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南京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答案
日期:2014-10-25 16:45

(单词翻译:单击)

一(24分)

1.用涛文原句填空。(10分)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___。(《诗经·秦风》)

(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3)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___________,夜泊秦准近洒家。(杜牧《泊秦淮))

(5)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6)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7)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9)孔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在求学的道路上,学习与思考都很重要(请用《论语》中的句子回答)

【参考答案】(1)在水一方(2)长河落日圆(3)忽如一夜春风来(4)烟笼寒水月笼沙

(5)柳暗花明又一村 (6)似曾相识燕归来 (7)小桥流水人家 (8)草色入帘青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详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诗文背诵与默写水平,前八个小题为古诗文语句的上下句对接,只要把古诗文背过,字写对即可。最后一个小题为理解型默写,要抓住其中的关键点“学习与思考”,审清题意即可确定答案。总体上看,这道题的难度不大。

2.下列黑体字读音两两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干涸——禁锢 鳞次栉比——不拘小节

B.祈祷——莱畦 惟妙惟肖——悄无声息

C.迸射——骈进 恪尽职守——刻不容缓

D.伫立——贮蓄 鲜为人知——显而易见

【参考答案】D

【详细解析】此题为字音考查题,出现的字音字形都较为常见,只要平时有足够的积累。难度是不大的。可以用排除法,A中的两项读音各不相同 hé gù zhìjié ,B中的第二项分别读 xiào qiǎo , C中的第一组分别读 bèng pián

2012年江苏省南京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答案

5.感受书法魅力,推敲欣赏感言。

2012年江苏省南京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答案 2012年江苏省南京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答案 2012年江苏省南京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答案

下面是林桐所写感言中的一段,他对画线处不够满意,你帮他改为 。(2分)

楷书,行书,草书是最常见的书法字体,它们给人别样的审美感受。打个比方,楷书如

人端正站立,行书如人悠然行走,草书如人刚劲大气。三种字体各具情态,令人赏心悦目。

【参考答案】示例:潇洒奔跑(欢快舞蹈)

【详细解析】此空所填词语要看前边的两个类似的句子,前两个句子都是从人的肢体动作的角度打比方的,所以此空也要写人的肢体动作才行。

6.利用下列材料,开展主题研究。

2012年江苏省南京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答案

汪淳将研究的主题定为“临摹的方法”,挑选了材料《起笔与收笔》和《从“形似”到“神似”》。你将研究的主题定为“ ” ,挑选了材料《 》 ,《 》。(3分)

【参考答案】示例:王羲之书法的魅力 《王羲之的故事》 《兰亭集序》

【详细解析】做题的思路应是把给出的材料归类后,确定可以展示哪个主题,并完成填空。如还可以把“大书法家颜真卿”“王羲之的故事”可以归为一类,研究书法家成名的历程。还可以将“行云流水的笔墨舞蹈”和“飞云泼墨话草书”归为一类,研究书法的美感和吸引力。

7.邀请名家指导,商定讲座安排。

下面是你与书法家魏先生的一段对话,请根据情景补全。(3分)

你:魏先生,您好!下周是我校的“书法活动周”,我们诚挚邀请您下周二给我们开一个讲座。

魏:哎呀,很不巧,下周二我另有活动,能换个时间吗?

你: 。

魏:太好了!那我们下周五下午在你们学校的报告厅见!

【参考答案】示例:谢谢您!那么下周五下午您有空吗?如果有空,我们就在学校的报告厅等候您,可以吗?

【详细解析】说话要有礼貌,语气要委婉,能完成上下句的对接。上下句中最关键的是“星期二”和“星期五”的活动时间的更改,所以在衔接中的要能有一个很好的过渡。


二(43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2题。(15分)

【古诗阅读】

8.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4分)

阙 题①

(唐) 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②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释]①“阙”同“缺”,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②每:每当。

(1)白云深处,清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 (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1分)。

(2)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请以第二联为例分析。(3分)

【参考答案】(1)(1分)幽

(2)(3分)示例:这一联从视觉角度描写了缤纷的落花,清澈的流水;从嗅觉的角度描

写流水(花)的芳香,表现出环境的清静(优美宜人)。

【详细解析】第一步较为容易,只要是写环境的字即可,原诗中也只有“幽”字明确而切题。第二步主要是知道感官包括哪些,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结合语句选出正确的角度并加以分析即可。

【古文阅读】

古 镜

(宋)沈 括

[甲]古人铸鉴①,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而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乙]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②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③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予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节)

[注释]①鉴:镜子。②原:推究。③差:略微。

9.下列给【乙】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B.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C.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D.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10.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收人而令小 令初下,群臣进谏(《邹忌讽秦王纳谏》)

B.予观之 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C.又见他家所藏 才美不外见(《马说》)

D.文画铭字无纤异者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2012年江苏省南京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答案 2012年江苏省南京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答案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16分)

