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答案
日期:2014-11-16 12:21

(单词翻译:单击)

一、积累与运用(45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0分)

打开中国地图,把目光 ① (A、聚齐B、汇总C、聚焦)到四川东北部的连绵山岭之中,你会发现巴中这块土地。这里的光雾山植被丰富、云雾缭绕,诺水河溶洞群清幽奇曲、规模(hóng)大,小巫峡斧砍剑劈、险(jùn)奇丽,这些都是巴中难得的自然生态资源。全国十大石窟之一的南龛摩崖造像,三国张飞夜袭巴中智擒严颜的传说故事,②恩阳古镇由明清古代建筑群组成的,以及大山深处的川江号子,这些都是巴中宝贵的人文财富。尤其值得巴中人自豪的是革命时期留下的红军文化,南龛山顶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通江县王坪村的红四方面军烈士陵园,还有平昌县的刘伯坚烈士纪念馆,这些都是镌刻着共和国历史的座座丰碑。③能否世世代代传承这些精神资源,是巴中拥有灿烂明天的条件之一。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诺水河 镌刻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规模 (hóng)大 险 (jùn)奇丽

(3)从括号内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处横线上。(2分)

(4)调整第②处画线句子的语序,使之与上下句衔接自然、句式一致,调整之后的句子为:(2分)

(5)第③处画线句子是个病句,修改之后的句子为:(2分)

2、古诗文默写。(12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王湾)

(2)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春望》杜甫)

(3)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

(4)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无题》李商隐)

(5)___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6)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_____。(《卜算子。咏梅》陆游)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明自己临危受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苏轼在《水调歌头》里面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释了人生没有十全十美这一哲理。

(9)秋,时而萧瑟,时而明快,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秋景或带有“秋”字的连续完整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性学习及口语交际。(13分)

你所在的育英中学九年级一班准备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请你参加下列活动,完成相应任务。

(1)你准备在这一主题下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列举出两项。(2分)

示例:主题班会

(2)为了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请你从上题自己设计的两个项目中任选一项,并为之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0字以内)(2分)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

(3)主题班会是活动项目之一,时间定在本周四上午十至十二点,地点定在你班教室,这了让主题班会更具感染力,你准备邀请曾被当地政府授予“感恩孝子”荣誉称号的方ⅹⅹ来作专题报告,见到方ⅹⅹ时,你会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在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纷纷发言,表示最想感谢的人就是自己的母亲。甲说:“母爱是一缕灿烂的阳光,温暖我的心灵。”乙说:“母爱是一片宽广的大海,包容我的错误。”你接着说:“母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仿照甲、乙两人发言的形式,续写完成你的发言。(2分)

(5)主题班会结束前,老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则材料:调查显示,我校中学生清楚自己、明星、好友、母亲生日是哪月哪天的人数比例依次为100﹪、62﹪、40﹪、8﹪。

请概括材料的关键信息,并谈谈你的感想。(3分)

4、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10分)

(1)①英国作家笛福在他的一部小说里,讲述了一位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的人的故事,这部小说的书名叫作《 》。(2分)

②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本书,你认为他提出这一建议的原因为什么? (3分)

(2)①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分婉约派和 两大派别。其中婉约派的杰出代表之一是位女词人,她叫 。(2分)

②我们在七年级上册曾学过一篇课文《济南的冬天》,它的作者是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 ,请再列举出他的两部代表作:《 》、《 》。(3分)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5——10题。(20分)

花边饺里的母爱(有删改)

肖复兴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过年过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惊带玩地吞进肚时,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③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必须我们用经历的代价才可以把它唤醒。

④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我想起码不能让妈妈在吃这方面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妈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⑤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制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惟一的方法是常包饺子。

⑥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⑦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⑧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⑨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5、简要概述本文主要记叙的两件事情。(4分)



6、第③段中加点词语“它”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7、结合上下文来看,第③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2分)


8、品味词句的表达效果。(4分)

(1)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你对第⑨段里加点词语“花招”的理解。(2分)



(2)将第⑦段中“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改成“饺子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好不好?为什么?(2分)

9、根据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4分)

