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跳动三分钟:品味二十三段绝妙开场戏
日期:2010-09-19 11:06

(单词翻译:单击)

一位导演曾经说过,若是胶片跳动过三分钟,观众还不知道这个影片的主角,或是冲突还没有展开,这部影片就不容易抓住观众。这是一句有见地的话,知名导演都善于在影片开头布置气氛,造成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势,并借以抖开线索,抓住观众。下面是《娱乐周刊》遴选出的好莱坞比较知名的23段电影开场片段,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影片的开场部分,看看它们到底有着怎样的突出效果:

《飞屋环游记》 2009年
关键词:感动

和《机器人瓦力》开头制作出动人的爱情场景一样,皮克斯公司总是胜在电影的前15分钟,他们会在童趣之外附赠给你一些人生的情怀。作为一部阖家观赏的影片,《飞屋环游记》在开头便使出了对成年人的杀手锏,以快照的方式放送出一对老人相伴一生的点滴场,令人们怀念起自己美好的童年,飞扬的青春和难忘的初恋。舒缓的音乐中仅靠角色的动作与镜头语言展示的,有日常相聚的小幸福,有生不了小孩儿的大遗憾,有为共同目标积攒费的奋斗,有目睹亲人过世的悲恸,甚至还包括了车胎破了、房顶坏了、人生病了,生活不断叫他们敲碎储蓄罐,现实与梦想的那一点点差距就是如此无奈种种细节。只用了短短的10分钟,就完美的诠释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真正含义。

《火战车》 1981年
关键词:激昂

本片曾被看成“在任何时代都被过分高估的电影”之一,至今仍有人对这部影片能够获得当年奥斯卡的多项肯定而颇有微词。不过在影片获得的几个奖项中,相信最佳原作配乐奖应该是最为实至名归的一个。开场的小号声宣告了响弦鼓和钢琴旋律的来临,紧接着就是那段广为人知的激越悠扬的主题音乐,一场关于信仰与尊严的好戏拉开帷幕,画面上的那些在海滩上跑步的运动员和孩子做出跑步的慢动作的场景,创造了一个经典的电影桥段。为本片谱曲的是作曲家Vangelis,可称得上是八十年代的电子合成乐的翘楚,他在38岁时创作的这首《火战车》配乐。它的主题是如此鲜明而令人印象深刻,因此被后来广泛地在广告、电视、电影中反复使用,同时,因为本片的缘故,该音乐主题也成为奥运会的象征之一。

《公民凯恩》 1942年
关键字:氛围

作为电影史上具有教科书地位的作品,本片在多个方面被广泛解构,几乎成为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奥逊·威尔斯用一组梦幻般的镜头开始了这部影史经典,摄影机从“禁止擅闯”的警示牌向上摇起,越过铁丝网、大门、水池、花园等,停在了一扇窗户前,房间的灯一下子熄掉了,而后又亮起。透过色彩的变化和破碎的水晶球的变形后的反射,玫瑰花蕾,一阵上升的急弦乐把主题式寓言推向上高潮。接下来,与带有明显窥视欲的主观镜头截然不同的纪录式镜头开始了,大量的报刊、广播纷纷重复给观众传播了凯恩逝世的事实以及其充满传奇色彩的身世。而影片终场时,镜头又从室内移出,反向重复原来的场景,焦点定在那块写着“禁止擅闯”的牌子上。影片通过闪回的重复模式把事件的时间顺序打乱,从而使威尔斯得以在时空中跳跃,不必严守时间顺序就直接切到凯恩生活中的不同时期,形成一个严密的环形结构和叙事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超时空接触》 1997年
关键词:神奇

