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答案
日期:2014-11-29 15:41

(单词翻译:单击)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迸(bèng)溅伫(zhù)立 咆(páo)哮体颔(hàn)首低眉

B.砭(biān)骨炽(chì)热 堰塞(sè)湖 硕果累(léi)累

C.哺(pǔ)育窥伺(sì)扎(zhā)小辫惟妙惟肖(xiào)

D.檄(xí)文蜜饯(jiàn)一抔(póu)土吹毛求疵(cī)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狼藉绯闻闭门羹 锐不可当

B.烦燥庇荫报不平 张皇失措

C.寒战馈赠一招群 子虚乌有

D.骊歌谰言脱口秀 险象迭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今年是奥运年,各种赛事鳞次栉比,令人目不暇接。

B.知悉家中老母身体健康,心中稍安。此地诸事告罄,即刻回乡探望。

C.这伙人利用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伪装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到处招摇撞骗,其手段之卑劣已达到了叹为观止的地步。

D.军人沈星勇救落水少年壮烈牺牲,英雄壮举可歌可泣,传遍大江南北。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周作人看中国书有一条标准十分独特,就是看作者“对待人的态度”,特别是“对待女人、儿童的态度”。

B.徐悲鸿熟练地运用解剖、透视、和记忆形象的非凡能力,捕捉动物最为传神的瞬间,把猫的娇敏、牛的敦厚、鹰的雄健描绘得淋漓尽致。

C.《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D.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有重章叠句的特点。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收录了《阿长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藤野先生》等作品。

D.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代表作有《哈姆雷特》《奥赛罗》《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6.下面语段有两处语病,请在原文中改正。(2分)

锦绣川风景区位于城区与河东新城结合处,全长10公里,水面宽200米。主要有木栈桥、卵石滩、博弈平台、摩托艇等经典。白天,五桥飞架东西,气势恢宏。夜晚,万盏灯火竞相辉映,灯火与桥梁、绿树、碧水浑然一体,赏夜景的理想去处。

7.在我国古典名著中,作家塑造了众多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请根据插图回答问题。(2分)

(1)图中的人物形象是。

(2)选出符合人物特点的项:( )

①多愁善感②精明能干③才华横溢④体弱多病

⑤狠毒泼辣⑥孤芳自赏⑦世故圆滑

8.填空(5分)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登飞来峰》中能表达“高度决定视野”这一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行路难》中表达诗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请写出一个含“家”字的古诗名句:__________。

9.综合性学习(6分)

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位居金牌榜榜首。伦敦奥运会,将于7月27日至8月12日举行,中国将派最优秀的运动员参赛,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1)为激励中国代表团,某网站征集对联,请根据上联写出下联。(2分)

上联:忆往昔中华健儿北京奏华章

下联:

(2)奥运开赛在即,你不能亲临现场为运动员加油呐喊,请拟一条微博,为自己喜欢的一位运动员(刘翔、易建联、李娜等)送上祝福。(40字以内)(4分)


二、阅读(共4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28题。

(一)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0.这首词从字数上看,属于 ;从创作风格上看,属于派。(2分)

11.“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2分)

1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1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不以物喜②先天下之忧而忧


1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先辉写照,请写出一个具体事例。(3分)


(三)

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②,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宋史·寇准传》

【注释】①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②符移:宜府征调敕命文书。

1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每期会赋役( ) ②事决乃退()

17.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准方进取,可欺君邪?

18.通读文段,你认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四)

宣德炉

①宣德炉从宣德时期开始烧造,一举成功,此后五百年来名声不减,以至于不管哪个朝代铸造的这种铜炉,都叫宣德炉。这一点跟景泰蓝一样。今天没人会咬文嚼字地说“送你一对掐丝珐琅瓶”,都说“送你一对景泰蓝瓶子”。景泰蓝是在景泰年间发扬光大的,宣德炉则是在宣德年间达到顶峰,名气大。
②宣德炉有这么大的名气,一定不是白来的。铜材料冶炼过程不是我们想象的把铜化成铜水,一铸造就成了。它需要反复冶炼,每冶炼一次就要去掉一些杂质,剩下的是精华,但分量就会减少。由于宣德皇帝亲自督造此事,所以质量非常高。一斤进贡来的铜材料经过冶炼,最后只能剩四两。这四两还是小两,过去一斤是十六两,有个词“半斤八两”,说的是旧制,今天应该说“半斤五两”才对。【甲】

③过去做炉都是用翻砂法,宣德用的是失蜡法。历史上铸造青铜器用过失蜡法,但没有做过炉。而宣德炉用的是失蜡法,较之翻砂法,铸好的炉变得非常光洁好看。有人认为宣德炉铸好以后,还有专业的人给它上色。我们不要简单地理解上色就是把颜色刷到上面,而是用各种方法使炉身呈现一种自然的色泽。都有什么色泽呢?石青斑、朱砂斑、葡萄斑等等。【乙】

