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翻译:单击)
上月中旬有媒体刊登了“农村小班,城区大班”的图片新闻。图片展示的是婺城某农村小学四年级宽敞的教室里仅有6名小学生组成一个班在学习的情景,而市区的学校班级人数严重超员。
的确,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讲教育均衡的同时,各地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热却依旧如日中天,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资源(诸如学校硬件、师资等)投入的不平衡、现行制度的缺陷等问题所引起的,也有客观的原因(如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城市),但我们现在也看到金华市的很多城镇小学,教育资源已越来越趋向均衡化了。
那么对于许多小学阶段的准家长来说,有必要热衷于择校吗?我的看法是:不必盲目择校,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特别是小学阶段。
首先,“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已被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义务教育法以及地方政策、法规也已作出明确规定和部署。在此大背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均衡教育”不再是空头支票,行之有效的政策及效果也必将逐步显现,“择校”泥潭可以摆脱。
其次,育人观应遵循全面教育观,学校的教育很大程度是给予知识传播、技能训练、道德修养的塑造,虽说学校教育也一直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家庭教育的重担是学校教育所无法替代的,一些家长花了几万元择校了,却把家庭教育的责任撇下了,得不偿失。教育的维度是多面的,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全面树人育人。
再次,孩子入学家长切忌有攀比心理。许多家长不从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看到同事、朋友的小孩择校到所谓的“名校”学习,便趋之若鹜,否则便觉得低人一等,这样的心态在我们周围大有人在。全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就曾指出,教育均衡发展时也不能忘记差异,教育公平要求使每个人都享受到教育的平等权利,也就是要实现办学条件和师资配备上的均衡,但更需要注重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