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翻译:单击)
翻译技巧补充
一、英译汉概述
英译汉部分主要测试考生根据上下文准确理解英语句子并用汉语正确予以表达的能力。要求考生阅读一篇文章,并将其中5个划线部分的句子(约150词)翻译成中文,译文应准确、完整、通顺。划线的句子一般结构比较复杂,以考查考生的语法知识,以及正确理顺句子各部分关系的能力。
要在英译汉部分得高分,认真分析此类试题的特点和掌握基本的解题要领是很有必要的。
一、英译汉试题的选材
从体裁上看,英译汉试题的短文多为议论文或说明文,词数基本上在350~450之间。从题材上看,短文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科普、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领域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年份(年) 题材 词数
1998 宇宙的形成 376
1999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326
2000 现代政府依赖专家人才 381
2001 科学技术影响人类的未来生活 405
2002 行为科学 339
2003 人类学 376
2004 语言学中萨皮尔——沃尔夫假说的形成 355
2005 欧洲的电视媒体 425
2006 “知识分子”的定义 412
2007 法律教育对于新闻报道的意义 423
二、英译汉试题的考查目标和标准
从语言技能方面,英译汉考查的要点是理解和表达,主要集中在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考生对原文要有充分的理解,每个词的含义,每个句子的结构,都必须透彻理解,同时又必须上下通顺连贯,浑然天成;此外,考生还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即较强的中英文写作功底,杜绝亦步亦趋、逐字逐句死译的毛病,提高把握整体的能力。要实现这些目标,考生在翻译时要:
1.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选择确定恰当的词义并用汉语准确表达;
2.理解英语特殊的表意方式和语序,并能准确地转换成符合汉语习惯的句子;
3.理解句子的句法结构、文章的总体结构以及单句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用汉语进行准确表达;
4.根据上下文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并用汉语进行正确表达;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并采用恰当的语域用汉语进行准确表达。
根据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中对英译汉的要求,衡量翻译效果的主要标准:一是“准确”,二是“通顺”。所谓“准确”,就是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内容和观点,不得随意增补,不能遗漏,不能加入自己的立场观点。当然,“忠于原文”并不是要逐字逐句地机械地翻译。过分拘泥于原文反而经常造成译文的生涩难懂。“通顺”,则是指译文语言合乎汉语的规范和语言习惯,不要有语病、错别字,力求做到明白晓畅。
三、造成翻译难度的原因
从历年考生答题的情况看,英译汉部分得分普遍不高。英译汉之所以难,究其根本原因是英汉之间的差异错综复杂,既有语言表达方式方面的不同,又有思维逻辑以及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这些都造成理解和表达上的重重困难。英译汉的难点在试题中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词义的确定、句子的理解都依赖上下文
英汉两种语言,除一些专用名词、科技术语以外,绝对等值的词为数很少,原因主要是英语词汇一词多类、一词多义的现象。在多数情况下一个英语单词往往有好几个,甚至几十个意思,错综复杂。例如英语的like同时兼类动词、名词、介词和形容词,含义更是五花八门。因此,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较大。确定的、充分的词义必须到上下文中去寻找。如果只记住某个单词的一、两个基本意义,便不分场合,不加区别地套译原文,往往会使译文生硬难懂,甚至歪曲原义。因此,译者必须十分谨慎,要对原文的词义做深入细致的分析,根据上下文所构成的语言环境来确定词义,从而准确无误地译出原意。
2.抽象名词多
英语中大量名词特别是抽象名词的罗列增加了理解和翻译的难度。抽象名词是表达抽象概念的名词,它的翻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具体地确定这些抽象名词的汉语表达。但是, 我们应该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 即把抽象意义具体化, 把抽象名词转化为具体名词或含有具体特指性的词。有时需要增词翻译或者改换说法。例如tension, complacency,unemployment这类抽象名词,译成汉语时可分别在“紧张”后面加上“局势”,“自满”后面增加“情绪”,“失业”后面补充“现象”,等等。
3.后置定语长
英语句子中的中心词受很多修饰语修饰,最常见的是定语。英语的定语除了前置定语外,还有置于被修饰名词后的后置定语。前置定语往往由做修饰语的单词构成,后置定语则由短语或句子来充当。后置定语是汉语中没有的,因此是翻译定语从句的一个难点。
【例】 There is no agreement whether methodology refers to the concepts peculiar to historical work in general or to the research techniques appropriate to the various branches of historical inquiry.
译文:所谓方法论是指一般的历史研究中的特有概念,还是指历史探究中各个具体领域适用的研究手段,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分析:句中concepts和techniques后分别有两个较长的形容词短语做后置定语,即peculiar to historical work in general和appropriate to the various branches of historical inquiry。翻译时应按照汉语习惯前置。
4.句子较长,结构复杂
英译汉试题的划线部分共约150词,平均一句30词,且结构复杂,内容抽象,都是典型的长难句。英语长句主要长在修饰成分上,这些修饰成分可能是词、短语或从句,一个套一个连用,形成迂回曲折,层见叠出的长句结构。
【例】 What seemed to concern many people as much as the squandered money and the deaths of young men for a cause in which they did not believe was the feeling that the war was doing something terrible to the fabric of society forcing the nation and its sons to betray the very ideals upon which the country had been founded.
译文:许多人觉得这场战争正在使社会的结构受到可怕的损害,强迫国家和它的子民背叛构成立国基础的理想。这种情况似乎如同花钱像流水、青年为了自己不信仰的事业白白送命一样使他们感到不安。
分析:此句长达60个词,为多重复合句。第一层是主句的主干结构:What seemed to concern many people... was the feeling... 。第二层是分别修饰主句主语和表语的从句结构。主语是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what seemed to concern many people,其中含有as much as引导的比较状语从句修饰谓语concern,即concern many people as much as...,意为“如同……一样似乎让很多人不安的事”。表语feeling后是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其主干结构是the war was doing something。第三层结构是forcing ...分词结构做状语,其中又包含了upon 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ideals,直译为“国家建立基础的理想”。此外,该句用词也较抽象,如:fabric of society,the nation and its sons,betray the very ideals等。
5.不少句子表意方式与语序体现了英美人的思维习惯
【例1】 Few students of the Far East doubted that Japan intended to use the opportunity offered by the plight of Russia and Britain to grab the oil she desperately needed.
译文:研究远东问题的人几乎都认为日本打算利用俄国和英国的困境来攫取它迫切需要的石油。
分析:英语中有一种表达法,即由于上下文的行文关系,或句子结构的平行关系,有时用一个表示人的身分职业的名词,如teacher, student, singer, translator等来表示一个动作。像本句中students of the Far East和students of geography的表层结构虽然一样,但深层结构完全不同。后者是表身分,可译为“地理专业的学生”,而前者是表动作,应译为“研究远东问题的人”。
【例2】 Cambridge University has nurtured great scientists, thinkers and poets such as Newton, Bacon, Milton, Byron and Darwin.
译文:剑桥大学培养出了诸如牛顿、培根、弥尔顿、拜伦、达尔文这样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和诗人。
分析:根据汉语习惯,列举事物,常常将一般的概念置于具体事例之后,而英语恰恰相反,先提出一般概念,而后用such as等词列举出具体事例,本句便是如此。所以翻译时,必须将数个列举的人物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