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GMAT > GMAT机经 > GMAT阅读机经 > 正文
2014年8月GMAT阅读机经5
日期:2014-11-22 12:02

(单词翻译:单击)

一、 某星球北极上的冰(已考古/已确认)

  【V1】

  阅读还做到了一题是讲一个M星球的水(不是火星)。说科学家用最新的雷达显示技术观测到了M新球上有水的迹象blabla(第一段没多大作用),第二段讲但是m星球的温度超高怎么可能存在水(第二段开头有个高亮结构题,很简单)然后科学家就解释可能是应为他的轨道和地轴的问题造成的,所以造成北极地区一直照不到太阳所以很冷。还说了有可能是某种什么物质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具体记不清了专业名词(这里没考点)。文章不长,也不难

  【V2】

  某星球北极上的冰,JJ很全的

  想起来了,第一段第二句话的意义那道题是这篇里面的,不是美国debt那里的。第二句就是说介绍了下这个星星,然后宇航员认为这个星星上是没有水的。问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然后第二段第一句话又问作用了。貌似那句话就是这个星星是怎么样保持低温让冰存在的呢?

  【V4】

  说根据已获取的某星球北极的图像,将图像的特点与火星上发现水的图像的特点进行比对,认为该星球也存在水。但是这是一个蛮奇怪的现象。因为这个星球具有表面温度很高的特点,不应该有水。后面给出了解释原因。说是因为该星球以某个角度旋转,使得阳光照射不足,两级温度很低有形成水的可能性(但是只说了北极发现水,没说南极也发现水,我记得后面有题类似于以下描述科学家发现的内容哪个是true,有一个选项就是两极都有水,还有一个选项是两个极地温度都低,阳光不足。)而且在极地地层有什么物质,能够阻挡一定的热量之类的。

  【V5】

  还是关于太空

  p1之前认为在水星上是不可能存在水的,但最近雷达发现了关于水的存在的痕迹,科学家把照到的水痕迹图片和火星上的水痕迹图片比较,觉得有可能。

  p2解释为什么水星还是可能存在水的。一个原因是轴的倾向性使得两极温度不会向其它地方那么高,另一个原因是存在一种物质在冰上使得它能保持低温。

  【V6】

  阅读考前只看了高频的JJ,考的时候中了三篇。740(V38 Q51)

  水星北极冰盖,也是和JJ上的很像了,感觉像是原始狗V5,分段内容就不重复啦~考了一个好像是以下哪个是true的,有选项是南北极都有水迹象,还有选项是两极都不可能有太阳远远照射好像是。(脑袋不行记不起来了)还有一个问题是问第二段第一句的作用,那句话是一句问句,大概意思就是既然水星上面那么热,那么怎么会有水的迹象呢?好像还问了一个主旨题,记不清选项了。

  【V7】

  水星上的冰第一段highlight了surprising,问是什么意思

  【V8】

  主题:解释为什么表面温度很高的水星两极会有冰

  关键词:Mercury, ice caps, axis vertical, temperature

  作者观点:表面温度很高的水星两极之所以会有冰,是因为太阳的照射与水星地轴垂直,两极照不到阳光

  每段大意:

  Ø 第1段:现象:表面温度高的水星两极有冰

  但是这是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Mercury表面温度超高,因太阳日照影响可高达340摄氏度。一开始被认为不可能有冰的存在。(Q2) 根据已获取的Mercury北极(只说了北极发现冰!有题会将此作为干扰选项)的图像,将图像的特点与Mars上发现的冰的图像特点进行比对,认为Mercury北极也有冰ice caps。然后科学家就纳闷了,为什么表面温度这么高的星球会有冰的存在。

  Ø 第2段:解释第1段中的现象

  (Q1)发现原来Mercury的轨道与太阳平行,太阳照的角度和Mercuryaxis vertical,影响仅有300-400公里,太阳光照不到两极poles(有题)。并且还发现这些ice caps尚有一些debris覆盖,可以prevent them from melting。

  文章类型:现象解释

  出题点/题目:

  1. Highlight题:高亮“温度高但为什么有冰可以存在?”问此句function。

  2. 问“宇航员认为这个星星上是没有水的“这句话的作用?

