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翻译:单击)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阅读语段,完成以下各题。(8分)
每个季节,霞浦的滩涂都会 甲 出与众不同的风韵( ):风光旖旎的海bīn( )沙滩、潮起潮落的海上人家、日出日落的霞光束影,构成了一幅幅和xié( )美丽的画卷;整个海岸线在光影中变幻着丰富的色彩与优美的韵律,浑然天成地造就了大自然的涂鸦大作,这种壮观的海景极具视觉冲击力,令人感受到大自然无穷无尽的魅( )力,这里是理想的摄影胜地,让众多无数的摄影爱好者流连忘返。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字注音。(4分)
①和xié( ) ②海bīn( ) ③风韵( ) ④魅( )力
⑵在语段“甲”处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___________。(填序号,2分)
A.表现 B.呈现 C.出现
⑶语段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正确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2.默写。(12分)
⑴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⑵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⑶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⑷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⑸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借落红明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漫步于古诗的艺术长廊,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花草初生景象令人着迷;李白《行路难》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一句所体现的潇洒与自信使人叹服;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表达的朋友间的豁达与真诚让人感动。
3.名著阅读。(8分)
⑴读名著,识人物。在下列横线上填写人物的名字或称呼。(3分)
走进名著,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迎面走来:鲁迅笔下朴实善良的保姆___________,鲁滨逊救下的聪明忠诚的野人____________,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_________……他们的形象镌刻在我们年少的记忆里。
⑵识人物,记故事。选择正确答案,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2分)
吴用,绰号“__________”(A.赛诸葛 B.智多星 C.神机军师),精通韬略,神机妙算,与众好汉一起__________(A.智取生辰纲 B.义夺快活林 C.大闹五台山)。
⑶记故事,辨情节。下列故事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洪教头瞧不起林冲,林冲几番谦让不成,只得与其比试,只几个回合,就将洪教头打倒在地。(出自《水浒传》)
B.一次,小人国的皇宫失火,由于运水困难,格列佛撒了一泡尿浇灭了大火,这使皇后十分反感。(出自《格列佛游记》)
C.孙悟空扰乱蟠桃会,玉帝派十万天兵和二郎神捉拿未果,后被太白金星擒住,打入炼丹炉,逃脱后大闹天宫,结果被观音菩萨压在五指山下。(出自《西游记》)
D.《衔肉的狗》讲述的是:狗衔着肉过河,看见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一只狗也衔着一块更大的肉,于是放下嘴里的肉去抢,结果两块肉都没了。(出自《伊索寓言》)
二、综合性学习(10分)
4.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真正内涵,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意义,学校准备开展一次以“传统节日知多少”为主题的班级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解读徽标(3分)
学校收集了以下三幅传统节日徽标,请你依照示例,简要说说“春节”或“中秋”的主体图案内容和寓意。
示例:端午徽标,主题图案利用粽子、龙舟这两个标志性符号,构成一个山川连绵、龙舟竞渡的画面,舟中嵌入“端午”二字,加强标识的整体感。寓意生活满载希望,蒸蒸日上。
活动二:探寻习俗(2分)
请你写出当地“春节”或“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和饮食文化各一项。
活动三:谈古论今(2分)
从下面材料二、三中任选一则,参照示例,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还有上巳(三月三日)、夏至、中元、冬至、腊八、祭灶等。
材料二:在我国漫长的农耕历史上,每逢传统节日,人们都要举行与农业祭祀、祖先崇拜、驱邪禳灾等特殊仪式,这些仪式有着上千年的辉煌和浪漫。
材料三:今天,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不仅海外的华人华侨在过传统节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开始过中国的传统节日。
示例:我选择材料一,探究的结论是: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样。
我选择材料_________,探究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喜送祝福(3分)
