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翻译:单击)
读图1?回答1-3题。
1.图中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2.东北平原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图2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国的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读图,回答第4题。
4.甲、乙、丙分别位于
A.巴西、印度、南非B.南非、巴西、印度
C.印度、巴西、南非D.巴西、南非、印度
图3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5题。
5.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深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图4(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4(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第6、7题。
6.图4(a)中
A.①比②风速大B.①比③云量少
C.②比③气压低D.②比④气温高
7.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A.上午B.下午C.傍晚D.夜间
读图5回答第8、9题。
8.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①苏②湘③滇④新⑤桂⑥内蒙古
A.①②B.③④C.③⑤D.⑤⑥
9.图中
A.甲处侵蚀作用强烈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某品牌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建有饮用瓶装水厂。读图6,回答第10、11题。
10.瓶装水厂如此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A.利用优于授权地区的水源
B.靠近技术发达地区
C.吸引高素质的劳动力
D.降低运输成本
11.瓶装水厂的建设使所在地
①就业岗位增加②吸引大城市人口迁入③承接品牌授权地区产业转移
④吸引相关企业集聚⑤城市等级提升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④⑤
12.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周B.秦
C.汉D.唐
13.读图7,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
B.北魏孝文帝从③迁都到②
C.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
D.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
图7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示意图
14.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A.北宋中期B.元末明初C.明末清初D.鸦片战争时期
15.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①《春秋繁露》②《四书章句集注》③《儒林外史》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6.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 结论 | |
A | 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宋代以后雕版印制技术基本不再使用 |
B | 考古发现唐长安城中的坊建有坊墙 | 唐代城市中普遍实行坊市制 |
C | 19世纪中期,英国生活资料及生产原料进口占其进口总额的95%,约50%的工业产品销往国外 | 英国已经成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国家 |
D | 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 | 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
17.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A.获得军费赔偿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18.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19.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20.图8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图8
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②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④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1.俄国在19世纪曾与西欧国家发生过两次大的战争。在这两次战争中,“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在1812年时一样勇敢地作战”,但战争的结局大为不同,并对俄国和欧洲的历史造成了很大影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1812年战争的胜利挫败了拿破仑称霸欧洲的野心
②1812年战争巩固了十二月党人对现存制度的信念
③1855年战争前赫尔岑等人提出了解放农奴的主张
④1855年战争的失败迫使沙皇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2.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距。但在这个帝国中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23.图9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这项措施旨在图9
A.恢复银行信誉B.鼓励建立工会C.加强社会保障D.调整劳资关系
24.“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
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25.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
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
26.图l0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A.人们的主观愿望无法变成客观现实
B.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
C.要改变客观现实必须发挥集体力量
D.认识符合实际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
27.当前,有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使孩子学习压力过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事与愿违。在孩子培养问题上,这些家长
A.认为事物发展不存在矛盾B.忽视了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C.没看到事物发展过程存在质变D.不重视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的影响
28.一位小提琴家在音乐会上演奏,突然G弦断了,但是他并没有停下来,随即创作了一首从头到尾可以不用G弦的曲子,演奏非常成功。这说明
①成功总是以挫折困难为基础②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客观条件无法影响到人的成功④知识和能力储备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9.图11反映了当前市场上存在农民卖菜难与市民买菜贵的难题。能够缓解该难题的措施是
①发布蔬菜供求信息,促进产销对接
②提高蔬菜种植补贴,扩大种植规模
③合理规划蔬菜流通,降低运输成本
④改善菜市场卫生环境,提高服务质量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30.下表是2011年北京市部分经济指标的年度增长率。
财政收入 | 财政支出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 个人所得税 |
14.4% | 12.5% | 28.6% | 15.5% | 26.7% |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出2011年北京市
A.财政收入高于财政支出,出现财政盈余
B.个人所得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上升
C.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速过快抑制了财政收入增长
D.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抑制了个人所得税增长
31.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促进金融、通讯等服务业发展②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
③增加出口补贴,扩大出口规模④提高存款利率,减少居民消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2.面对H7N9禽流感,政府有关部门在首例病例确诊后,立即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详细疫情信息,并及时跟进通报疫情变化情况及防治方案,使政府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防治禽流感。这些做法能够
①提高行政效率,体现政府权威②加强社会监督,促进廉政建设