虽然《超时空接触》的主题只是人类对与外星文明接触的极度渴望,没有任何大场面,甚至外星人都没有出现,但是这并不妨碍本片成为经典。开场四分钟的长镜头,将整部影片的基调主题奠定。 镜头从地球的全景拉出,伴随着每天充斥在空气中的电波声,镜头越拉越远,越来越深向宇宙。当卫星从银幕上呼啸而过,我们听到了她孜孜不倦传播的代表人类文明的声音;最后,在人类文明触角尚未碰触到的宇宙深邃之处,一切归于寂静。这时,镜头越出这个宇宙,我们看到了年幼的埃莉·艾洛薇清澈的眼睛。影片用人的眼睛来包含整个宇宙的表现方式,本身就充满了哲学的味道,倘若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又可以理解为眼镜发现这个世界,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所见的并不是所有。

《忘掉莎拉·马歇尔》 2007年
关键词:搞笑

如果你还不知道贾德·阿帕图是谁,那你就在电影方面已经Out了。从《四十岁的老处男》和《一夜大肚》,阿帕图也以火箭般的速度成为了好莱坞最受欢迎的喜剧制作者。虽然他的影片仍然充斥着好莱坞最吃香的喜剧元素──低俗,裸露与性,但是这些东西却恰恰正中那些不愿意玩严肃的观众的下怀。这部《忘掉莎拉·马歇尔》同样如此。开场在一番温馨的与女友亲密照片的展示后,悲剧迅速上场,女友来告知分手,而之前以“光猪”形象准备给女友惊喜的男主角在茫然失措的情形下竟然全裸着在镜头前展示了一分钟。编剧兼主演的杰森·西格尔本是贾德·阿帕图“臭味相投”的好友,他在《一夜大肚》里象征性的小露演变成这部《忘掉莎拉·马歇尔》中肆无忌惮的大裸,可谓勇气可嘉。


《好家伙》 1990年
关键词:暴力

如果说《教父》系列是黑帮浪漫主义史诗的话,《好家伙》则是一部有关黑帮的纪实文学。这种纪实有时候甚至会因为太过写实而让人心生恐惧。本片一开场,就是三个人去掩埋尸体,结果中途发现放在车后的人还没有完全死去,于是他们把车停下,疯狂对这个人开枪,把他射杀的千疮百孔后仍用匕首去捅这尸体。这种近乎血腥的赤裸裸的暴力和疯狂的行为,是一种没有任何犹豫的残忍,直接挑战了观众的底线,却是对于影片中人物身份和心理特征的最为直观的表达。与众多普通人为了金钱与权势努力奋斗一样,影片中的黑帮分子也是为此而抢劫杀人,所以黑帮更可以看作社会的一个缩影。西科塞斯用纪实的手法将黑帮真实的运作、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黑帮的生存状态在一部不算很长的电影里表达的淋漓尽致,人物与故事显得格外真实可信。

《发胶》 1988年
关键词:时代

虽然很多人知道2007年大热歌舞片《发胶》是翻拍影片,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原版竟然是一部Cult片!提到导演John Waters,你可能会觉得陌生,可是一旦提到他的那部惊世骇俗的《粉红色火烈鸟》,相信很多人都有印象了。这部由John Waters“躺在床上想出来的影片”被认为是他最接近主流的一次。电影把种族歧视的严肃问题与娱乐巧妙地融合起来,至少是对那个时代的氛围进行了忠实再现。在轰轰烈烈的政治批判与反抗的同时,一群年青人以不同的方式表示着对美国社会的不满与反叛,“嬉皮士”成为当时青年生活状态的代名词。片名“发胶”就是当时青年中极度流行的物品。影片开始的场景紧扣片名,出现在画面中的就是参加选秀节目的几位年轻男女。除此之外,剧中这些人物的发型、服装甚至化妆,那些迪斯科舞步和流行音乐,都在开场时将六十年代的特点表露无遗。

