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省茂名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日期:2014-09-13 10:17

(单词翻译:单击)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4小题,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答案,选对的得2分,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2分)(2013•茂名)下列各组能源中,都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煤、地热能 B. 天然气、潮汐能 C. 水能、风能 D. 核能、太阳能

考点: 能源的分类.

专题: 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 能够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直接获得或可以重复利用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不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解答: 解:A、煤是不可再生能源,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潮汐能是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

C、水能与风能都是可再生能源,故C正确;

D、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知道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熟悉常见能源的分类即可正确解题.

 

2.(2分)(2013•茂名)如图所示,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

轮滑装上滑轮

B.

气垫船

C.

合页上加润滑油

D.

鞋底的花纹

考点: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专题: 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增大摩擦的办法有: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办法有: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滑动为滚动,④使接触面彼此分离.

解答: 解:A、轮滑装上滑轮,是将滑动摩擦变成了滚动摩擦,从而减小了摩擦力,不合题意;

B、气垫船船底和水面间有一层空气,使船与水面彼此分离,从而减小了摩擦力,不合题意;

C、向合页上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彼此分离,以减小摩擦力,不合题意;

D、鞋底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要判断哪些是增大摩擦的实例,首先要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然后根据此知识来分析.

 

3.(2分)(2013•茂名)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考点: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解答此题要知道: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

音量的调节,就是改变声音的响度.

解答: 解:调节音量时,喇叭的振幅发生改变,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响度在生活中具体应用的了解情况.

 

4.(2分)(2013•茂名)夏天,从冰箱内拿出一瓶结了冰的矿泉水.一段时间后,瓶内的冰全部化成了水.瓶内的冰化成水的过程中,不变的是物理量是(  )

A. 体积 B. 质量 C. 密度 D. 比热容

考点: 质量及其特性.

分析: 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结冰后,密度变小,体积变大,比热容也变化,只有质量是不变的.

解答: 解:A、体积变大,故本选项错误;

B、质量不变,因为,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C、密度变小.故本选项错误.

D、比热容变小.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密度和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体这二者一般是不同的.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5.(2分)(2013•茂名)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的是(  )

A. 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B. 粉笔蹭到衣服,在衣服上留下粉笔痕迹

C. 玉兰花开,闻到阵阵花香

D. 秋天到来,树叶飘落

考点: 扩散现象.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微小物体的运动不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进行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眼睛是看不到的.

解答: 解: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粉笔灰是微小的物体颗粒,它的运动不是扩散现象.选项错误.

B、粉笔蹭到衣服,在衣服上留下粉笔痕迹,是粉笔的微小颗粒沾在衣服上.不是扩散现象.选项错误.

C、玉兰花开,玉兰花的香气分子扩散到空气中,人们闻到阵阵花香.选项正确.

D、秋天到来,树叶飘落,是树叶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不是扩散现象.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是运动的,分子的运动眼睛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人们直接观察到的微小物体的运动不是扩散现象.

 

6.(2分)(2013•茂名)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三棱镜分解白光

B.

日环食


C.

水面“倒影”

D.

笔在水面处“折断”

考点: 光的反射.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 解:A、白光透过三棱镜,将发生色散,属于光的折射,不符合题意.

B、日环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C、水中景物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在空气与水的界面发生折射的结果,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要注意区分.

 

7.(2分)(2013•茂名)下列做法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  )

A. 将湿衣服晾在密闭的卫生间内

B. 将弄湿的作业本子打开放在向阳的窗台上

C. 将用后的墨水瓶盖拧紧

D. 用保鲜袋将水果包好放在冰箱内

考点: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一是液体温度,二是液体表面积,三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将湿衣服晾在密闭的卫生间内,减慢了空气流动,同时降低了温度,减慢了蒸发.不符合题意.

B、将弄湿的作业本子打开放在向阳的窗台上,加快了作业本表面的空气流动,同时提高了温度,加快了蒸发;符合题意;

C、将用后的墨水瓶盖拧紧;减慢了空气流动,减慢了蒸发.不符合题意;

D、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冰箱内,减慢了空气流动,同时降低了温度,减慢了蒸发.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用所学知识分析身边的现象,属于常见题型.

 

8.(2分)(2013•茂名)如图所示,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核桃夹

B.

起子

C.

镊子

D.

羊角锤

考点: 杠杆的分类.

专题: 简单机械.

分析: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 解:A、核桃夹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错误;

B、起子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错误;

C、镊子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C正确;

D、羊角锤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知道题目中工具的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关系,是判断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的关键.