④宣德炉里除了精炼铜外,还有锌、锡、银、金。史料非常清楚,当时进贡风磨铜的单子上明确写着含有黄金。今天用科学的方法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一测试就知道了。最简单的测试是用比重,黄金的比重非常大,铜的比重大概是黄金的三分之一。【丙】

⑤我听一个老师傅跟我说,最好的宣德炉的含金量大约是3%。我曾经买过一个宣德炉,特别沉。我很高兴,直接上菜站找了个普通的秤一约,八斤四两,也就是4200克。我乘上3%,大概是126克。你想,这样一个香炉里如果含126克黄金,那质感完全不一样了。我们对衣料比较熟知,如果纯棉的衣料里加3%的毛,质感马上得以改观;如果纯毛的衣料里加3%的化学纤维,它可能变得不易起褶。古人显然也发现了这个规律。所以我认为好的宣德炉里一定含金,一加上金,就不容易生锈,而且颜色明显跟普通铜器拉开了距离。
——《马来都说收藏》

19.下面A、B两段文字是从文中抽出的,请根据内容判断它们应在原文中甲、乙、丙的位置。(2分)
A.《古玩指南》上的记载是46种颜色,有的书记载的比这个数量还多,那都手机微妙

的区别了。

B.这是明末大收藏家项元汴在《宣炉博论》中的记载:“宣庙遂敕工匠,炼必十二,每斤得其精着才四两耳。”宣庙,就是指宣德皇帝。

A应在 处 B应在处

20.宣德炉名气大的三个原因是什么?(3分)

21.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以第⑤段为例具体分析。(3分)

22.本文是根据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做的关于收藏的讲座内容整理而成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概括。(2分)


(五)

高山流水

①那天我们是去寻山的。

②我们顶着碧蓝的九月,披着金黄的九月,兴致勃勃地去寻山。那天的天气很高爽。我们的心灵跃动得很年轻,真是登峰的好日子——那座高峰,耸峙在梦境中,已经很久了。

③进入群山之中,坎坷曲折,就没有一条直路。山路虽然难走,我们心里明白,要攀登那座高峰,一定得耐心地走。何况山上到处有美妙的花草,蓊郁的林木,展开一片活鲜的绿!让我们的眉眼也绿了,心灵也绿了。

④生活在平地上的人,一旦爬上了高山,真不行。我们原是唱着歌来寻山的,不知什么时候,歌声已歇。山上美丽的景物,原先会引起我们一阵大叫的,不知什么时候,再没有精神去理睬。不错,山中有千般的好,可是,骄狂的人们哪,只能在马路上追遂,到山上来,就软弱得不如一只虫豸!

⑤盘盘旋旋,升升降降,路,不必说,愈往上爬就愈苦。时间,在山上。也失去了权威,日影已过午,看看那座峰尖,却似乎越来越远了。

⑥早晓得高峰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真不该来。

⑦山,并没请谁来!

⑧真的,山没有请谁来。山,威严地站在那儿,不假人以辞色,是我们自己要来寻山的。想登上绝顶,领受独立孤峰的喜悦,岂能不品尝寂寞趱路的况味?

⑨寂寞趱路,是我们真实的写照,我们是走在寂寞中了。有一半人落了队,剩下的人一句话都懒得讲。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人的精神竟这么容易激扬而又容易消沉吗?想从记忆里找一句话鼓舞一下,看大家的脸色,我发现不是谈论哲学的时候!谈什么哲学?哲学在高山上完全没有用场。

⑩泉水的溅溅声,从静寂之中传来,这对我们是亲切的召唤。翻过一道山坡,就看一条细细的泉水,从那边陡峭的山坡上,蹦蹦跳跳地奔下来,在我们的脚下回旋成一道溪流,而后扩展开向下游流去。看到这一股清泉,谁能不喜悦呢?尤其是攀援在群山中正感国顿彷徨的时候,我们怎能不以近乎感激的心情欢呼起来?

11那一线银丝,从峰坳里流出,忽隐忽现,简直如同幻影一般地柔弱,真不知道它靠什么力量,能在山岳中开出一条河道来。可是,壁立的山崖挡不住它,嶙峋的怪石阻不了它,终于穿过一切的障碍,奔腾而去!谁能回答,泉水,究竟是柔弱还是刚强?

12我们是来寻山的,没登上峰顶却已经颓唐;我们没想寻觅泉水,泉水却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13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山泉吗?

14不管人们怎么想,泉水只是自顾自地唱歌。如果你喜欢音乐,应该到山中来,听一听山泉之歌, 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情人的私语。懂么?山泉之歌是自然的音乐啊!世间的音乐家,有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除了山泉,谁能?

15在这崇山峻岭间,山泉的歌唱给谁听呢?其实,我们不必顾虑山泉歌唱给谁听,我们如果不来听,也有别的来听。山爱听,谷爱听,一切大自然的家族都爱听,也许他们更能听得懂。我想,也许山泉根本就不要唱给谁听,不然它不会唱得那么悠然,唱给自己听,就不需什么理由。要说理由,也许活力无限的山泉就爱唱歌;或者说,爱唱歌的山泉才有活力吧!