《大白鲨》 1975年
关键词:悬疑

电影片头部分采用了典型的热开场手法:通过开场的小悬念,引起观众的兴趣,再以小悬念,带出大悬念,最终介绍出全剧的总情境。当然,这一段开场部分值得关注的另一个原因当属配乐。斯皮尔伯格的最佳拍档约翰威廉斯在“纵容大白鲨作奸犯科”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先是竖琴轻撩漫拨,白鲨的主题穿梭其间,隐约透露着一股神秘与杀意,紧跟着弦乐狂卷出突如其来的攻击,虽然攻势暂歇,然而惊魂未定,即刻一波又起,急鼓如雨中,少女遭到大白鲨无情的吞噬,最后一切归于平静,幽静的海面上曙色初现,彷佛什幺也不曾发生过,然而一股未知与不安却在海潮深处回荡不已。这一段音乐的主题结构十分单纯,大部分的时候就是两个音一再反复,但是加上渐进层递的节奏控制,和由简入繁的编曲手法,成功的诠释出大白鲨的神出鬼没、冷血窥伺的特点和氛围,再结合摄影上以大白鲨为主观的运镜手法,让人心生寒意。

《狮子王》 1994年
关键字:气势

当太阳从地平线升起,黑夜转成了白昼,非洲大地苏醒了!开场一声宏亮的非洲男声划破寂静,震撼着观众的心灵,随即而来的缓和而又富有节奏感的旋律是动物们前进的步伐,在一曲惊心动魄的开场音乐引导下,所有动物一步步移向荣耀石,前来祝贺小狮王辛巴的诞生。接踵而来的是浑厚的歌声,当镜头移到荣耀石时,是这首歌的第一个高潮。当拉飞奇将辛巴高高举起的时候,镜头拉远呈现动物王国集体狂欢的壮观场景,是第二个高潮,这时震撼人心的旋律再度响起。随着歌曲逐渐步入尾声,镜头再次逐渐拉远,一声鼓响之后,一切又再度归于平静。配乐大师汉斯·季默在本片的配乐中运用了脚踏、拍手以及塞内加尔、叙利亚鼓等非传统的打击乐器组合,形成非洲音乐特有的节奏特点,并配合着原生态的人声合唱,呈现出非洲大草原中大自然与动物的生生不息,象徵旺盛的生命循环。


《低俗小说》 1994年
关键字:黑色

昆丁喜欢讲让人看不懂的故事,《低俗小说》不过是一切庸俗的拼合。没有倒叙、插叙,毫无线性规律,只是开头给人犯罪,结尾让人救赎。电影最开始出现得是两个不务正业妄想不劳而获的烂仔式小混混,女的称男的为"南瓜仔",男的称女的为"小白兔",就是这样两个人先是觉得抢餐厅与抢银行相比不够英雄主义,接着又将抢劫想象得简单无比,从这对没谱青年的可笑与幼稚中更多的是可以看到美国年轻一代身上体现的一种通俗的黑色情结。这对鸳鸯大盗跳上桌大喊抢劫之后,贴上南加州冲浪摇滚吉他乐“Misirlou”——江湖潇洒漂泊与洋洋得意的爽感就这样散开了。

《落水狗》 1991年
关键词:混乱

《落水狗》开场场景是几个男人在餐馆里的喋喋不休,满口粗话,无厘搞笑,甚至还包括了诸如对麦当娜生理痛苦问题的探讨,自然得让人心惊肉跳。但如果你试图想从中到一点什么所谓的狗屁逻辑的话,那么就会步入昆汀布置好的陷阱中。那些大段大段的废话就象是伪教的教义一样故弄玄虚而神乎其神,其实是为了交待餐厅里那帮混蛋式的人物:污言秽语,黑话连篇,个个都是老奸巨猾的惯匪。密谋之后,团伙成员们走出餐厅,影片用慢镜头表现了这帮匪徒开始行动前的意气风发趾高气扬,黑超、黑西装等典型黑社会造型扮酷了这班乌合之众。推出片名之后,导演一挥剪刀,立马给观众一个惊讶:第一个镜头,汽车后座里的伤者橙先生痛苦哀叫,白先生一边安慰他一边驾车奔逃,宣告该行动已失败。如此大刀阔斧剪接时空,可谓电影感十足!

