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西北海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日期:2014-10-29 10:18

(单词翻译:单击)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的,不选、多选、选错均不得分)

1.(2分)(2012•北海)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以下设备使用太阳能的是(  )

A. 电磁炉 B. 太阳能热水器 C. 电饭煲 D. 电冰箱

考点: 太阳能的利用。

专题: 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 生活中太阳能的利用:①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②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根据四个选项的工作原理分析判断.

解答: 解:

(1)电磁炉、电饭煲、电冰箱都属于用电器,消耗的是电能,不属于太阳能的利用,故ACD不符合题意;

(2)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太阳能的利用,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太阳能是新型、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未来的理想能源,要提高积极开发新能源的意识!

 

2.(2分)(2012•北海)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节奏

考点: 音色。

分析: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解答: 解:不同的乐器即便演奏相同的乐曲,发出的音色也不相同,故可用音色来辨别.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音色的特点,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3.(2分)(2012•北海)用下述哪个物理量表示用电器耗电的多少?(  )

A. 电能 B. 电阻 C. 电压 D. 电流

考点: 电功。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根据电能、电阻、电压、电流的物理意义分析答题.

解答: 解:A、电能是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多少的物理量,符合题意;

B、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不符合题意;

C、电压是表示导体电压大小的物理量,不符合题意;

D、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单位时间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电量多少)的物理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能、电阻、电压、电流的物理意义,是一道基础题.

 

4.(2分)(2012•北海)渔民在海上捕鱼,以下哪个根据地磁场辨别方向(  )

A. 夜晚看灯塔 B. 夜晚看北斗星 C. 使用指南针 D. 看日出方向

考点: 地磁场。

专题: 应用题;磁现象、电生磁。

分析: 明确各辨别方向的原理,然后答题.

解答: 解:A、夜晚看灯塔是靠灯塔灯光的指引辨别方向的,不符合题意;

B、夜晚看北斗星,是利用天文学的方法辨别方向的,不符合题意;

C、使用指南针是靠地磁场辨别方向的,符合题意;

D、看日出是靠经验日出东方来辨别方向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辨别方向的方法,是一道基础题,在生活中具有现实意义.

 

5.(2分)(2012•北海)下列叙述不属于通过电磁波传递的是(  )

A. 收看电视节目 B. 天宫一号将资料传送回地面

C. 收听电台广播 D. 发电厂将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

考点: 电磁波的传播。

专题: 应用题;信息的传递。

分析: 广播节目的传输、电视节目传输、天宫一号传输资料等都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号而实现的;电能的传输是通过导线传输而实现的.

解答: 解:电视节目、天宫一号将资料传送回地面、电台广播都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故ABC不符合题意;

发电厂通过输电线将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与电磁波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磁波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6.(2分)(2012•北海)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如图所示,下列哪个光路图是正确的?(  )

A. B. C. D.

考点: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专题: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 解:因为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要发生折射,所以AC不符合题意;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要靠近法线.所以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在作光的折射光路图时要注意:不管光从哪种介质斜射向哪种介质,在光疏质(密度比较小的物质)里面的角(入射角或折射角)较大;在光密质(密度比较大的物质)里面的角(入射角或折射角)较小,即“疏大密小”. 角度越小,光线越靠近法线.

 

7.(2分)(2012•北海)以下哪个现象说明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

A. 夏天把冰块加进果汁中喝很爽 B. 把红薯烤熟

C. 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有灼热感 D. 汽车尾气使周围环境温度升高

考点: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

一是热传递,高温物体放出热量、降低温度、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二是做功,对物体做功(克服摩擦做功、压缩气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气体膨胀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夏天把冰块加进果汁中,喝起来感到凉爽,是因为冰块的温度低于人体的体温,两者之间发生了热传递,不符合题意;

B、红薯从火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C、从滑梯上滑下,臀部与滑梯摩擦,摩擦生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D、汽车尾气使得周围的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在效果上是等效的,但其实质不同,做功属于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属于能量的转移.

