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2004年新闻学基础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回忆版)
日期:2014-07-15 15:16

(单词翻译:单击)

一、填空15分
1、报纸诞生以前_______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新闻传播媒体.
2、_______是最早出现国人近代报刊的地方.
3、1891年英国传教士_______出任上海广学会总干事.
4、_______是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新闻记者.
5、关于中国报纸的起源,学术接曾经提出过周朝说,_______说,和唐朝说.
6、1947年6月,解放区新闻界开展的反客里空运动是一场维护新闻_______的活动.
7、新闻传播是_______传播的一种方式.
8、新闻的基本特征是它的真实性,新鲜性和_______.
9、20世纪30年代的史量才主持了_______的改革.
10、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的_______周刊,是中共中央第一份政治机关报.
11、1896年8月9日,维新运动时期最负盛名的_______在上海创刊.
12、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的突出贡献是它的_______宣传报道.
13、在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中,不确定的因素是指_______.
14、新闻产生于人类_______的需要.
15、广播,电视是_______的产物.

二、名解25分
1、辕门抄
2、王韬
3、拒检运动
4、新闻杂志
5、解释性报道

三、简答20分
1.鸦片战争前后,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的变化.
2.我国新闻政策的基本内容.

四、论述40分选作2题即可.
1.1942年,<解放日报>整风改革的历史意义.
2.维新派报刊的宣传活动的进步作用.
3.新闻与信息的关系.
4.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对新闻传播者的要求.

五.实践题.50分.
1.为该新闻制作标题10分
2.改写新闻的导语.10分.
3.配写500字的短评.30分.
镇江街头人体广告引争议(原标题)
“为您省钱,包您满意”,14日上午,一名西装革履、额头上书写着“请勿随地吐痰”和衣服背面“美化环境,从我做起”公益广告的光头青年一出现在镇江大市口城市客厅广场上,立即吸引了众多路人好奇的眼光。据悉,这位第一个吃人体广告螃蟹的光头青年名叫谷立迎,27岁,外地人。
  记者看到,沿途有行人停下来围观,他就迎上去发放名片,向市民推介起自己身上的“广告招租位”。“这么多人看,你就不害羞吗?”记者问。“这就是我要达到的社会效果!”他神色坦然,“可惜看的人多,问的人少,这几天只接到一笔生意。”从他嘴里记者陆陆续续知道了一些情况:他16岁就跟老乡来镇江打工,先后做过瓦工、木工和漆工,后在苏州搞了一段时间的户外广告失败后,又怀揣自己仅有的16元钱重回镇江发展。几经周折,他选中了近来在大城市颇多非议的光头广告,出租人体作为广告载体,在身体的头部、手臂等部位用油彩写画广告语、广告图案,在人流多的路段游走。几天下来,终于找到了第一个客户——一家白酒经销商,挣到了第一笔收入。他表示,自己看好人体作为一种广告媒体的巨大潜力,不久就会成立一家职业人体广告公司,为客户全方位包装。
  对于在人体上做广告,人们莫衷一是。“这样的怪事我还是平生第一次看到,是否有点不妥?”市民刘先生觉得让一位全身写满广告的大男人招摇过市极不雅观;而且头是人体最尊贵的部位,当成商品促销工具太污辱人格。还有一些持反对意见的市民则向他投去了不屑的眼光,认为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哗众取宠,也可说是个人炒作,出卖“身体”跟懒人不劳而获没有本质区别。
  而更多的市民则对这位青年的勇气表示了钦佩,他们都认为大城市早就有光头广告,既然他只是利用大众好奇心理吸引注意力,以实现所谓的“眼球经济”,又没有什么违法或不道德内容,借此获利是无可厚非的。聂伟(新华日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