兄 弟

郑小玲

春旺和福生是兄弟,春旺是哥,福生是弟。

春旺不大喜欢福生,因为他一直觉得爹娘偏心,对福生好。小时候村里家家都不宽裕,偶尔有了好吃的,爹娘总是由着福生吃,还反复对春旺说:“你是哥,多让着弟弟。”春旺二十岁的时候,爹娘叫他把福生带去打工,春旺心里不情愿,可拗不过爹娘,还是把福生带了出来,不过春旺告诉福生,自己所在的城东工地不要人了,把福生介绍到了城西工地,那个工地有他们村里的大牛。春旺让福生有事找大牛,别往自己的工地跑。大半年了,兄弟俩就见了两次面,每次见面福生总告诉春旺,他在公司很好,让春旺不要担心。

中秋节到了,春旺的工地活儿多,没有放假,但发了月饼,一共四个,四个品种。春旺拿起一个最贵的肉馅儿月饼,喜滋滋的。他闻了闻,口水差点儿流出来。他忍不住三口就吃掉了这个月饼。因为吃的快,他没吃出月饼的滋味,只是觉得特别好吃。春旺想自己是哥,过节还是该去看看福生。

吃过晚饭,春旺就出了工棚。春旺想自己不能空手去见福生,得带月饼,就一个就行。春旺挑了一个最便宜的椒盐月饼,然后往城西走去。

半路上,春旺遇到了福生。春旺问:“你去哪里?”福生说:“哥,我正准备去你那儿,在这里遇到你就太好了!”福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月饼说:“哥,这是我们公司发的月饼,给你一个尝尝!”春旺一看,正是刚吃过的那种很好好吃的肉馅儿月饼,他说:“福生啊,哥也发了月饼,也给你带了一个!”说着从口袋里掏出那个椒盐月饼,一把塞给了福生。福生捏着春旺给他的月饼,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春旺和福生在街道找了个地方坐下来。春旺抬起头看看天上的月亮,福生也抬起头看看天上的月亮。春旺说:“爹娘也在看月亮吧?”福生说:“肯定在看!他们肯定很想我们!”春旺说:“吃月饼吧。”福生说:“好,吃月饼吧。”春旺随口问:“好吃吗?”福生说:“好吃。”福生也问:“哥,好吃吗?”春旺说:“好吃,真好吃!”春旺这回可吃出味儿了,他吃得很香。他看到福生像自己一样,也吃的很香,不免尴尬地笑了一下。春旺等福生吃完月饼就说:“回去吧,太累了,明天还得干活。”福生点头说:“回吧,明天还得干活呢!”

三天后,大牛来找春旺,说要跟他借点钱,给他上大学的儿子买电脑。尽管春旺不情愿,可是自己才发了工资,况且大牛是村里人,不借说不过去,只得把工资借给了大牛。大牛接过钱,兴奋地说:“太谢谢了!我知道你们哥俩都是好人!前几天中秋,公司什么都没发,福生去超市花十块钱买了两个肉馅儿的月饼,非要送我一个。”春旺听得愣住了。

送走大牛,春旺走到一边,捂着脸留下了眼泪……

两天后,福生进了春旺所在的工地,住进了春旺的工棚,福生的床挨着春旺的床。睡觉,两人顶着头,挨得很近很近。

(选自《中学时代》2011年第4期,有删改)

13.哪件事使春旺对福生的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用一句话概括回答。(2分)

14.春旺把福生介绍到城西工地,这对下面的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结合具体情节回答。(3分)

15.根据具体情景,回答下面问题。(4分)

(1)兄弟吃月饼时,为什么福生总附和着春旺说话?(2分)

(2)春旺看到福生像自己一样吃得很香,为什么会“尴尬”?(2分)

16.分别分析下面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4分)

(春旺)说着就从口袋里掏出那两个椒盐月饼,一把塞给了福生,福生捏着春旺给他的月饼,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17.请展开想像,根据要求填空。(3分)

半路上,春旺遇到了福生。(1) 。春旺问:“你去哪里?”福生说:“哥,我正准备去你那儿,在这里遇到你就太好了!”福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月饼(2) 地说:“哥,这是我们公司发的月饼,给你一个尝尝!”春旺一看,正是刚吃过的那种很好好吃的肉馅儿月饼,(3) 。他说:“福生啊,哥也发了月饼,也给你带了一个!”