 

8.(2分)(2012•北海)今年5月21日,有个美丽的金戒指悬挂在天空,如图所示,其实是日环食现象,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它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 夜晚也可以看到日环食

D. 地球上所有区域的人都能在同一时间看到日环食

考点: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就看不到太阳,这就是“日食”现象.

解答: 解:A、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就看不到太阳,这就是“日食”现象,它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日食现象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

C、夜晚在地球上是看不到太阳的,不能看到日食现象,故C错误;

D、地球上所有区域的人在同一时间有的能够看到太阳,有的不能看到太阳,所以并不是地球上所有区域的人都能在同一时间看到日环食,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日食的成因,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我们要能够根据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注重理论联系生活实际.

 

9.(2分)(2012•北海)夏季的强台风给沿海城市造成很大的损失,为了使树木不被台风连根拔起,用拉索固定树木,如图所示,哪种方法能使拉索对树木的拉力与风力平衡?(  )

A. B. C. D.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进行解答.

解答: 解:要使拉索对树木的拉力与风力平衡,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拉力和风力应该是一对平衡力,因此二力必须在一条直线上,显然只有D图中绳索的拉力与风力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图D符合要求.

故选D.

点评: 该题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别,注意平衡力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缺一不可,本题从二力是否在一条直线即可判断出.

 

10.(2分)(2012•北海)下述哪个事例不是利用大气压?(  )

A. 降落伞可以帮助飞行员缓慢降落 B. 人做深呼吸吸入新鲜空气

C. 塑料吸盘吸在墙壁上 D. 用吸管吸饮料

考点: 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专题: 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大气压的利用一般都是在某处使气压降低,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了某种效果,逐个选项分析就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A、降落伞是一种利用空气阻力实现从高空缓慢下降工具,不是利用大气压.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人做深呼吸,肺是扩张的,那么肺里的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所以大气压就把空气压入了体内,故利用了大气压,故本项不符合题意.

C、吸盘要固定在墙壁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吸盘,把盘内的空气挤出,然后吸盘就被外界的大气压紧压在了墙壁上,故本项不符合题意.

D、用力一吸气,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口腔内.故D利用了大气压.本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要多注意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尽可能的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去试着解释.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大气压的应用的了解与掌握,利用大气压的生活例子是很多的,学习时,多举例、多解释,分析时不要说成“被吸上来”,而是“被外界的大气压压上来”.

 

11.(2分)(2012•北海)利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淡水,容器中的海水在太阳照射下,倾斜的玻璃板上就有淡水顺势流进另一个容器里.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下述哪些物态变化(  )

A. 先汽化后凝固 B. 先升华后凝华 C. 先液化后凝固 D. 先汽化后液化

考点: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解决此题要知道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称为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

解答: 解:当将海水放在太阳下照射时,海水吸热会由水变成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

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板会由水蒸气变成小液滴聚集在倾斜玻璃板上,发生液化现象,再顺势流进另一个容器里,整个过程是先汽化,后液化.

故选D.

点评: 判断物态变化现象主要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判断出是哪种物态变化.

 

12.(2分)(2012•北海)如图所示,一个闭合的正方形线圈从一个蹄形磁铁的上方落下,其aa′边进入蹄形磁铁直至底部,线圈的边长比磁铁的高度长,是在此过程中(  )

A. 线圈中无感应电流产生

B. 线圈中有感应电流产生,线圈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 线圈中有感应电流产生,产生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考点: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专题: 磁现象、电生磁。

分析: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导体中才有感应电流.

解答: 解:图中为闭合电路,其中一部分导体aa′边在磁场中做了切割磁感线运动,因此会产生感应电流,由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故选B.

点评: 掌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3.(2分)(2012•北海)在炎热的夏天,猛烈阳光照射下的沙滩和海水对比(  )

A. 海水的温度更高 B. 沙滩的温度更高

C. 沙滩和海水的温度相同 D. 不能确定哪个温度更高

考点: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专题: 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是该种物质的比热容,在自然界中,水的比热容是最大的,同时在分析该类问题时应用控制变量的思维来考虑.