 

9.(2分)(2013•茂名)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 B. 火车经过,铁轨的温度升高

C. 柏油路被阳光晒热 D. 用电热壶烧水,水温升高

考点: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解答: 解:A、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饮料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

B、火车经过,火车与铁轨之间存在摩擦,克服摩擦做功,铁轨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符合题意.

C、柏油路在阳光的照射下,柏油路吸收太阳的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

D、用电热壶烧水,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方式不同,但是效果是相同的.

 

10.(2分)(2013•茂名)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滑片P向左移动,则螺线管(  )

A. 左端为S极,磁性增强 B. 左端为S极,磁性减弱

C. 左端为N极,磁性减弱 D. 左端为N极,磁性增强

考点: 安培定则;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专题: 图析法;磁现象、电生磁.

分析: (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

(2)通电螺线管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有关,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解答: 解:伸出右手,四指弯曲指示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即螺线管的右端为通电螺线管的N极,则左端为S极.

当滑动变阻器P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流变大,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将增强.

故选A.

点评: 右手螺旋定则不但可以判出螺线管的磁极,也能根据磁极判出电流方向.

 

11.(2分)(2013•茂名)如图所示,蹄形磁铁位于水平木板上,现要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

A. 蹄形磁铁不动,导体棒ab竖直向上运动

B. 蹄形磁铁不动,导体棒ab竖直向下运动

C. 蹄形磁铁不动,导体棒ab水平向左运动

D. 蹄形磁铁N、S极互换,导体棒ab竖直向上运动

考点: 电磁感应.

专题: 电动机、磁生电.

分析: 蹄形磁铁中,磁感线是从N极指向S极的,而要想产生感应电流,必须让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观察导体ab是否切割磁感线是判断的关键.

解答: 解:图中蹄形磁铁的磁感线是从上端N极指向下端S极的,只有导体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才会在闭合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电流表的指针才能偏转.

A、蹄形磁铁不动,导体棒ab竖直向上运动时,不能切割磁感线,不能产生电流.A不可行.

B、蹄形磁铁不动,导体棒ab竖直向下运动时,不能切割磁感线,不能产生电流.B不可行.

C、蹄形磁铁不动,导体棒ab水平向左运动时,切割磁感线,能产生电流.C可行.

D、蹄形磁铁N、S极互换,导体棒ab竖直向上运动时,不能切割磁感线,不能产生电流.D不可行.

故选C.

点评: 明确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同时,熟知磁感线的分布规律,是此题判断的关键因素.

 

12.(3分)(2013•茂名)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灯L1、L2发光.过一会儿,两灯突然熄灭,电压表有明显示数,由此现象判断电路的故障是(  )

A. 开关S接触不良 B. 灯L1断路 C. 灯L2断路 D. 灯L2短路

考点: 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专题: 欧姆定律.

分析: 两个电灯都不亮,说明是电源短路或开路,而电压表有读数说明此时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并且电源没有损坏,据此分析即可判断.

解答: 解:开关S闭合后,L1、L2均能发光.过一会儿,L1、L2都不发光,说明是电源短路或开路,而电压表有明显示数,说明电源电压没有损坏,故障为开路,并且电压表正负接线柱与电源两极相连,故灯L1断路.

故选D.

点评: 用电压表判断故障时,若电压表有读数,可能是所并联的地方开路或其他地方短路了,若电压表没有读数,则可能是所并联的地方短路或其他地方开路了.

 

13.(3分)(2013•茂名)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不同质量的铁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比较木块运动的远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来的过程中动能一直减小

B. 这样做的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C. 这样做的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

D. 这样做的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考点: 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专题: 压轴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当小球从高处滚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小球的高度决定了小球滚下时的速度;

物体的动能与速度和质量有关,要探究动能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需控制另一个量不变.

解答: 解: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来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动能一直增大,所以A错误;

让不同质量的铁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这样物体到达底端的速度相同,质量不同,探究了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所以B正确,CD错误.

故选B.

点评: 此题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考查了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在分析过程中特别注意控制和改变的量,同时涉及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4.(3分)(2013•茂名)如图所示,R是压敏电阻,它的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闭合开关S,当压敏电阻R受到的压力增大时(  )

A. 电流表示数变小 B. 电压表示数变小 C. 灯L变亮 D. 电路总功率变大

考点: 电路的动态分析.