《拯救大兵瑞恩》 1998年
关键词:残酷

影片开场经过短暂的过渡,很快转入残酷的战争场景。飘动的山姆大叔的国旗下,透过老年瑞恩那双噙满泪水的眼睛,影片迅速过渡到到了二战“诺曼底登陆”的战争现场。接下来是一段二十多分钟的战争场面,导演斯皮尔伯格在这段戏里完美的展现了自己的导演才华,声画的精细处理既真实的再现了战争的血腥和惨烈,又绝佳的表现出了战场上的人物心理,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一些西方影评家把登陆场面称之为“有史以来最精彩的战争场面”,此言并不为过。本片夺得奥斯卡最佳音效及最佳音效剪辑两项大奖,就是对本片战争场景的肯定。

《惊声尖叫》 1996年
关键词:惊悚

夜深人静,独自在家。这时候,急促的电话铃响起,电话的那头,一个邪恶的声音诡异的说“我知道你在干什么”,而且他下面所说的就是你正在做的事情……这样的情景发生在你身上,会是怎样的一种感受?《惊声尖叫》开场,就上演了一出血腥而恐怖的搏命游戏,杀手自始至终也没有露出他的真正面目。随着情节的继续推进,观众也随着主角的遭遇将杀手的面纱逐渐揭开。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开场就被杀的女孩恰恰却是本片最大牌的演员:德鲁·巴里摩尔。她原本是要扮演本片女主角的,但是当她和导演韦斯·克莱文见面之后,克莱文觉得如果她能在开场前5分钟内被杀的话,观众们会感到更震惊。

《音乐之声》 1965年
关键词:天籁

这部电影以音乐出色而著称,当然还有其包含的浓厚的反法西斯精神令人印象深刻。除此之外,本片在置景和画面上也同样出色。一句话,这是一部“美”的电影,景美、人美、歌美、镜头也美。片头一连串航拍长镜头展现了奥地利风景胜地萨尔茨堡湖区的壮丽河山:雪峰、峡谷、镜湖、教堂……宏大的田园风光,由远而近的阿尔卑斯山雪景,背景音乐随着镜头的移动渐渐响起,玛丽亚出现在山坡上,开始了整部影片的主题曲《音乐之声》。与湖光山色融为一体的美丽少女的歌声中,画面从自然景物、描述性音乐的非故事空间逐渐过渡到以女主角为主体的叙事性空间。

《星球大战》 1977年
关键词:永恒

在《星球大战》系列影片中,每一部的开头都是相同的内容。John Williams用庞大的管弦乐编制演奏出光辉无比的旋律,雄壮的音乐声中,字幕慢慢升起掠过银幕,交代着影片的故事发展。“很久很久以前,在遥远的银河系中……”,意图把观众的意识拉到遥远的时空中去。当淡黄色的开场字幕消失在银幕的上方以后,镜头下移,庞大的帝国巡洋舰夹杂着让人窒息和震悚的杂音,呼啸着飞过了大半个银幕。很多人回忆说,这艘巡洋舰很长很长,以至于这种美妙的感觉空前绝后,再也无法复制。导演卢卡斯认为,唯有古典音乐的宏观精神才能辉映《星球大战》的视野。于是,19世纪的浪漫古典加上可以自由发挥的“主题旋律”就成为John Williams勾勒星际空间的守则。在若干年后的最新一部《星球大战》前传的开场时,导演依旧运用了威廉姆斯的这段二十年前使用的开篇乐章,因为他知道,这乐章的魅力是永恒的,就算评为电影历史上最伟大的配乐作品也不为过。