解答: 解:在炎热的夏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所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根据Q=cm△t可知水的温度升高值小;而沙子的比热容小,沙子温度升高值大,所以沙滩的温度更高.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水的比热容大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14.(2分)(2012•北海)从图中的长方形金属薄板abcd中剪出一块,下列哪种剪法得到的金属板条电阻最大(  )

A. 剪出abfe B. 剪出efcd

C. 剪出阴影部分的细金属条 D. 保留整块金属板

考点: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专题: 电压和电阻。

分析: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解答: 解:同一块金属板要想电阻最大,只需要使得金属板条的最长、最细就可以,对题目中所提供的四种方法进行比较可以发现C的剪裁方法可以使得金属板条最长最细,故电阻最大.

故选C

点评: 此题解答的关键是理解题目中提供的剪裁方法,很多同学熟记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可是由于审题不够仔细出错.

 

15.(2分)(2012•北海)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在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1.当S1、S2都断开时(  )

A. 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可使电流表读数仍为I1

B. 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可使电流表读数仍为I1

C. 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可使灯的亮度和S1、S2都闭合时的亮度一样

D. 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可使灯的亮度和S1、S2都闭合时的亮度一样

考点: 电路的动态分析。

专题: 动态预测题;图析法;欧姆定律。

分析: 根据电路图,分析电路结构,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及欧姆定律分析答题.

解答: 解:开关S1、S2都闭合时,等效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开关S1、S2都断开时,等效电路图如图乙所示;

(1)由等效电路图可知,开关S1、S2都闭合时,

电路总电阻小于灯泡电阻,开关S1、S2都断开时,

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电路总电阻大于等于灯泡电阻,

即开关S1、S2都断开时的电路总电阻大于开关S1、S2都闭合时的总电阻,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开关S1、S2都断开时的电路电流小于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路电流,即小于I1,故AB错误;

(2)开关S1、S2都闭合时,灯泡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开关S1、S2都后,只有当滑片移到最左端时,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此时灯泡亮度和S1、S2都闭合时的亮度一样,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是一道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题,分析清楚电路结构、熟练应用欧姆定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二、作图题(共4分,每小题4分)

16.(4分)(2012•北海)(1)画出图1中光线入射到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如图2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利用滑轮组将海鲜提起.

考点: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专题: 图像综合题。

分析: (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2)利用滑轮组将海鲜提起,省力多少和绳子的绕法,决定滑轮组的使用效果,要向下拉物体向上移动,则应从定滑轮开始绕.

解答: 解:(1)首先做出法线,入射角为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反射角也为60°.

(2)绳子固定在定滑轮上,自由端在人手中,物体由两根绳子承担,如下图所示:

点评: (1)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滑轮组设计原则可归纳为:奇动偶定,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变向加一定.

 

三、填空题(共23分,每空1分)

17.(2分)(2012•北海)同学们正在听课,突然传来了锣鼓声,这锣鼓声属于 噪声 (选填“噪声”或“乐音”)请写出减弱噪声的一个措施 关闭门窗 .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1)物理学上,噪声指物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环保角度来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 解:(1)锣鼓声干扰了同学们的听课,所以是噪声;

(2)在不影响学生听课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关闭门窗的方法来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1)噪声;(2)关闭门窗.

点评: 本题考查噪声的概念以及减弱噪声的途径,尤其是从环保的角度认识噪声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18.(3分)(2012•北海)在家庭电路中,假如站在地上的人一只手接触了火线,如图所示,由于人体是 导体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人体成为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就会有 电流 通过人体,发生触电事故,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 36V 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考点: 导体;安全用电原则。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解答本题应掌握:(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人体、大地、各种金属等都属于导体;

(2)产生电流的条件:有电源且电路为闭合电路;

(3)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的电压.

解答: 解:(1)人体是导体;

(2)电路中有电源且电路为闭合电路,因此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

(3)一般来说,36V为安全电压,即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

故答案为:导体;电流;36V.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导体的认识、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条件和对人体安全电压的了解,属物理规律的简单应用.