  3. 水星的北极和南极有以下哪个特点?

  【V9】

  jj上基本都全了。大概就是两段:

  P1: 先说了一个surprising的发现,水星的温度超过430(还是340)度。这样不就不可能有水/冰了吗?然后提出,Astronomer的照片(image)发现水星的north(还是south忘了。。。)pole有ellipticalice. 和火星对比,很像,所以水星应该有水。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呢?

  P2: 举出了两种可能的解释:1.因为水星的运行和太阳角度的关系,有一极找不到太阳,所以可以温度很低。2.探测仪有穿透的效果,所以可能穿透了50km

  (大概是这个数吧,单位我不记得了)的debris,从而使冰的存在有可能。

  题目一个高亮surprising.一个文章结构。好像有一个问了debris的作用,不是很记得了。。。

  【V10】

  补充mercury一道题

  有一个问水星两极有什么特征,这个卤煮很肯定是:A 太阳从没升至地平线以上(never above horizon)原文改写

  考古

  【V1】

  将某个星球表面温度超高(貌似是木星的卫星),一开始被认为不可能有冰的存在。但是最近卫星照相发现,其北极(只给出北极)发现了冰。然后科学家就纳闷了,为什么表面温度这么高的星球会有冰的存在。

  第二段就开始分析,发现原来该卫星的轨道与太阳平行,太阳光找不到两极,并且还发现冰层在地底,有东西覆盖在上面。

  【V2】

  某个太阳系的星球温度高,但星球北极发现有冰,原因可能是因为它所处的角度接受不到阳光,两级都有冰,而且冰被物质覆盖,不容易融化

  【V3】

  Mercury的气温因太阳日照影响高达340度C,但仪器显示 Mercury pole有冰的光罩,第一段讲这整个现象。

  第二段自问自答,温度高但为什么有冰可以存在 (有题问此句function)

  原因为太阳照的角度和mercury axis vertical, 影响仅有300-400公里,所以两边的poles有ice caps存在,另外ice caps尚有一些debris覆盖,可以prevent them from 溶化

  【V4】

  Mercury的,说通过雷达发现上面有冰块,在北极附近,但是上面温度高达400-600度,所以很奇怪怎么会有冰。第二段开始解释可能性,说它的旋转轴由于和轨道成直角,所以太阳光不能直射极点,而且冰层上面还有一层什么东西,保护了冰块没有融化。

  二、 大公司与小公司的比较

  【V1】

  阅读做了一道大公司与小公司的比较。第一段讲传统的都认为大公司比较赚钱,因为大公司有规模经济,以及完善的管理结构什么的。第二段就开始反驳,小公司其实也是很赚钱的相对于大公司,主要原因有小公司可以比较容易的跟换产品,跟上潮流,而大公司受制于规模经济这一点比较难。小公司结构简单所以公司曾策可以很容易贯彻。文章不难,题目不记得了

  【V2】

  大公司小公司比较

  P1 大公司 规模经济 有人认为size和profitability有correlation

  P2 反驳 说小公司好处 比如 1)可以进军niche market 2)根据顾客喜好改变产品 比较flexible

  【V3】

  另外还考了大公司小公司的那一篇,

  一共有三段,

  第一段传统观点认为大公司比小公司有优势,因为大公司有规模经济还有什么什么什么什么

  第二段和第三段都是在讲小公司有自己的好处,具体是怎么说的不记得了,当时时间有点赶,一共四道题,前两道在第一段都可以找到的,还有一道主旨题。只有最后一题是要看后文的,在最后一段的最后几句话可以看到答案。

  不过题目问的是什么真的不记得了!!!!失忆。。。。

【V4】

  第一篇是短的,就两段,关于大公司盈利更多还是小公司盈利更多的,感觉跟寂静第十一有点像,但是!!不太一样!!寂静讲的是小公司niche market,这篇文章并没有提到。

  第一段:讲传统观念和经验(empirical)认为大公司赚钱比较多

  第二段:however,这个观点不一定成立 在某些类型的market里,大公司不一定就比较盈利。大公司大到一定规模,一般就不是most profitable的公司了(有题)。market share在60%-70%是一个至高点,超过这个点之后就没那么profitable了。