16山泉是活力无限的生命之泉啊!在水深处,上层虽然平滑如镜,下层仍然流动不息。在浅滩上,飞溅起雪白的珠花,冲击岩石,漱荡幽壑,向山峦要道路。山泉,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呈现着生生不已的流动。看遍种种的水,哪一种水能有山泉的生动?哪一种水又能有山泉的清澈?山泉,真像一片澄明而秀美的心灵啊!

17我们徘徊在泉水旁,不忍离开。

18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的山泉吗?

19那天,我们终于登上了山峰。

20我们欣慰,不仅是因为到达封顶,更因为认识了高山和流泉——高山教我们以亘古的宁静,流泉教我们以永生的不息。

21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有歌,应该有高山流水之音的。

23.结合全文看,本文标题“高山流水”有什么妙处?(2分)

24.根据②到⑥段内容,概括“我们”爬山的心情变化,并填写到下面的横线上。(2分)

__________→无精打采→__________。

25.第⑨段可以删掉吗?为什么?(2分)

26.本文语言优美生动,请具体分析第⒁段中划线的句子。(4分)

①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像情人的私语。

②世间的音乐家,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里?除了山泉,谁能?

27.汪国真的诗《祝愿》:当你走上峰巅/使走进了风光/也走进了风险/你要当心了/不要在这个时候晕眩/你还要警惕/悬崖裸露在前边/凤躲在后面……我的朋友/愿你/静似青山/动若波澜 与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2分)

28.本文以“寻山”贯穿始终,你从文中“寻”到了什么?(至少三点)(3分)


三、写作(50分)

29.结合下面场景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地点:街道

时间:夏天

天气:雨

人物:15岁的中学生小州等

要求:①标题自拟,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书写规范。④不得抄袭。⑤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等敏感信息。


德州市二〇一二年初中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想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5题,答案:1.C 2.B 3.D 4.A 5.C

评分:每题2分。

6.答案示例:(1)将“摩托艇”删掉。 (2)在“赏夜景”前加“此地是”。

评分:每处1分,共2分。

7.答案:(1)林黛玉 (2)①③④⑥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8.答案: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⑤示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评分:每小题1分,错字、别字或添、漏字该题不得分,共5分。

9.(1)答案示例:看今朝炎黄骄子伦敦谱新篇

评分:句式、内容各1分,共2分。

(2)答案示例:刘翔,你是我们的骄傲,相信你一定能再次起飞,傲视群雄,实现巅峰跨越!

评分:字数符合要求,语言得体,符合实际,具有鼓动性。每点1分,共4分。


二、阅读(共45分)

10.答案:小令婉约

评分:每空1分,共2分。

11.答案示例:西风吹寒、梧桐叶落、淡月胧月、高楼雁鸣。

评分:两点1分,共2分。

12.答案示例:叹流年、悲迟暮、伤离别、苦思恋。

评分:2分,答出两点即可。

13.答案示例:①因为 ②在……之前。

评分: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4.答案示例:(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

15.答案示例:文天祥国难当头,临危不惧,誓死卫国,忠贞不渝。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绝唱。

评分:3分,举例恰当,内容具体,语言通顺即可得分。

16.答案示例:①适逢、正赶上②才

评分:没空1分,共2分。

17.答案示例:寇准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要取得功名,怎么能欺骗皇上呢?

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

18.答案示例:才华出众,诚实守信,为官有方,敢于直谏。

评分:32分,答出三点即可。

19.答案:A应在乙处B应在甲处

评分:一空1分,共2分。

20.答案示例:精炼料佳,工艺特殊,含有合金

评分:一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21.答案示例:本段运用举例子、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举例子真实可信,列数字,准确具体;作比较,通俗易懂。

评分:一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22.答案示例:口语色彩鲜明,生活气息浓厚,亲切自然,通俗易懂。

评分:一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3.答案示例:概括主要内容;高山和流泉,暗合钟子期和俞伯牙弹琴遇知音的典故,揭示文本的主题,从高山和流泉中探寻生命的意义。

评分:一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4.答案示例:兴致勃勃 后悔莫及

评分:一空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5.答案示例:不可以。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极写“趱路”之苦,为下文看到清泉后的喜悦心情蓄势铺垫,起到了对比映衬之作用。

评分:一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6.答案示例:①采用排比、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流泉的种种音韵美。②先设问后反问,突出了流泉不可比拟的灵秀、晶莹和活力。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7.答案示例: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助鲜明具体的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评分: 2分,意思对即可。

28.答案示例:要取得辉煌的成绩,须耐得住寂寞,并付出艰辛的代价。以柔可以克刚。生命在于运动。

评分:3分。


三、写作(50分)

29.分项分等评分标准

项目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①内容20分

20-18

17-15

14-12

11-0

②表达25分

25-22

21-18

17-14

13-0

③文面5分

5

4

3

2-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