 

19.(3分)(2012•北海)各种剪刀都属于杠杆,如图所示中, 乙 剪刀属于费力杠杆, 甲 剪刀属于省力杠杆(选填“甲”或“乙”),给剪刀涂上润滑油是为了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考点: 杠杆的分类;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专题: 应用题;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1)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2)在物体表面上涂上润滑油可减小摩擦.

解答: 解:

(1)由图可知,乙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是费力杠杆;甲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是省力杠杆;

(2)给剪刀涂上润滑油,其表面更光滑,从而减小了摩擦.

故答案为:乙;甲;减小.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杠杆的分类,只要正确判断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即可.

 

20.(3分)(2012•北海)端午节,在合浦西门江进行龙舟比赛时,划桨选手在鼓声的号令下,同时向后划水,龙舟就快速前进,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如果以龙舟为参照物,江岸是 运动 的,在停止划桨后龙舟仍继续前进一段距离,这是由于龙舟具有 惯性 .

考点: 力作用的相互性;参照物及其选择;惯性。

专题: 应用题;运动和力。

分析: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3)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

解答: 解:(1)船桨向后划水,船桨对水施加力的同时,水对船桨也有力的作用,龙舟在水的作用力下快速前进,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龙舟前进时,江岸相对于龙舟位置不断变化,以龙舟为参照物,江岸是运动的;

(3)龙舟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停止划桨后,龙舟仍继续前进;

故答案为:相互的;运动;惯性.

点评: 本题考查了力的相互作用、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惯性等,是一道基础题.

 

21.(3分)(2012•北海)如图所示的挖土机, ② 部位的设计是为了增大压强, ④ 部位的设计是为了减小压强(每空只选填1个数字编号),减小压强时利用了 增大受力面积 的方法.

考点: 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解答: 解:②部位做成叉状,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

④部位借助于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而减小压强;

故答案为:②;④;增大受力面积.

点评: 本题考查了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会利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是关键,本题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22.(3分)(2012•北海)汗脚穿鞋易产生臭味,周围的人也闻到臭气,这是 扩散 现象,小明购买了如图所示的干鞋器,其电阻为2200Ω,正常工作电流为0.1A.把脚放入鞋内,通电后就可以起干燥杀菌除臭的作用,这是利用电流的 热效应 工作的.它正常工作100s产生 2200J 的热量.

考点: 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 应用题;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1)物质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发热,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是电流的热效应;

(3)已知电阻、电流及通电时间,由焦耳定律可以求出电阻产生的热量.

解答: 解:(1)汗脚穿鞋产生的臭味物质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周围空气中,所以周围的人也闻到臭味;

(2)干鞋器通电时,能产生热量,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利用的是电流的热效应;

(3)干鞋器产生的热量Q=I2Rt=(0.1A)2×2200Ω×100s=2200J;

故答案为:扩散;热效应;2200J.

点评: 本题考查了扩散现象、电流的热效应、产生的热量等问题,是一道基础题,知道什么是扩散现象、电流的热效应、熟练应用焦耳定律即可正确解题.

 

23.(3分)(2012•北海)我国将实行阶梯电价,就是在现行电价的基础上进行阶梯式提价,按月用电量分3个档次.不同档次的月用电量缴费标准不同,某地区的方案如表.莉莉家的电能表本月初示数为.为了控制本月她家耗电不超过方案中的第一档,则本月底电能表的最大示数不应超过 520.0kW•h .电能表上标有“220V、10(20)A”,则该电能表的额定最大电流为 10 A.请指出生活中一种浪费电能的现象 家用电器不用时处于待机状态、长明灯等 .

档次

月用电量

缴费标准(元度)

1

0~150度

0.50

2

151~220度

超出130度部分:0.55

3

220度以上

超出220度部分:0.80

考点: 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

专题: 应用题;图析法;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 (1)电能表最后一位是小数位,根据图示电能表读出电能表示数,由表中数据找出本月用电量,然后求出月末电能表示数.

(2)根据电能表铭牌含义分析答题.

(3)家用电器处于待机状态、人走灯不灭等都会造成电能的浪费.

