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新闻学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回忆版)
日期:2014-05-06 10:23

(单词翻译:单击)

新闻传播史部分(75分)
一、名词解释(7分每题,共21分)


1、报房《京报》(十一考研班资料)

2、中央通讯社(12月份考研班资料:国民党新闻事业体系)

3、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12月份考研班资料:陈力丹笔记,其强调大陆法还是海洋法体系,其对法律尤其重视!)

1791年通过宪法第一修正案,从法律上确立新闻自由:“国会不得通过建立尊奉某一宗教,或禁止宗教自由之法律;不得废止言论与出版自由;或限制人民集会、请愿、诉愿之自由。”

二、简答题(15分每题,共30分)

1、简述西欧和北美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及特征。(12月份考研班资料:陈力丹笔记)西方报刊发展史分为三个阶段:

A、封建集权制下的“官报时期”典型代表:《法国公报》(1631-1789)

B、新闻自由条件下的“党报时期”典型国家:美国(1775-1872)

C、“商业报刊时期”(又称自由报刊时期)典型国家:英国和美国(19世纪中叶开始)

2、西方报业走向垄断有何特征?垄断资本如何控制报刊?(陈力丹新书,报团形成的原因以及最初状况。关于如何控制可以结合传播学中的传播体制部分内容,即资本力量如何控制媒体)

三、论述题(二选一,24分)

1、试论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报刊体系、主要报刊及其特征。

2、试论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广播业发展的基本历程。



新闻传播理论部分(75分)


一、名词解释(7分每题,共21分)

1、新闻体制(郭氏传播学有专门的体制一章)

2、媒介生态(经常提及报业生态,偏传媒经济)

3、组织传播(几大传播之一,主要运用于公司,郭氏书上有)  


二、简答题(15分每题,共30分)

(一)、新闻真实性的特点是什么?


杨保军认为新闻传播原则是:

1、事实原则(包括真实、客观、全面)

2、价值原则(包括公正、有立场)

3、方法原则(公开。及时)

真实是总要求,客观、全面是实现真实的方法。

1、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条件和根据(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是超越历史和阶级的,是一条普遍原则。马克思:“报刊要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人民的信赖是报刊发展的根本动力。”“新闻报道要从事实出发来描写事实,而应该从希望出发来描写事实。”

2、真实原则:新闻是什么?

新闻作品的每一句话都是“事实判断句”

3、真实的本质

4、真实的含义  具体真实

整体真实(中国式的,理念性的要求)

5、真实的特性

A、事实性的真实(不是逻辑的真实)

B、过程性真实:报道过程中,传播过程的真实

C、历史真实:文本的真实:结构的简单(倒金字塔)语境的低度(言外之意要少)信息的封闭(信息要完整)新闻语言的明确

(二)、简述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的内涵,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2005年国内对传播学与符号学的关系研究非常火爆,国内有许多学者探讨该问题,见传媒学术网。考研班上提及。此答案郭氏书上有)

三、论述题(24分)

试析当前中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