③增强信息透明,保障公民权利④消除社会矛盾,维护国家稳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3.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下列选项符合依法行政要求的是
①人民法院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审理企业破产清算案件
②发改委对企业合谋操纵产品价格的垄断行为做出处罚
③人大常委会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流程与劳动保护规章制度
④环保部督促地方政府取缔被国家列入淘汰范围的高污染生产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4.费孝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多元”是指中华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一体”是指中华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这一理论强调了
A.中华各民族在历史上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B.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C.中华民族是具有历史性的多民族共同体
D.民族平等奠定民族团结的政治经济基础
35.某班同学排演政治短剧,下面哪句“国家元首”的台词准确反映了法国政治制度的特征
A.可恶的议会,充斥着这么多党派,他们总是翻云覆雨、无所事事
B.可恶的议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延搁政府议案,我却对其束手无策
C.可恶的议会,竟然对政府和我提出不信任案,我将决定解散议会
D.可恶的议会,竟然不是由我所属的党派控制,我却还要对其负责
36.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原因。(8分)
(2)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少的原因。(8分)
(3)与南岛相比,说出北岛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优势。(12分)
(4)新西兰多火山地震,分析其成因,并概述火山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8分)
37.(34分)计时——记时——纪史
材料一公元前431年,底比斯军队入侵普拉提亚。关于此事发生的年代,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记为:征服优波亚后缔结“三十年和约”的第15年,即阿尔哥斯的克里西斯担任女祭司的第48年,斯巴达的埃尼希亚斯担任监察官之年,雅典的执政官皮托多鲁斯的执政任期内……
公元前431年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如下记法:周考王十年,秦躁公十二年,魏文侯十五年,赵襄子四十五年等。
(1)概括材料反映的古代纪年特点。(2分)结合所学,分析这一特点所反映的历史状况。(6分)
格林尼治时间大事记
1840年前 | 格林尼治时间由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1675年建)制定,但其影响力有限,英国各地城镇仍遵守地方时间 |
1847年 | 英格兰和苏格兰铁路时刻表采用格林尼治时间,以克服计时不同给交通造成的混乱局面 |
1851年 | 600万游客乘火车到伦敦参观世界博览会,首次体验标准时间体系 |
1880年 | 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全英国唯一的、法定的时间标准 |
1884年 | 英法美德俄日等25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确定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据此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 |
(2)阅读上表,对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国际标准时间的历史进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4分)分析国际标准时间形成的历史条件。(8分)
材料二1874年法国传教士在上海徐家汇建立了观测台,19世纪80年代这一观测台利用上海法租界内的信号塔开始报告正午时刻,为外国船只服务。这一时间标准被称为“海岸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控制下的清朝海关采用“海岸时”,使用的是东经120º的时刻。此后“海岸时”逐渐被铁路、航运、邮政、电报等行业采用,并延及京奉等铁路沿线和长江流域。1918年,北洋政府将全国划分为5个时区,1927年将北京时定为标准时。1929年国民政府以南京时为标准时,每天通过电报和广播发布;上海、天津、南京、北平等地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标准钟。与此同时,汽笛、午炮或寺庙的钟声等报时方式仍在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东八区区时定为北京时间。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解读从“海岸时”到北京时间在近现代中国的变化历程。(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38.(33分)《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划定了水资原利用管理的“三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1)描述图13所反映的我国用水总量、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和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变化趋势。(3分)
(2)实现“三条红线”的控制目标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完成下表。(11分)
措施 | 影响途径 | 控制红线 |
实施生活用水阶梯定价 | 提高超量用水价格,促进节约用水,减少水的浪费 | ① |
优先安排企业购买节水设备的贷款,并给予优惠利率 | ② | 用水效率控制红线 |
③ | 增加企业排污成本,促使企业设法减少污水排放 |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
(3)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分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什么不能完全由“看不见的手”调节。(7分)
(4)为了保护和节约水资源,某校学生会正在草拟倡议书,向同学们征集倡议。结合《政治生活》中关于公民的相关知识,请你提出两条倡议,要求有不同的理论依锯。(12分)
倡议书(草稿) 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北京属于重度缺水地区,但在生产生活中,有些人节水意识匮乏,有的企业直接排放生产污水,破坏水资源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市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倡导建设节水型城市。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我们向全校同学倡议: 倡议一: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向所在社区和学校提出节水建议。 理论依据:公民依法享有民主管理的权利。 倡议二: 理论依据: 倡议三: 理论依据:
|
39.(12分)中国梦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某班同学围绕“中国梦”,畅谈学习体会。
同学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根植于中国的社会现实。这一伟大梦想,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奋斗,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同学乙:经过百年奋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通过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富起来了。历史表明,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同学丙:我要刻苦学习,考上医科大学,将来当一名出色的医生,努力工作,救死扶伤,造福人民,实现人生价值,为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1)任选一位同学的发言,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2)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并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证。
要求:理论运用得当,逻辑清晰,论述合理。
40.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
时间 | 历史资料 |
1831~1836年 | 达尔文进行环球航行考察 |
1840年 | 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的轮船航班开通 |
1858~1864年 | 瑞典地质学家伊雷克先后对北极斯匹兹卑尔根岛进行了3次考察,并绘制了详细地图 |
1859年 |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
1869年 | 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开通 |
1869年 | 英国至印度海底电缆开通 |
(1)以“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8分)
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读图14,回答第(2)题。?