解答: 解:(1)由图示电能表可知,电能表示数是370kW•h,由表可知,方案中的第一档用电量是150kW•h,

则月末电能表最大示数不能超过370kW•h+150kW•h=520kW•h;

(2)电能表铭牌“220V、10(20)A”中,220V是额定电压,

10A是电能表允许通过的额定最大电流,20A是电能表允许通过的瞬时最大电流;

(3)生活中浪费电能的现象有:家用电器不用时处于待机状态、长明灯等.

故答案为:520.0kW•h;10;家用电器不用时处于待机状态、长明灯等.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能表读数、电能表铭牌含义、浪费电能的现象等问题,是一道基础题,一定要掌握电能表读数方法,在生活中注意节约电能.

 

24.(3分)(2012•北海)炎夏,小明浸泡在圆柱形水缸中降温解暑,如图所示,他浸在水中的体积为0.05m3,此时水深60cm,他的心脏部位在水面以下10cm处,则他受到水的浮力为 490 N,水对他心脏部位的压强为 980 Pa.已知圆柱形水缸底面积为0.5m2,当他从水缸出来后,水缸底受到的压强变化了 980 Pa(水缸厚度、形变以及他带出来的水忽略不计).

考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浮力。

分析: (1)已知他浸在水中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可求得他受到水的浮力;

(2)已知他的心脏部位在水面以下10cm处,利用P=ρgh可求得水对他心脏部位的压强;

(3)根据他浸在水中的体积为0.05m3,和水缸底面积为0.5m2,可求出当他从水缸出来后,水的深度变化,再利用P=ρgh可求得水缸底受到的压强变化.

解答: 解:(1)他受到水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00kg/m3×9.8N/kg×0.05m3=490N

(2)水对他心脏部位的压强:

P=ρ水gh=1000kg/m3×9.8N/kg×0.1m=980Pa.

(3)当他从水缸出来后,水的深度变化△h===0.1m,

则缸底受到的压强变化:

△P=ρ水g△h=1000kg/m3×9.8N/kg×0.1m=980Pa.

故答案为:490;980;980.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排开液体体积、水面高度的变化是分析的难点,突破的关键是对公式及其变形的熟练应用.

 

四、实验探究题(共25分,25~28每空1分,29题8分)

25.(6分)(2012•北海)(1)弹簧测力计测量的物理量是 力 .图1所示的读数为 2.5 N.

(2)体温计用于测量 人体温度 ,你认为 不可以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于测量沸水的温度.

(3)天平用于测量物体的 质量 ,在调节天平时,指针偏转如图2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

考点: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天平的使用。

专题: 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

分析: (1)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力的工具,认清其量程和分度值再读数;

(2)体温计是用来测量人体温度的工具,使用时不能超出其量程;

(3)天平是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若果发现指针向左偏,平衡螺母应该向右调节,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表示横梁平衡.

解答: 解:(1)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力的工具,图1中弹簧测力计的一个大格表示1N,里面有两个小格,则其分度值为0.5N,故其读数为2.5N;

(2)体温计是用来测量人体温度的仪器,其量程为35℃~42℃,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已经超出了体温计的量程,故不可以用体温计来测量沸水的温度;

(3)天平是用来测量质量的仪器,在调节天平时,指针偏转如图2所示,指针向左偏,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故答案为:(1)力;2.5;(2)人体温度;不可以;(3)质量;右

点评: 弹簧测力计、体温计和天平是初中物理中常见的测量工具,了解其用途和读数,使用时要注意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然后再读数.

 

26.(3分)(2012•北海)小强用被雨淋湿的校服来检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因素:A.液体的温度.

B.液体的表面积.

C.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校验:(1)将湿校服放在太阳底下晒,主要验证 液体的温度 因素.

(2)将湿校服挂在风扇前用风扇吹,主要验证 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因素.

(3)将湿校服展开挂在衣架上更容易干,说明 液体的表面积 越大,蒸发越快.

考点: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专题: 控制变量法;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2)当研究多变量的物理问题时,一般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实验 过程中要注意将研究因素改变,而其他的因素保持不变.