专题: 应用题;压轴题;动态预测题;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分析: 由图可知,压敏电阻R和灯泡L并联在电源两端,电流表测量干路电路;电压表并联与电源并联,故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当压敏电阻R受到的压力增大时可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则由欧姆定律可得出通过压敏电阻的电流变化,则可知总电流的变化.

解答: 解:因电源电压不变,压敏电阻R和灯泡L并联,故无论压敏电阻如何变化,压敏电阻R和灯泡L两端的电压不变,所以灯泡的亮度不变,电压表示数均不变;故选项B、C错误;

因压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当压敏电阻R受到的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所在的支路上的电阻变大,则由欧姆定律可得,通过压敏电阻的电流减小,而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变;

因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流值等于两支路电流的和,则电流表示数减小;故选项A正确;

根据P=UI可知,电路总功率变小.故选项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欧姆定律及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要求能明确当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端时,电压表测量的为电源电压.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O分.

15.(3分)(2013•茂名)物质有很多属性,可以利用这些属性为我们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器外壳和导线外皮使用塑料,是利用材料的绝缘性

B. 铁铲和铝锅使用金属制成,是利用了材料的导电性

C. 制造飞机常用铝合金材料,是因为这些材料的密度较小

D. 录音带将声音和图象记录并保存下来,应用了物质的超导性

考点: 物质的基本属性.

专题: 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 根据塑料、金属、录音带等物理性质的了解分析答题.

解答: 解:A、塑料是绝缘体,电器外壳和导线外皮使用塑料,是利用材料的绝缘性,故A正确;

B、铁铲使用金属制成,利用了金属硬度大的特点,铝锅由金属制成,应用了金属的导热性,故B错误;

C、制造飞机常用铝合金材料的密度较小,制造的飞机自身质量较小,故C正确;

D、录音带将声音和图象记录并保存下来,应用了物质磁性,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物理性质的应用,了解物质的特性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6.(3分)(2013•茂名)如图所示电路中,将开关S闭合,灯L1和灯L2均发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灯L1和灯L2串联 B. 灯L1和灯L2并联

C. 通过灯L1和灯L2的电流一定相等 D. 灯L1和灯L2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

考点: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专题: 压轴题;电流和电路;电压和电阻.

分析: (1)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流通路径,各个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独立工作.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解答: 解:(1)开关闭合后,电路中有两条并列的电流路径,故灯L1和灯L2并联,故A错误,B正确;

(2)根据公式I=可知,电压相等,两灯的电阻相等时,通过两灯的电流才一定相等,但是两灯的电阻不一定相等,故其中的电流也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

(3)因为两灯并联,所以两灯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串并联的识别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特点等知识,需要同学们熟记有关知识点,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

 

17.(3分)(2013•茂名)小汽车已经进入普通家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在同一水平路上,汽车加速运动时受到的牵引力小于受到的阻力

D. 汽车高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小于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

考点: 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 压轴题;运动和力.

分析: 解此题需从以下方面考虑:

(1)静止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

(2)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

解答: 解:A、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A正确.

B、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B不正确.

C、在同一水平路上,汽车加速运动时受到的牵引力应该大于受到的阻力.C不正确.

D、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经过汽车上面的速度比下面的速度快,汽车上面受到的气体压强比下面受到的气体压强小,所以大气对汽车有一个向上托的力,此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减去托力,所以压力小于重力;汽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的受力分析和对二力平衡条件、相互作用力的准确掌握和理解.

 

三、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8.(3分)(2013•茂名)“五一”节假期小明和妈妈坐车去天马山旅游,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飞快地向后退,小明选择的参照物是 车 .突然,小明妈妈的手机响了,小明爸爸打来了电话,手机铃声是由物体 振动  产生的,小明爸爸的说话是通过 电磁 波传播过来的.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声音的产生;电磁波的传播.

专题: 声现象;信息的传递;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 ①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②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③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它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手机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解答: 解:行驶着的车里坐着不动的乘客,之所以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是因为他选择了自己乘坐的车为参照物.手机铃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话时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车;振动;电磁(或微波).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以及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理解,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19.(3分)(2013•茂名)小明从冰箱内拿出一杯自制的冰淇淋,过了一会儿,杯内的冰淇淋化了,杯的外壁出现了一层水珠,前者是 熔化 现象,后者是 液化 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后一现象的发生需要 放 热.

考点: 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从六种物态变化定义进行判断: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放热;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吸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升华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

解答: 解:(1)杯内的冰淇淋化了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需要吸收热量.

