的国产电影技高一筹,但坏就坏在珠玉在前,以至于《华尔街:金钱永不眠》不免有狗尾续貂之嫌。影片最致命的缺点在于剧本过于松散,还硬生生的加进了亲情和爱情两个主题,过多的内容令影片在商战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完整的案例描述。(搜狐娱乐评)
整部电影过分偏重于讲解经济学的原理,削弱了对情感冲突的塑造和提升,结果导致“摩尔”的“恨”不痛不痒,“盖柯”的“阴”不起不伏,“女儿”的“恕”不悲不喜,作为电影核心要务的“艺术化处理”薄弱,“戏剧化冲突”没有爆发,角色有爱恨可是观者感受不到,似乎始终置身在银幕之外,无法实现与故事角色的呼应,感觉远没有期待中的精彩。其次,对“资本绞杀”的残酷描绘的也不够深度,“摩尔的导师”及“大鳄布莱顿”两段资本厮杀的故事桥段蜻蜓点水,没能把资本操纵者贪婪的本性、阴险的计谋、凶残的手段、冷漠的绝情等特性有效的传递出来。(搜狐娱乐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