(1)第②段里,我和弟弟“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看见这一幕的妈妈心里会这样想: (2分)

(2)第⑧段里,“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我”会这样想: (2分)

10、小小的花边饺子里,凝聚着浓浓的母爱。读完此文,你一定产生了共鸣,那么请运用托物寄情的方式叙写一个类似的片段,来表现母爱(父爱)。(不少于50字)(4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11——15题。

生物入侵者(有删改)

梅 涛

①当你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时,你肯定不会感到惊讶。但在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看来,这或许不是件寻常小事。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它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

②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在自然条件下,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可能随风飘荡几十千米后才会落地,如果各种条件适合,它会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山间溪水中的鱼虾可能随着水流游到大江大河中安家落户……凡此种种,都是在没有人干预的条件下缓慢进行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非常有限,因此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

③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④“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

⑤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以目前全球新鲜水果和蔬菜贸易为例,许多昆虫和昆虫的卵附着在这些货物上,其中包括危害性极大的害虫,如地中海果蝇等。尽管各国海关动植物检疫中心对这些害虫严加防范,但由于进出口货物的数量较大,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虫”。

⑥一些生物学家们指出,一旦某种“生物入侵者”在新的环境中站稳脚跟并大规模繁衍,其数量将很难控制。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将束手无策。


⑦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一些学者主张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生物入侵者”并不是都能够生存下来,能够生存下来的就是强者,即使生态系统中的强者也同样受到该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为所欲为,因此,自然界的平衡最终会得以实现。然而更多的学者则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自然调节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如果听任“生物入侵者”自由发展,许多本土物种将难逃绝种厄运,自然界的物种多样性将受到严重破坏。另外,“生物入侵者”给人类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11、第①段中作者使用“移民”一词,而不是直接使用“生物”一词,好处是什么?(3分)

12、第③段中举了“斑贝”的例子,作者的主要用意是什么?(3分)

13、将第④段中“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改为“关岛本地的多种鸟类中已被棕树蛇赶尽杀绝”好不好?为什么?(3分)

14、根据选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在自然条件下,生物迁移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因为这种迁移是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缓慢进行的。

B、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入侵”美国后,造成了很大危害。

C、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和繁殖能力极强的“生物入侵者”,人们仍将束手无策。

D、只有少数学者认为应该通过人为方式来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从而解决“生物入侵者”的问题。

15、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生物入侵者”对人类社会的危害?(至少提出两条措施)(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6——21题。(19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 “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6、请用“∕”为下面两个句子划分停顿节奏。(每句只划分一处)(2分)

(1)望 之 蔚 然 而 深 秀 者。(2)太 守 归 而 宾 客 从 也。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 (2)杂然而前陈者

(3)颓然乎其间者 (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1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用法或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朝而往(选文)

A、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选文)

醉能同其乐(选文)

B、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选文)

名之者谁(选文)

C、之

四时之景不同(选文)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选文)

D、于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先概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然后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和醉翁亭。

B、第②段描写的景象是山间朝暮及四季景色的变化。

C、第③段一共为我们展现了三幅其乐融融的画面,依次为“太守宴”、“众宾欢”和“太守醉”。

D、本文使用子一些骈句,如“朝而往,暮而归”,“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节奏感强。

21、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相应问题。(3分)

【链接材料】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文与链接材料的作者在当时均是被贬之人,却都在文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乐”,试比较两人之“乐”的相同点。


三、写作(50分)

22、在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之旅中,随处可见的幸福画面让我们驻足流连:傅聪在成长道路耻的每一步,都感受到来自父亲傅雷舐犊之情的幸福;四本粗拙的《山海经》,让鲁迅读出了之前一度被忽略的幸福;经历重重磨难之后,丑小鸭脱胎换骨,享受着成功的幸福……其实,幸福不光降临在别人身上,同样也存在于我们身边。

请以“幸福在身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字数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巴中市二O一二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45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0分)

(1)nuò juān (2分) (2)宏 峻(2分) (3)C(2分)

(4)由明清古代建筑群组成的恩阳古镇。(2分)