(2)杯的外壁出现了一层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沾在杯外壁上,液化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熔化;液化;放.

点评: 判断物态变化时,要明确一种现象现在和原来的状态,然后根据六种物态变化定义进行比对.

 

20.(3分)(2013•茂名)如图所示,小明将篮球向篮框抛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球离手后,由于 惯性 继续向上运动;球在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 重力势 能.

考点: 惯性;力的作用效果;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专题: 运动和力;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 (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3)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

解答: 解:(1)小明将篮球向篮框抛出,球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发生了变化,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球离开手后,由于惯性,会继续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

(3)球在上升过程中,球的速度减小,动能减小;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成了重力势能.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惯性;重力势.

点评: 此题借助学生打球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在平时要养成多观察、多思考的习惯.

 

21.(3分)(2013•茂名)如图所示的茶壶嘴与壶身相通,构成一个 连通器 ;水对壶底的压强 大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对壶壁的压强;茶壶的盖子上有一个小孔, 大气压 通过这个小孔作用到壶内的液面上,壶中的水便容易倒出来.

考点: 连通器原理;大气压强的存在.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壶盖开一个小孔,可以使壶内气体和外界大气相通,从而利用大气压.

解答: 解:壶身和壶嘴下部是相通的,是连通器;

因此壶底水的深度大于壶壁的深度,而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水对壶底的压强大于水对壶壁的压强;

壶盖上的小孔是为了让壶内气体和外界大气相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可以更容易的倒出.

故答案为:连通器;大于;大气压.

点评: 该题考查了连通器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考查了液体压强和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属于一道中档题.

 

22.(3分)(2013•茂名)如图所示是常见的排插,当将插头插入家庭电路后,零线与火线间的电压为 220 V,插头中E与 地 线相接.指示灯是一个发光二极管,它是由 半导体 材料制成的.

考点: 家庭电路工作电压、零线火线的辨别方法;插座的构造与工作方式.

专题: 压轴题;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1)零线和火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

(2)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时,E接地线,L接零线,N接火线.

(3)发光二极管都是有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解答: 解:(1)当将插头插入家庭电路后,零线与火线间的电压为220V.

(2)当将插头插入家庭电路后,插头中E与地线相接.

(3)指示灯是一个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故答案为:220;地;半导体.

点评: 对于三孔插座接入家庭电路中各接什么线,考查的比较多,三脚插头接什么线,考查频率不高,可以想象一下三脚插头背对我们插入插座时,就很容易理解了.

 

23.(3分)(2013•茂名)电能表是测量 消耗电能多少 的工具.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热效应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电阻丝R1的阻值是电阻丝R2的阻值的两倍,接通电源后,R1、R2产生热量之比为 2:1 ;若将两瓶的电阻丝并联后接入同一电路中,R1、R2产生热量之比为 1:2 .

考点: 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 压轴题;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1)电能表是测量电路消耗电能多少的仪器.

(2)两个电阻串联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阻成正比.

(3)两个电阻并联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阻成反比.

解答: 解:(1)电能表是测量电路消耗电能多少的工具.

(2)两个电阻串联时,两个电阻的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根据Q=I2Rt得,电流产生热量跟电阻成正比,所以接通电源后,R1、R2产生热量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即2:1.

(3)两个电阻并联时,两个电阻的电压相同,通电时间相同,根据Q=t得,电流产生热量跟电阻成反比,所以接通电源后,R1、R2产生热量之比等于电阻倒数比,即1:2.

故答案为:消耗电能多少;2:1;1:2.

点评: 两个电阻串联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阻成正比,其前提是电流一定;两个电阻并联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阻成反比,其前提条件是电压相等.

 

四、作图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24.(2分)(2013•茂名)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作出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

考点: 力的示意图.

专题: 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和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过重心表示出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答: 解:∵物体漂浮,

∴F浮=G,过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如图所示:

点评: 本题考查重力的方向和浮力方向的记忆情况,并且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25.(2分)(2013•茂名)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水面,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考点: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专题: 作图题;压轴题.

分析: 过入射点做出法线,然后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和光的折射规律做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解答: 解:过入射点O做法线ON,从而确定了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左侧,并确定了入射角的大小.然后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做出对应的反射光线OB.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所以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可以做出对应的折射光线OC.

答案如下图所示:

点评: 做光路图时,要注意实线和虚线,光线要画箭头等细节,若告诉了入射角的大小,一定要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6.(2分)(2013•茂名)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实物连接完整.要求:

①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

②滑动触片向右移动时,通过灯泡电流变大.