  考了一个主旨题,考了一个大公司market share 超过70%有什么特点(不是most profitable的公司)

  【V5】

  P1:是说通常观点认为在市场中market share比较大的公司所得到的profit应该会更多,因为大公司可以得到所有小公司能得到的好处,小公司却得不到一些大公司的好处。

  P2:但是现在根据一些数据和研究发现,并不是这样的。很多公司随着market share的变化反而profit会下降,尤其处于middle stage的公司,没有优势。研究发现market share在某两个数字之间(这里记不清楚了。。。)时,公司会怎么怎么样,在marketshare超过这个数字以上时,大公司就会反而profit下降。这里有题,答案就是选“市场占有率超过这个数的大公司的profit不会是market中最高的”,我记得是A,确定。

  三、 月球形成的三种学说

  【V1】

  依稀记得有道题目是月球的形成,好像和地球有点关系。不算很难的因为在前面出现的

  考古

  【V1】

  月球形成的三种学说。拿出证据全部否定(全是细节题)新的学说。

  P1:早在Apollo登月之前,就对月球的形成有三种学说:

  (1)分裂说fission:地球甩出去的

  (2)同源说concurrence:和地球一起形成的

  (3)俘获说capture:独立形成

  P2:登月后采集了样本数据和研究成果,发现三种说法都错:

  (1)假设:如果是fission,crater应该很厚。但是……:反分裂;

  现在的地月系统应该转得更快(spin)。但是……:反分裂;(Q2)

  应该还有很多小的卫星体在地球周围。但是……:反分裂;

  (2)假设:如果是capture,月亮这个独立的星体应该运动的很慢,才会落入地系:反俘获;(Q3)

  (3)假设:如果是concurrence,它应该具有和地球类似的组成,但是发现……:反同源;

  (2)证据:月球上的活泼金属(volatile mental)比如锌铅(zinc, lead)含量比地球少很多:反分裂、同源;

  (4)证据:月球core size很小,和地球不像,也不可能独立小星星:反同源,俘获;(Q4) (Q5)

  P3:提出新理论:collision学说。

  (1)活泼金属少:因为地球和另一个宇宙中的物体擦肩而过,温度高而挥发;

  (2)core小:因为撞偏了;

  (3)转速:因为有角度撞击,所以变慢了。

  Q1:主旨/结构

  提出了几个存在问题的理论最后提出了一个较完美的理论。

  Q2:如果fission成立的话月球会是什么样子?

  Spin faster than now

  Q3:如果俘获论是正确的话,如何加强?

  Spin slower than now

  Q4:以下哪个为真,会削弱the objectionto俘获说capture?(注意!双否定!)

  对:月球的core其实要更大一些;

  (错)科学家对月球表面元素的分析有错误;(错)月球crater的厚度被低估;

  Q5:以下哪个点成立会削弱科学家对concurrence的结论?

  月球的core其实比科学家预测的更大一些。

  新观点没有考点,全是针对错误解释的改善题,还有一道逻辑,说是如果被俘获成立,那么怎么样加强,就是找到 第二段中的反对意见,改写成否定就好了

  【V2】

  第一段:有关月球的成因科学家们有三派观点。1)月球是和地球同时形成的 2)月球本是宇宙中游走的天体,被地球俘获。3)月球是地球飞出去的一部分慢慢形成的。

  第二段:这三派观点都有说不通的地方让科学家很纠结。1)如果月球是和地球同时形成的,它应该具有和地球类似的组成。但是发现月球表面锌还有别的一个金属的含量很低(不确定高低) 2)如果月球是被地球俘获的话,那地球和月球现在的转动应该更快(不确定高低)3)如果月球是从地球飞出去的部分,他的crater似乎太薄。(MD这些太细了,大家看了别上心,有细节题)

  第三段:一个NB的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解释,反正很牛逼,可以解释月球的一些特点。貌似说是地球被一个天体撞了下,撞出去了部分,同时由于撞击产生的高温把部分物质气化了,撞出了特殊的物质,使得月球composition特别。最后一句记得特清楚,科学家觉得当时是撞偏了,不是head-on撞上地球的。这里问了细节题,所以第二段很重要。