(2)在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和②地现象中,任选其一说明成因。(10分)
41.(27分)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读图15,回答第(1)小题。
(
1)在甲、乙两区域中任选其一,概述聚落分布特点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10分)
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
时间 区域 | 东汉后期 | 唐朝前期 |
黄河流域 | 765 | 669 |
长江流域 | 342 | 611 |
(2)概述上表反映的县城数量及分布的变化,阐释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10分)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答案 | B | C | C | B | C | D | D | C | A | B | A | D |
37.(34分)
(1)特点:没有通行、统一的纪年方式。
历史状况:当时各区域政治分裂,邦国林立;经济交流范围相对狭小;文化发展相对多元。社会缺乏对统一纪年的需求。
(2)阶段和理由:(示例)
第一阶段:1880年前,格林尼治时间成为英国标准时间;
第二阶段:1880~1884年,英国标准时间成为国际标准时间。
历史条件:
①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现代交通、通迅的出现,产生了确立统一标准时间的需求和技术条件。
②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世界各地人员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往来范围不断扩大,对制定国际标准时间的需求日益迫切。
③英国是当时政治、经济大国,在全球拥有众多殖民地,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在确定标准时间和推动其国际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示例1:
19世纪70年代“海岸时”由来华传教士提出,首先在租界使用,目的是满足西方人在华活动需要。20世纪初,在西方列强掌控下的清朝海关握有发布标准时间的权力,表明清政府开始接受标准时间,并将其应用于新兴行业。辛亥革命后制定标准时间的权力先后由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掌控,一般以首都时间为标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标准时间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人群所采用。上述材料表明,标准时间的引入最初带有殖民色彩。后来它由通商口岸、东南沿海不断向内陆扩展,对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影响越来越大。但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性质、传统的经济形态和复杂的社会地理环境,使标准时间的普及曲折、缓慢。
示例2:
标准时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由点及面,影响由弱到强,既是西方殖民扩张的产物,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20世纪之前中国现代化程度较低,“海岸时”发布者为传教士;用于天文与航海,在通商口岸有一定影响。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列强势力的扩张和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深入,列强控制的中国政府部门——海关成为标准时间的发布者;标准时用于铁路、航运、邮政等行业;影响到铁路沿线及长江流域等地的居民生活。民国年间,中国与国际进一步接轨,标准时间的发布者变成国家,原来采用的地方时也随之调整;借助先进通讯技术,标准时间开始在全国范围使用:其影响已深入到大中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由于近代中国发展不平衡,传统的计时方式依旧在偏远地区使用。
示例3:
标准时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由点及面、影响由弱到强。从发布者角度看:19世纪70年代是传教士,20世纪初是西方列强控制的海关,辛亥革命后依次变为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传播地域看,由通商口岸、沿海大城市逐渐向内陆扩展。从使用范围看,首先为西方人在华活动服务,后逐渐应用于中国近代新兴的航运、铁路、工矿、通讯等行业,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看,标准时间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积极作用逐渐凸显,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传统的计时方式依旧在中国偏远地区使用。
40.
(1)①海洋考察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例1:达尔文通过海洋考察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新知,写出《物种起源》,提出优胜劣汰的生物进化论,对当时基督教的世界观形成极大挑战与冲击。
例2:伊雷克对北极进行3次科学考察,绘制出地图,增进了人类对北极地区的了解。
②人类科技进步也推动了对海洋的利用与开发。
例1: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轮船航班的开通,使工业革命成果应用于全球交通领域,有利于克服海洋的阻隔,促进了经济发展,便利了社会生活。
例2:英国至印度海底电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海洋对人类区域的阻隔,缩短了交往时间,有利于信息传播。
41.
(2)变化:
从东汉后期至唐朝前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县城数量总体有所增加。
东汉后期,县城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数量较少;唐朝前期与东汉后期相比,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长江流域数量增加。
原因:
①这一时期,北方战乱频仍,人口大量南迁,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
②人口南迁加速了南方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县城数量增加。
③隋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县城总体数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