③导线不能交叉.

考点: 实物的电路连接;电压表的使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专题: 作图题;压轴题;电流和电路.

分析: 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灯泡并联,根据电源的电压确定量程;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串联在电路中,滑动触片向右移动时通过灯泡电流变大说明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即右下方接线柱必须接入电路中.

解答: 解:电源是由一节蓄电池构成的,其电压为2V,所以电压表的量程为0~3V,且与灯泡并联;

滑动变阻器的右下方接线柱与开关相连组成电路,如下图所示: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关键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下方接线柱的判断和电压表量程的选择.

 

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16分.解答就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效计算的题目,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的单位.

27.(8分)(2013•茂名)如图所示是建筑工地上的打桩机,重锤质量为480kg,横截面积为0.1m2,铁桩的直径为0.2m.功率为8kW绞车以v=1m/s的速度在10s内将重锤由桩顶提到最高处,然后由静止释放.取g=10N/kg.求:

(1)重锤静止地桩顶时,桩顶受到的压强.

(2)重锤上升的最大高度.

(3)打桩机在提升重锤过程中的机械效率.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压轴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1)重锤静止地桩顶时,桩顶受到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G=mg求出其大小,根据面积公式求出桩顶的受力面积,再根据压强公式求出桩顶受到的压强;

(2)根据速度公式求出重锤上升的最大高度;

(3)根据W=Gh求出有用功,根据W=Pt求出总功,利用效率公式求出打桩机在提升重锤过程中的机械效率.

解答: 已知:m=480kg,d=0.2m,P=8kW=8000W,v=1m/s,t=10s,g=10N/kg

求:(1)重锤静止地桩顶时,桩顶受到的压强p;

(2)重锤上升的最大高度h;

(3)打桩机在提升重锤过程中的机械效率η

解:(1)重锤静止在桩顶时,对桩的压力:

F=G=mg=480kg×10N/kg=4.8×103N,

桩的横截面积:

S=πr2=3.14×()2=3.14×10﹣2m2,

桩受到重锤的压强:

p==≈1.53×105Pa;

(2)由v=可得,重锤上升的最大高度:

h=vt=1m/s×10s=10m;

(3)有用功:

W有=Gh=4.8×103N×10m=4.8×104J,

总功:

W总=Pt=8×103W×10s=8×104J,

打桩机提升重锤的机械效率:

η=×100%=×100%=60%.

答:(1)重锤静止地桩顶时,桩顶受到的压强越为1.53×105Pa;

(2)重锤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0m;

(3)打桩机在提升重锤过程中的机械效率为60%.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压强公式、速度公式、做功公式、效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注意桩顶受力面积的计算和分清有用功、总功.

 

28.(8分)(2013•茂名)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额定电压为6V的灯泡的功率,保护电阻R0=2Ω.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从最右端向最左端移动过程中,通过灯泡的电流I与其两端电压U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灯泡的额定功率;

(2)电源的电压;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

考点: 额定功率;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专题: 压轴题;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 (1)额定电压下灯泡的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由图象读出灯泡两端的电源为6V时对应的电流,利用P=UI求出灯泡的额定功率;

(2)滑片在最左端时,灯泡L与R0串联,由图可知此时灯泡的电流、电压,再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和U=IR求出R0两端的电压,最后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可求出电源电压;

(3)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象得出电路中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的电压,根据R=分别求出灯泡的电阻和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后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求出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解答: 解:(1)由图象知:当电压表示数为6V时,通过灯泡的额定电流:I额=1.0A,

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U额I额=6V×1.0A=6W;

(2)滑片在最左端时,灯泡L与R0串联,由图可知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电压分别为:I=1.0A,UL=6.0V

由I=得,R0两端电压:UR0=IR0=1.0A×2Ω=2V,

则电源电压:U=UL+UR0=6V+2V=8V;

(3)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由图象可知,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UL′=1.0V,电路中的电流I′=0.5A,

灯泡的电阻:RL===2Ω,

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16Ω,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R=R总﹣R0﹣RL=16Ω﹣2Ω﹣2Ω=12Ω.

答:(1)灯泡的额定功率为6W;

(2)电源的电压为8V;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为12Ω.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能从图象中得出相关的信息和知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4小题,共22分.

29.(3分)(2013•茂名)小明做“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1)物体的重力为 4.0 N.