《黑暗骑士》 2008年
关键词:怀念

希斯·莱杰的意外去世为这部佳作蒙上了一层悲伤的阴影,相传他就是因为在这部影片中入戏太深而最终难以自拔而服用过量药物而不幸辞世。开场一段银行抢劫戏是作为大反派的小丑的首次亮相,已足够惊艳。短短的几分钟,就把小丑的形象简单地勾勒了出来:阴险、凶残、心思缜密,还有专业。吊儿郎当又神经质的举手投足,不停舔嘴唇的小动作,完全不按牌理出牌的反应,塑造出银幕上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反派人物。李安受访曾表示:“大家看到杰克·尼科尔森演的小丑很好玩,希斯·莱杰却是把他的灵魂放进去里面来演,那正是可怕的地方。”此外,本片开场一段是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这是导演诺兰向他的电影哲学作出的又一次电影勇敢的尝试,也是大型故事片首度部分使用IMAX摄影机。

《无间风云》 2006年
关键词:邪恶

马丁·斯科塞斯从一开始就打算在重拍版要能体现浓重的美国味,波士顿是最合适的地方,在他看来,那里最能体现出正邪交错的特质。电影一开始,黑帮头子卡斯特罗就在一家小餐厅里面调戏年轻貌美的服务员和一个对他崇拜有加的小男孩,稍微有点想象空间,我们也可以知道这就是长大后的达蒙。之后影片又花费了不少的精力来交待两个年轻人与卡斯特罗之间的关系,让故事程线性发展,为后来三个人之间纠葛的命运留下了第一次伏笔。音乐方面不得不提,本片中结合了摇滚乐与古典歌剧的背景音乐,片头伴随着滚石乐队的一曲《给我庇护》开场,极为调动观者的情绪,喧嚣刺激的摇滚乐恰当地表现了人物关系的复杂和周遭环境的混乱,也极为符合这黑帮片的暴力风格。

《教父》 1972年
关键词:威严

本片在开场部分运用了多方面的技术方法来引导出最重要的人物及其特征。画面的第一镜头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棺材店老板愁容满面的对着镜头说“我相信美国”,人们意想不到的是,他面对的并不是美国国家的代表如政府官员,而是一个黑社会教父。这个设计简直是一幅冷峻的讽刺画,隐藏在死亡阴冷的背后,让人不寒而栗。什么是美国精神,什么是影片的主旨,一个场面设计就明白。影片主创人员精心设计出一种琥珀色的光效,这种光效为电影定下了既庄重又阴暗、既神秘又伤感的怀旧基调,让观众仿佛又回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美国。在这个阴郁的氛围中,只有从窗户的缝隙中只有透过一丝光线,使人感到压抑、透不过气。之后镜头中的主体是科里昂,老教父的脸庞线条简单坚定,眼睛被眉骨的阴影遮住,他的黒西装与模糊的背景几乎融为一体,整个画面氤氲着怀旧色彩和威严感。

《宿醉》 2009年
关键字:悬念

作为2009年最大的一匹票房黑马,《宿醉》在投资仅3000万元的基础上最终狂收2亿7千万美元。不过,《宿醉》的成功绝非偶然,精巧的剧本构思和戏剧冲突悬念迭出是制胜的法宝。本片沿用了常见的倒叙方式,却又不乏新意,尤其是把故事的悬念做得足够,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影片开篇就是在荒凉的内华达沙漠里,伤痕累累的伴郎给新娘打电话,告诉她,我们几个衰人把你的新郎给弄丢了。但接下来的剧情却并没有带我们回到那个疯狂的单身汉之夜,而是从宿醉醒来的早上开始:一片狼藉的总统套房里,竟然有公鸡、有婴儿、甚至还有一头老虎。这几个倒霉蛋踏上了寻找新郎之旅。导演Todd Philips也是抖包袱高手,他把这一个半小时的节奏把握的非常棒,几乎每两三分钟都有一个新的笑料,把悬念一直留到了最后。