要求:(1)填写一个描写福生动作的句子;(2)填写一个描写福生神态的词语;(3)填写一个描写春旺心理活动的短语。

【参考答案】

13.(2分)春旺得知福生特意买月饼送给他。(意同即可)

14.(3分)为兄弟互相送月饼的情节做铺垫,与福生搬进春旺的工棚相照应,引出人物大牛。(意同即可)

15.(1)福生对哥哥很尊重,很顺从。(2分)

(2)春旺觉得自己给福生的月饼没有福生给的好,有点过意不去。(2分)

16.(4分)“塞”表现了春旺想用自己的热情掩饰自己的私心;“捏”表现了福生感受到

春旺情谊时的欣喜和对兄弟情谊的珍惜。(意同即可)

17.(3分)示例:(1)福生迈着大步匆匆赶路 (2)兴奋 (3)心中一喜(每空1分)

【详细解析】13小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审题时要注意“根本”二字。

14小题要结合下文内容回答,从故事情节的整体发展上,从人物的感情变化上,考虑周全。

15小题要注意看原文,尤其是第二步的答案就在上文。

16小题两个动词,一写哥哥,一写弟弟,要根据故事情节揣摩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17小题要根据上下文,并注意每个空的具体要求。这道题的形式很新颖,但是难度不大。

总体上看,此阅读注重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学生的个性表达,是一个考查较为深入,能看出学生语文功底的考题。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12分)

知识的责任

罗家伦

①知识分子应该担负起一种特殊的责任——知识的责任。所谓知识的责任,既指学术责任,更指社会责任。

②担负学术责任,他的前提是建立起负责任的思想。怎样才算负责任呢?它需要搜集大量的事实根据,再经过逻辑的审核,最后形成周密的体系。从这个标准来看,建立负责任的思想是很艰辛的,需要漫长的过程,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比如在实验室做实验,受伤的人不知有多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再如去荒山沙漠勘探,因为天灾人祸而死伤的人也不知有多少。他们不依赖空想和幻想,他们看重实验,这便是对思想负责任。

③担负学术责任,还要能对这种思想去负责。思想一旦建立之后,就应该去发表,去推进,去扩充。在发表以前,当然要斟酌它是不是真理,可不可以发表;但做出发表的决定之后,如果没有新的发现或修正,也没有为别人更精辟的学说所折服,那就应当以大无畏的精神把它更有力地推进,更广大地扩充。比如哥白尼最先发表地动学说,说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及其他行星都在他的周围运行,他因此受到教会的迫害。后来布鲁诺继续研究,认可了这个思想,并极力传播,结果惹怒了教会,被处以极刑。伽利略继起,凭借物理学的证明,发扬光大了这种学说,却为此锒铛入狱。他们虽受尽困辱,但科学思想因他们的负责而熠熠生辉。

④再进一层说,知识分子还应为社会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做“社会的良心”。他们要用责任的思想照亮时代,用高尚的人格感染世人,否则如何对得起自己的天赋?如果对得起国家民族的赐予?又如何对得起历史先哲的伟大遗留?在中国,知识分子被称为“士”。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身为知识分子,就应该抱一种天降大任义不容辞的态度,去担当领导大众继往开来的责任。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抱负,他才被称为真正的知识分子。他的“胸中十万兵”,也是由此而来的。

⑤古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知识分子?让我们互相勉励,勇敢地担负起知识的责任来,克服困难,振兴民族。

(节选自《历史的先见----罗家伦艺术随笔》,有删改)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19.把握文章结构并填空。(2分)

20.按照要求回答下面问题。(5分)

(1)第②节加点的“负责任”在文中指什么?(2分)

(2)第③节举了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三个人的例子,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21.罗家伦先生认为知识分子“应该抱一种天降大任义不容辞的态度,去担当领导大众继往开来的责任”。下列材料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黑暗的官场,陶渊明拂袖而去,在田园“著文章自娱”,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

B.面对国势倾颓,文天祥苦苦支撑,领兵报国,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光耀青史。

C.面对麻木的国民,鲁迅毅然弃医从文,在茫茫的黑夜中呐喊,激励爱国者不断前行。

D.面对独裁统治,闻一多拍案而起,大声地“说了个痛苦”,来唤醒民众追求民主。

【参考答案】18.(2分)知识分子应该担负起知识的责任。

19.(2分)(1)学术责任 (2)对这种思想去负责

20.(1)搜集事实根据,经过逻辑的审核,最后形成周密的体系。(2分)

(2)不能,三个例子有层进关系,与上文“去发表,去推进,去扩充”一一对应。(3分)

21(3分)A

【详细解析】本题是议论文的考查。

18小题论点的位置,开头、结尾、中间,本文的开头段即点明中心论点,结合下文的论证过程即围绕开关段展开,即可得到印证。

19小题要注意找到相关原文,从文中提炼。空中涉及的文章主要是前三段。

20小题第一步在文中有解释,摘取即可。第二步要结合上下文,看这几个事例之间有无逻辑顺序,与上下文之间是否存在搭配照应。

21小题中的A中的陶渊明“拂袖而去”,与观点中的“担当领导大众继往开来的责任”相悖,所以不能证明观点。


三(50分)

22.暑假,我们可以放下书本,背起行囊,行走四方,过一种别样的生活----读自己爱读的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努力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愿望。

请以“带一本书去旅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命。书写(3分)

【参考答案】

(一)作文评分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评分程序是先整体评定基础等级,再评定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40分)

从内容、结构、表达三方面评定作文类别。

2.发展等级(10分)

以下三方面具备一条即可得发展分:①有深度;②有个性;③有文采;④有创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