(2)比较图B和图 C 得到的结论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3)比较图C和图D得到的结论是 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

考点: 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根据A图得出物体的重力,在进行测力计的读数时,注意其分度值;

(2)所选的两项浸入液体的体积需不同,但需在同一中液体中;

(3)比较C、D的相同点及不同点,得出影响浮力的因素液体密度.

解答: 解:(1)由图A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所以测力计的示数为4.0N;

(2)图B和图C相比,物体都浸入水中,C浸入水的体积较大,C测力计的示数较小,可知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3)比较图C和图D,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相同,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在盐水中测力计的示数较小,可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故答案为:(1)4.0; (2)C; (3)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点评: 此题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考查了测力计的读数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考查了根据实验现在总结结论的能力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题目很典型.

 

30.(5分)(2013•茂名)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吸热本领大小的实验装置,除烧杯中液体外其他完全相同.

(1)本实验采用的主要实验方法是 控制变量 法.

(2)为达到实验目的,对水和液体B的要求是初温相同、 质量相等 .

(3)一段时间后,水沸腾了,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 99 ℃,大气压强 小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4)用图(丙)的装置也可以完成本实验.在甲、丙两种装置中,你认为 丙 装置效果更好.

考点: 比热容的概念;热量的计算.

专题: 探究题.

分析: (1)当一个物理量跟多个影响因素有关时,我们通常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的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2)要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要保证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相等,这就要控制:甲、乙电阻丝的阻值相等、通电电流与通电时间相等、两种液体的质量与初始温度相等;

(3)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然后根据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进行判断.

(4)根据吸收相同的热量上分析.

解答: 解:(1)对水和液体分别加热,使它们的初温、质量均相同,并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计的示数,示数越小说明吸热能力强;所以在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

(2)根据丙图可知,两个电阻丝的阻值必须相等,则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同,实验时还要使这两种不同物质的初温和质量都相同;

(3)如图,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99℃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9℃.

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所以此时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4)甲采用酒精灯加热,很难控制火焰一样,而丙中采用相同电阻丝,串联即可保证电流与通电时间相等,因此丙装置效果更好.

故答案为:(1)控制变量;(2)质量相同;(3)99;小于;(4)丙.

点评: 本题侧重考查了控制变量法和转化法的应用,这两个方法是初中物理中最重要的两种方法,也是常考的内容,一定要注意掌握好.

 

31.(6分)(2013•茂名)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凸透镜、蜡烛、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1)要使光屏处在像的位置,在蜡烛和透镜不动的情况下,光屏就向 右 移动,直到屏上的像 最清晰 为止.

(2)在完成(1)基础上,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透镜不动,光屏上得到一个 倒立 、 缩小 实像.

(3)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蜡烛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的向 上 移动.

(4)换用另一块凸透镜,再次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后,在光具座上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焦距 .

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专题: 压轴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根据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时,像距大于2倍焦距的特点进行分析;

(2)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及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进行分析;

(3)根据凸透镜成倒立实像的原理,蜡烛相对于凸透镜向下移动,则成的像向上移动;

(4)在光屏上不能成像的原因: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物距等于焦距,不成像;烛焰、光屏、凸透镜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处.

解答: 解:(1)由题意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此时物距为40cm﹣25cm=15cm,物距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光屏应向右移动,直到屏上的像最清晰为止;

(2)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则物距大于2倍焦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蜡烛变短,相对于凸透镜向下移动,所以其像向上移动,要使蜡烛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的向上移动;

(4)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在光具座上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焦距.

故答案为:(1)右,最清晰;(2)倒立;缩小;(3)上;(4)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焦距.

点评: 此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考查了对倒立实像的理解及对实验问题的分析.

 

32.(6分)(2013•茂名)小明在学习“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时,对于电路中的电流,他根据“电路中每一个用电器都消耗一定的电能”这一生活经验,提出猜想:“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越来越小,最终减为零”.给你电源、开关、电流表各1个、灯泡3个、导线若干,请用实验检验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

(1)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

(2)扼要写出你的操作步骤.

考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

专题: 压轴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把三个灯泡与电源组成串联电路,用电流表测出电路各处的电流,根据各处电流的大小,得出结论.

解答: 答:(1)实验电路图:实验电路如右图所示;

(2)实验步骤:

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②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a;

③将电流表分别接在b、c处,读出电流表示数Ib、Ic;

④比较Ia、Ib、Ic的大小,得出结论.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常考问题,知道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根据所给实验器材是正确进行实验设计的关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