(5)能(够)世世代代传承这些精神资源,是巴中拥有灿烂明天的条件之一。(2分)

2、古诗文默写。(12分,每空1分)

(1)乡书何处达 (2)恨别鸟惊心 (3)东风不与周郎便 (4)蜡炬成灰泪始干

(5)浊酒一杯家万里 (6)一任群芳妒 (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9)略

3、综合性学习及口语交际。(13分)

(1)示例:主题板报、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答对一个给1分,共2分)

(2)(答案略,所拟宣传标语必须与所选项目一致,正确即给2分;只选项目,不写宣传标语的不给分)

(3)(略。答案里必须具有时间、地点、事件三个内容,且用语文明得体,每一点1分,共4分)

(4)示例:一丝轻柔的春风,吹走我的忧愁;一场甘甜的春雨,滋润我的心田(答案不唯一,答对即可得分。2分)

(5)示例:清楚自己母亲生日的中学生人数最少。感想:母亲对子女的爱博大无私,子女却很少有人懂得感恩和回报。(概括信息1分,感想2分,共3分)

4、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10分)

(1)①《鲁滨孙(逊)漂流记》。(2分) ②示例:因为鲁滨孙勇于冒险,不畏艰难,不向厄运屈服的积极进取的精神能给青少年以鼓舞,对青少年的成长有促进作用。(3分)

(2)①豪放派 李清照(每空1分,共2分) ②老舍(或舒庆春)《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等(每空1分,共3分)。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20分)

5、第一2012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答案件事:小时候妈妈借捏花边让“我”和弟弟吃肉馅饺子;第二件事:长大后“我”用类似的方法让妈妈吃糖馅饺子。(4分)

6、那些艰苦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2分)

7、承上启下(或过渡)。(2分)

8、品味词句的表达效果。

(1)此处的“花招”不含贬义,是指“我”瞒着母亲,在糖饺上做了记号的巧妙方法。(2分)

(2)不好,原句中的“如一尾尾小银鱼”使用子比喻,既写出了锅中饺子的形态,又表现了场面的欢快,显得生动、形象、有趣。(2分,不回答理由的不给分)

9、(1)示例:两个小调皮,还不知道我故意包花边饺子让你们吃得这样开心,只要你们开心,比什么都好。(2分)

(2)示例:我用您当年的办法让您吃到了糖馅饺子,您能一直开心快乐下去,是做儿子最大的心愿。(2分)

10、(答案略。必须按题目要求,用具体事物来表现母爱或父爱方可给分)。(4分)

(二)(16分)

11、 “移民”一词在此处具有比喻意味,使说明语言更加生动。(3分)

12、主要是用来说明“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这句话。(3分)

13、不好,原句中使用了具体的数据,能更精确地说明棕树蛇对当地鸟类的危害程度。(3分,不回答理由的不给分)

14、D(3分)

15、示例:制订专门的法律进行约束;在国际贸易中加强监管力度。(合理即可,每条2分,共4分)

(三)(19分)

16、(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2)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分)

17、(1)情趣 (2)摆放 (3)醉醺醺的样子 (4)以……为乐 (各1分,共4分)

18、(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2分)

(2)为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2分)

19、B(3分) 20、C(3分)

21、都是与百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不受个人得失的影响。(3分)


三、写作(50分)

22、作文评分标准

类别

内容

语言

结构

一类卷

(45—50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

用词准确

结构严谨 层次清晰

二类卷

(39—44分)

切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语句通顺

用词比较准确

结构完整 层次分明

三类卷

(33—38分)

基本切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比较具体 感情比较真实

语句较通顺

有个别语病

结构较完整

层次较清楚

四类卷

(25—32分)

不够切题 中心欠明确

内容不具体

语言大体通顺

语病较多

能分段

条理不甚清楚

五类卷

(24分以下)

文不对题 不知所云

语句不通

结构混乱 层次不清

(1)无题目扣3分。(2)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扣2——3分。

(3)错别字每2个扣1分,重现不计,扣满3分为止。

(4)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或一逗到底,可酌情扣1——2分。

(5)字数不够,套写、仿写的酌情扣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