解答: 解:①将湿校服放在阳光下,由于热传递可以使校服的温度升高,因此验证的是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②将湿校服放在风扇前用风扇吹,由于风会加快校服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因此验证的是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的关系;

③将湿校服展开,增大了校服的面积,因此验证的是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故答案为: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③液体的表面积.

点评: 此类问题解答是可以直接依据课本知识解答,也可以从学习方法的角度,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进行解答.

 

27.(4分)(2012•北海)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次实验中都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 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等”),即小车应从斜面 同一高度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

(2)本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小 ,速度减小得越 慢 .

考点: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专题: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小车在同一斜面顶端自由下滑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同一小车在同一高度,具有的重力势能相同,自由滑下,重力势能转化成的动能相同,小车质量相同,速度相同.

(2)从图中可以看出,毛巾表面最粗糙,小车滑行距离最近,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滑行距离最远,棉布表面居中,据此可得出实验的结论.

解答: 解:(1)探究小车从不同表面的运动情况,保持其它因素不变,保持相同小车的初速度相同;要使小车的初速度相同,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2)表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长,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故答案为:(1)相等;同一高度;

(2)小;慢.

点评: 在本实验的研究过程中,运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同时,在对理想状态下物体运动的研究中,我们还通过极端假设的方法进行科学推理,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理想实验法.

 

28.(4分)(2012•北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并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如图所示.

(1)当蜡烛放在光具座30cm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 10 cm.

(2)当蜡烛放在光具座20cm处,移动光屏,得到像的特点是:倒立、 缩小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一光学仪器名称).

(3)当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45cm处,观察正立、放大的 虚 像(选填“实”或“虚”).

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概括为:

①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②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

③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

④u=f,不成像;

⑤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解答: 解:(1)当蜡烛放在光具座30cm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说明蜡烛到透镜的距离为二倍焦距,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因此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2)当蜡烛放在光具座20cm处,蜡烛到透镜的距离为50cm﹣20cm=30cm>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3)当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45cm处,蜡烛到透镜的距离为50cm﹣45cm=5cm<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故答案为:(1)10;

(2)缩小;照相机;

(3)虚.

点评: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烛焰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要求,一定要注意实验前的调整工作,凸透镜、光屏的面应与光具座的轨道垂直;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为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对同一种情况应多测几组数据.

 

29.(8分)(2012•北海)小红、小明做探究“导体中的电流I与导体R的关系”实验,先后使用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的四个定值R和其他所需器材进行实验,其中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连接好的实物电路如图1所示.

(1)老师检查后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请你找出这根导线并打上“×”,然后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接.

(2)连接正确后小红先做试验,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 B 端,然后开始试验,测出一组数据,并作出I﹣R图象(图2中的甲图象),由此图象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 .

(3)小明利用这个电路测出另一组数据.但实验操作中有不符合探究I与R关系的做法,结果得到的I﹣R图象如图2中的乙所示.请指出小明实验操作中不符合要求的做法: 没有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

考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专题: 错解分析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探究导体中的电流I与电阻R的关系实验,电压表应与定值电阻并联,测电阻两端电压,据此分析并改正电路图;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由电路图确定滑片的位置;应用控制变量法的观点,分析图象甲,得出实验结论;

(3)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据此分析图象乙,然后答题.

解答: 解:(1)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压表连接错误,电压表应与电阻并联,电路图如图所示;

(2)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置于B端,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由图2甲图象可知,图象上各点对应的电流I与电阻R的乘积是一个定值,IR=3V,由此可见: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

(3)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应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U保持不变,由图2乙可知,导体电流与电阻的乘积不是定值,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实验不符合要求之处是:没有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故答案为:(1)电路图如图所示;(2)B;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

(3)没有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点评: 本题考查了查找电路错误并改正、滑动变阻器的调节、分析实验数据(图象)的出结论等问题,是实验的常考问题;实验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正确应用控制变量法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五、综合应用题(共18分,30题4分,31题6分,32题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运算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答案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30.(4分)(2012•北海)小浩的家离学校2km,早晨他骑着电动车以20km/h的平均速度上学,请计算他从家到学校要用多长时间?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 计算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 知道小浩的骑车速度和骑车路程,利用速度公式v=求骑车时间,即他从家到学校要用的时间.

