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2004年文史基础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回忆版)
日期:2014-08-24 16:32

(单词翻译:单击)

说明:本张试卷共包括四组题目。其中,报考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考生选择甲、乙两组题(共150分)解答;报考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的考生必选甲组解答,另在乙、丙或丁三组题中选则一组解答(共150分)。

甲組:古代漢語題(75分)
一、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以下劃綫代之)的詞語。(15分)

1、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2、穆公訪諸蹇叔。
3、韓厥夢子與謂己曰:“旦辟左右。”
4、射其左,越于車下;射其右,斃于車中。
5、赦之,以勸事君者。
6、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
7、今楚國雖小,絕長續短,猶以數千里,豈特百里哉?
8、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9、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
10、雖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瘖聾之指麾也。

二、把下列各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5分)
1、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
2、求,無乃爾是過與?
3、亟請於武公,公弗許。
4、假舟橶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5、多多益善,何謂為為我禽?

三、名詞解釋。(15分)
1、偏義複詞
2、衍文
3、引伸義
4、異體字
5、意符

四、標點下面一段古文。(15分)
趙宣孟將上之絳見翳桑下有臥餓人不能動宣孟止車為之下飱自含而餔之餓人再咽而能視宣孟問爾何為饑若此對曰臣宦於絳歸而糧絕羞行乞而憎自取以故至若此宣孟與之壺飱脯二朐再拜頓首受之不敢食問其故對曰向者食之美臣有老母將以貢之宣孟曰子斯食之吾更與汝乃復為之簞食以脯二束與錢百去之絳三年晉靈公於殺宣孟置伏士於房中召宣孟而飲之酒宣孟知之中飲而出靈公令房中士疾追殺之一人追疾先及宣孟見宣孟之面曰吁固是君耶請為君反死宣孟曰子名為誰反走且對曰何以名為臣是夫桑下之餓人也還鬬而死宣孟得以活
——《說苑?復恩》

五、閲讀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後提出的問題。(15分)
孝成王元年,秦伐我,拔三城。趙王新立,太后用事,秦急攻之。趙氏求救於齊,齊曰:“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彊諫。太后明謂左右曰:“復言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左師觸龍言願見太后,太后盛氣而胥之。入,徐趨而坐,自謝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竊自恕,而恐太后體之有所苦也,故願望見太后。”太后曰:“老婦恃輦而行耳。”曰:“食得毋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閒者殊不欲食,乃彊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於身也。”太后曰:“老婦不能。”太后不和之色少解。左師公曰:“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孝,而臣衰,竊憐愛之,願得補黑衣之缺以衛王宮,昧死以聞。”太后曰:“敬諾。年幾何矣?”對曰:“十五歲矣。雖少,願及未填溝壑而託之。”太后曰:“丈夫亦愛憐少子乎?”對曰:“甚於婦人。”太后笑曰:“婦人異甚。”對曰:“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於長安君。”太后曰:“君過矣,不若長安君之甚。”左師公曰:“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念其遠也,亦哀之矣。已行,非不思也,祭祀則祝之曰‘必勿使反’,豈非計長久,為子孫相繼為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師公曰:“今三世以前,至於趙主之子孫為侯者,其繼有在者乎?”曰:“無有。”曰:“微獨趙,諸侯有在者乎?”曰:“老婦不聞也。”曰:“此其近者禍及其身,遠者及其子孫。豈人主之子侯則不善哉?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與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國,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老臣以媼為長安君之計短也,故以為愛之不若燕后。”太后曰:“諾,恣君之所使之。”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齊兵乃出。(《史記?趙世家》)
1、“太后盛氣而胥之”的“胥”是什麽意思?《說文解字》:“胥,蟹醢也。從肉,疋聲。”與本文的“胥”字意義上有無聯係?兩者是一種什麽關係?
2、“太后”之“后”能否寫成“後”?為什麽?
3、本文中與“死”有關的委婉説法有哪幾個?

乙组:语言学纲要题(75分)
一、怎样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理解任意性要注意什么?举例加以说明。(10分)

二、以普通话音位a[A]为例,说明:a音位包括几个变体?在汉语拼音方案里为什么能用一个字母a代表这几个不同的音素?并以此说明归纳此类音位的原则。(13分)

三、什么是词根、词缀、词尾?并请简单举例说明它们在英汉两种语言里的差异。(13分)

四、用层次分析法分解下列歧义短语(各分到第二层为止,须注明结构关系),并说明其歧义类型。(10分)
两个工厂的工人奋不顾身抢救国家财产的故事

五、“性”是语法范畴的一种,汉语中有些词也有性的差异,如人称上有“他、她”的区别,很多事物也分为阴阳,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试问:汉语中有没有“性”这一范畴?为什么?(10分)

六、什么是词义的模糊性?词义的模糊性一定是交际中的消极因素吗?(10分)

七、什么是“洋泾浜”?“洋泾浜”的主要特点有哪些?(9分)

丙组:中国古代史题(7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河姆渡遗址
2、战国七雄
3、司马迁
4、贞观之治
5、《资治通鉴》
6、王安石
7、土木之变
8、军机处

二、问答题(在下面两题中选做一题,35分)
1、如何评价岳飞?
2、试论科举制度的得弊利失。

丁组:中国文学史题(75分)
一、填空及连线(每空1分,共25分):

1、《诗经》的风、雅、颂与赋、比、兴合称__。汉武帝时齐、鲁、韩三家诗立于学官,东汉以后__大行于世。
2、__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奇文,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关于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问题,其中保存了不少神话传说和古史材料。
3、《史记》对我国的文学创作影响很大,有许多小说或戏剧都直接取材于《史记》,如______。
4、标志着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是枚乘的《__》。
5、《古诗十九首》高度的艺术成就是__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6、陶渊明开创了__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7、一般认为,__是南北朝最后一个优秀诗人,也是唐诗的先驱。
8、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的纲领是“文章合为时而著,________”。
9、敦煌发现的唐代通俗文学有__、俗赋、__、词文等样式,它们本身的文艺价值并不很大,但从中可以窥见当时民间说话、讲唱等文艺蕴蓄的丰富。
10、南宋初期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首列__、__,以下还有韩驹、潘大临等二十多人,江西诗派的名称从此确立。
11、散曲的体裁有__和__两类。
12、中国戏曲发展到元代形成了两个系统:一个产生于南方,唱的是南曲,称__;另一个产生于北方,唱的是北曲,称__。高明的《琵琶记》属__,王实甫的《西厢记》属__。
13、明、清时代章回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文言小说的代表作是__。
14、将下列作品与其作者用线连接起来:
《沧浪诗话》 李渔
《随园诗话》 严羽
《闲情偶寄》 袁枚

二、论述题(1—4题任选2题,每题15分;5题必答,20分):
1、试论《离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谈陶渊明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3、沈德潜《唐诗别裁》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以李白的具体作品为例,谈谈你对这一论述的理解。
4、试论宋词中的豪放派和婉约派。
5、钱钟书《管锥编》说:“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时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盖与小说、院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以史传文学作品和古代小说为例,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理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