  1. 如果俘获论是正确的话,月球对地球而应该体现出什么样的特性。我选了好像是spin faster 还是slower 大家做的时候自己关注

  2.一下哪个点成立可以削弱the objection to the 3者之一的一个理论选项无非就是根据第二段内容,改了些月球当前的特性。记得有科学家对月球表面元素的分析有错误,月球crater的厚度被低估还是什么的

  3. 问了结构,我选了提出了几个存在问题的理论最后提出了一个教完美的理论。(英文不记得了)

  【V3】

  月球的起源 第三篇出现在31题,80行。结构很清晰,不难,写出来供XDJM们看看熟。

  第一段:本世纪70年代以前有三种月球起源理论。

  第一种,F,认为月球是地球在自转的时候抛出去一部分形成的。

  第二种,COA,认为月球是和地球同时同地 形成的。

  第三种,CA【capture】,认为月球是在其他地方形成以后被地球的引力给抓住了。

  第二段:这三种说法都不对。分别给出理由。因为如果是F,那月球应该比现在转得快(好象是这样得,不太肯定了)【应该是地月系统转的更快】。如果是COA,那整个地月系统应该会转地 快【我觉得这应该是更慢吧。。。不确定,但不要紧,考的时候看一下就成】。月球的核心【应该是表面】很小,地表的液态金属【volatile mental,如锌】也很少,【而地球上多】否掉了F和CA。(这里有细节题)总之这一段统统是否掉前三个理论,考了两道细节题。大家仔细看第二段。【后面还说,月球的铁core,应该再大一些,因此否定了COA和capture】

  第三段:提出新的CC理论,【地球和另一个宇宙中的物体擦肩而过,擦出了月球】这个理论好,【可以解释上一段的所有问题,易挥发金属少是因为擦肩而过时的温度使得这些金属灰发了,对于core的问题,解释为:地球和那个物体侧面擦肩的,而不是正面】

  补充材料

  Several mechanisms have been historically proposed for the Moon's formation 4.527 ± 0.010 billion years ago, some 30–50 million years after the origin of the Solar System.[15] These include the fission of the Moon from the Earth's crust throughcentrifugal forces,[16] which would require too great an initial spin of the Earth,[17] the gravitational capture of a pre-formed Moon,[18] which would require an unfeasibly extended atmosphere of the Earth to dissipate the energy of the passing Moon,[17] and the co-formation of the Earth and the Moon together in the primordial accretion disk, which does not explain the depletion of metallic iron in the Moon.[17] These hypotheses also cannot account for the high angular momentum of the Earth–Moon system.[19]

  The prevailing hypothesis today is that the Earth–Moon system formed as a result of a giant impact: a Mars-sized body hit the proto-Earth, blasting material into orbit around the proto-Earth, which accreted to form the Moon.[20] Giant impacts are thought to have been common in the early Solar System. Computer simulations modelling a giant impact are consistent with measurements of the angular momentum of the Earth–Moon system, as well as the small size of the lunar core.[21]Unresolved questions are the relative sizes of the proto-Earth and impactor,[20] and how much material from these two bodies formed the Moon. However, recent oxygen isotope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the Moon shows its oxygen isotope composition is more similar to the Earth's than this hypothesis would suggest.[22]

  The large amount of energy released in the giant impact event and the subsequent reaccretion of material in Earth orbit would have melted the outer shell of the Earth, forming a magma ocean.[23][24] The newly formed Moon would also have had its own lunar magma ocean; estimates for its depth range from about 500 km to the entire radius of the Moon.[23]

分享到
重点单词
  • preventv. 预防,防止
  • shelln. 壳,外壳 v. 去壳,脱落,拾贝壳 n.[计
  • correlationn. 相互关系,相关
  • unresolvedadj. 无决断力的;未解决的;不果断的
  • empiricaladj. 经验主义的
  • mentaladj. 精神的,脑力的,精神错乱的 n. 精神病患者
  • highlightn. 加亮区,精彩部分,最重要的细节或事件,闪光点 vt
  • dissipatev. 驱散,使 ... 消散,浪费
  • volatileadj. 挥发性的,反复无常的,易变的,易爆的 n. 挥
  • spinv. (使)旋转,疾驰,纺织,结网,眩晕 n. 纺织,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