解答: 解:

∵v=

∴骑车时间,即他从家到学校要用的时间:

t===0.1h=6min.

答:他从家到学校要用6min的时间.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属于基础题目.

 

31.(6分)(2012•北海)如图所示是北海市长青公园中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的碑心石可以看作是一块高约20m,底面积6m2的长方体花岗石,已知花岗石的密度是2.8×103kg/m3.问:

(1)碑心石的质量约是多大?

(2)碑心石对底座的压强约是多少?

考点: 密度公式的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1)已知纪念碑的高和底面积,可求纪念碑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可求纪念碑的质量.

(2)纪念碑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底面积;根据压强公式可求碑心石对底座的压强.

解答: 解:(1)纪念碑的体积:

V=20m×6m=120m3.

∵ρ=

∴纪念碑的质量:

m=ρV=2.8×103kg/m3×120m3=3.36×105kg.

(2)纪念碑直接矗立在地面上接触面积S=6m2;

纪念碑对地面的压强:

P=====5.488×105Pa.

答:(1)纪念碑的质量3.36×105kg.

(2)碑心石对底座的压强为5.488×105Pa.

点评: 本题考查质量、压强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对接触面积的判断,要知道在水平面上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一定要认真仔细.

 

32.(8分)(2012•北海)图1为某电梯的简图,其部分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R是一个压敏电阻,加在压敏电阻R上的压力增大时,它的阻值减小,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表达到设定值时超载电铃报警.

(1)动触点K与A、B触点中的哪一个接触时电铃报警?

(2)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着压力的变化规律如图3所示,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0.06A时,衔铁被吸下,报警电铃响起,求此时R的大小及这部电梯设计的最大载重是多少N?(电磁铁线圈的电阻不计)

(3)电梯自重500kg,带动电梯升降的电动机上标有“220V、10kW”的字样.当电梯载重500kg时,中途匀速运行10s内上升了10m,则此过程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多少?

考点: 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的计算。

专题: 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磁现象、电生磁。

分析: (1)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实质就是电磁继电器的应用,电梯超载时,衔铁被电磁铁吸住,触点K与触点B接触,电铃工作电路接通;

(2)已知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和此时的电流,根据R=就可以求出R的电阻值,根据电阻值从图3中就会找出相对应的压力,从而确定电梯的最大载重量;

(3)根据电梯的载重和升高的高度计算出机械能的大小,根据电梯的功率和时间计算出消耗电能的大小,据η=×100%计算出电梯电动机的效率.

解答: 解:(1)电梯超载时,压敏电阻R受到的压力F增大时,其阻值减小,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从而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磁性达到一定程度时,衔铁被电磁铁吸住,触点K与触点B接触,电铃报警,电梯不工作.

(2)由图2可知控制电路电压U=6V,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0.06A时,此时电阻R===100Ω;

由图3当电阻R=100Ω时,对应的压力F=10000N,即电梯的最大载重10000N.

(3)电梯自重500kg,当电梯载重500kg时,中途匀速运行10s内上升了10m,需要的机械能:

W机械=G总h=m总gh=(500kg+500kg)×9.8N/kg×10m=9.8×104J

电动机上标有“220V、10kW”的字样,工作10s消耗的电能:

W电=pt=10×103W×10s=1×105J

∴电动机的效率据η=×100%=×100%=98%.

答:(1)动触点K与B触点接触时电铃报警;

(2)报警电铃响起,此时R的大小为100Ω,这部电梯设计的最大载重是10000N;

(3)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98%.

点评: (1)超载自动报警系统的控制电路受压敏电阻控制,受到的压力越大,电阻越小,电路中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

(2)此题考查了有关电磁继电器的电路连接,首先要搞清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并搞清工作电路和控制电路,同时还考查了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