《恋恋笔记本》 2004年
关键词:唯美

明明是老掉牙的富家女和穷小子的爱情故事,本片却能够拍得与众不同。加注了老夫老妻的温馨感人情节,更是神来之笔,将生死与共的誓言演绎的荡气回肠。电影开场,呈现的是美丽湖景,是异域的别样让人窒息的风景,血红的夕阳之下,一只小舟在湖里轻轻荡漾。伴着深情而悠扬的钢琴声中,天鹅在湖边轻轻飞起,犹如仙境。这一时刻,画面、音乐、意境搭配得精美绝伦。老人走进来,带着一本满含爱的笔记本,给老妇人讲起一对年轻恋人是如何由相识到相爱,最后却因二战爆发而被迫分离的故事。观众一直到影片最后才发现,故事中的女主角正是这位患病的老妇人,而这念书的老人就是二战后与女主角再次重逢的年轻士兵。二人后来终成眷属,并生儿育女。但如今,老人却仅能靠着同已经失忆的女主角讲述两人的情事,冀望来唤醒她当年的记忆。

《壮志凌云》 1986年
关键词:震撼

我们为什么喜欢《壮志凌云》?因为汤姆·克鲁斯又帅又酷,摄影美轮美奂,F14战机飙起来震撼有劲,加上Berlin乐队演唱的那首《Take My Breath Away》,浪漫中带着凌云的豪情。那些银光闪闪、熠熠生辉的战机呼啸而至带来极度视觉冲击,从万米高空,俯瞰山川和壮美的晨曦余辉,令人陶醉。更难得的是,为了获得震撼性的空战场景,影片摄制组总共使用了6台摄影机和1架利尔喷气商务机跟随海军机群拍摄。而且剧中大部分场景都没有使用特技,是真刀真枪的在蓝天白云中,在米格机旁呼啸而过,那动人心弦的生死一刻让人直呼过瘾。虽然本片上映之后有美国海军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征兵广告宣传片、F-14的‘超长版MTV’等诟病,但美国海军也凭借着此片,迎来了自二战结束以来历史上最高的入伍率。


《搏击俱乐部》1999
关键词:特效

一般来说,导演会有意识的在片头增强一些效果,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可是把整个片头几乎都用特效来完成的,还不是太多。而《搏击俱乐部》开场部分的片段几乎90%以上由电脑特效来完成,效果惊人。在节奏强劲的配乐的背景下,镜头在幽蓝的空间里向后飞驰,不知名的物体一掠而过。观众眼前不断出现粗糙断续的颗粒或纤维状的物质,或一些崎岖怪异的山峦或墙壁状的物体,狂乱激越的音乐仿佛把我们带入未知神秘的世界。随着镜头不断的后拉,好像延伸了很长的路程,终于渐渐显现一个模糊的人类轮廓。最后它停留下来,落在主人公的半张脸孔上,我们看到汗涔涔的额头,惊惶不安的眼睛,然后画外音开始响起:“人们总是问我,是否认识泰勒·杜登……”这一段开场,一方面极强的刺激了观众的视觉,带来观影的快感,另一方面又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为下面的故事做好了铺垫。

《历劫佳人》 1958年
关键词:长镜头

这部电影是影史上的一个悲剧,环球公司的乱剪让奥逊·威尔斯的心血毁于一旦,如今人们只能从40年后的重剪版去猜测导演的天才构想了。这部号称是奥逊·威尔斯继《公民凯恩》最成功的作品,开场时三分多钟的长镜头堪称影史一绝。镜头前半部分的俯拍和后半部分的平拍,让我们一目了然的观察到美国和墨西哥边境的混乱和污秽,它始于一个手握定时炸弹的特写,然后放置到一辆汽车的后备箱之中,整个三分钟里汽车在镜头里牵动着剧情发展,造成了惊心动魄的紧张效果。这组镜头,在空间上既有横向游移,又有纵向升降,还有远近的推拉,尤其是镜头从屋顶摇到楼房的另一面,并紧接着后退跟拍,这样的难度在此后50年中竟然难以逾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