请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给你的老师写一条节日祝福短信,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三、阅读(5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题。(17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5.解释下面加点词。(4分)
⑴念无与为乐者 念: ⑵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⑶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⑷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6.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⑵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7.甲文中“________________”写出月光竹柏倒影的摇曳多姿;乙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被怀才不遇的人用来抒发感慨。(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8.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虽篇幅短小,只有三段,但从交代的、时间到作者的行为,到写景,再到抒情点题,脉络清晰可见。
B.甲文“怀民亦未寝”的“亦”写出这一对朋友情怀相似,心境相通。
C.乙文作者认为,千里马被埋没是因为千里马没有真实才能。
D.乙文使用了托物寓意的手法,寓深刻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如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描绘千里马的悲惨遭遇。
9.甲乙两文作者都有怀才不遇的经历,但两文所表达的情感却不尽相同。请根据文意简要谈谈两文作者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5题。(21分)
在心田种一畦黄瓜秧
①十三岁那年的夏天,酷热难耐。在城里读书的我,一放假便回到父母工作的小学度假。
②回到家时,看到门前的池塘干涸龟裂,池中原本翠绿的茭白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几丛枯茎耷拉着脑袋,在炫目的阳光下泛着白光,先前那一群群自由游弋的鲫鱼早已不知去向,好在池塘边的沙地上,一畦黄瓜秧正郁郁葱葱地蔓延着,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迎着骄阳绽放笑脸,一群群蜂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茂密的瓜叶下隐隐约约点缀着许多黄瓜条。一向爱吃黄瓜的我不禁一阵暗喜,仿佛看见了父亲早晚为瓜秧浇灌的身影——在这样一个大地备受饥渴煎熬的时节,只有勤劳的母亲才能赋予这一畦黄瓜如此蓬勃的生机……
③清晨天刚亮,母亲便起床煮饭,我跟着起来晨读。推开房门,一眼就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我家的黄瓜地里捣腾着什么。“爸,有……”我本能地想告诉爸爸有贼在我们的菜地里偷黄瓜,母亲却一把捂住了我的嘴,快速把我拉回房里,轻轻关上房门。爸爸忙问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有贼!”我气愤愤地说,“有人在我们的菜地里偷摘黄瓜呢,可妈妈却不让我喊,难道就任由那人偷我们的黄瓜吗?
④我见爸爸没有反应,就接着说:“我认得那人,是我同学小磊的爸爸阿根叔,哼,真丢人,这么大的人还干这事!”“嘘!小声点,别吓着人家了!”母亲边朝我打手势,边指指隔床正睡着的弟弟、妹妹,示意我不要让他们听见。我嘴里不说什么,心里还是气恼:刚回来,还没尝过鲜呢,现在可好,那几根大的肯定被偷了……
⑤我急得想哭,希望爸爸能出去制止那人的恶行。然而,爸爸却用宽厚的手掌抚摸着我的小脑袋,轻声说:“孩子,你妈刚才做得很对。我们丢失几根黄瓜那是小事,让人家丢了面子那可是大事呀!你想想,要不是今年这样干旱的天气,往年这时候可是家家户户菜蔬最丰富的时节啊!人家如果不是实在没菜下饭了,怎么去干这种不光彩的事情呢?……”最后,父亲郑重地说:“记住,今后在任何人面前都不得提起这件事!决不能让你弟弟、妹妹知道。”
⑥“可我昨天跟弟弟妹妹说好了今天早上一起去摘黄瓜的啊!我们可都数过了,今天有十二根可以摘了,那等下怎么跟他们交代呢?”
⑦“这好办,等下发现瓜少了,我就告诉他们是给田鼠吃了吧!”母亲的话打消了我的几分顾虑。
⑧“没错,就按你妈说的办!”父亲边说边温和地看着我……
⑨尽管我心中仍有丝丝的气恼,但想想阿根叔养活一家十口的不易,顿时觉得自己先前的举动确实有点过分。我不敢迎视父亲殷切的目光,不禁感到有些惭愧:去年,阿根叔因为孩子学费减免一事产生误会,当众数落身为校长的父亲,父亲也没多加辩解,而我……
⑩过了许久,母亲悄悄推开房门,看清菜地里的人已走了,才让我跟她一起出去……记忆中,这是我家最迟的一顿早餐。吃完早饭,父亲还叮嘱母亲到菜地里摘些茄子、豇豆,派我给阿根叔家送去,好让刚回家度假的小磊能吃上新鲜的蔬菜。过了一会儿,父亲又改了主意,交代菜不要我送,叫我弟弟、妹妹送去……
⑾岁月如歌,往事如风。眨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每当酷暑来临时,每当餐桌摆上脆嫩可口的凉拌黄瓜时,总会想起年少时的那个清晨,想起父母那一番质朴却让我终身受益的话,想起家门口那一畦翠绿蓬勃的黄瓜秧……
10.根据提示,概括“我”在主要事件中情绪变化的过程。(3分)
气愤愤→___________→急得要哭→___________→觉得自己过分→___________
11.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4分)
12.品析文中加点词语和划线句子。(5分)
⑴妈却一把捂住了我的嘴,快速把我拉回房里,轻轻地关上房门。(品析加点词,2分)
⑵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迎着骄阳绽放笑脸,一群群蜂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3分)
13.阅读第10段画“____________”的句子,简要说说父亲为什么“又改了主意”。(2分)
14.有首儿歌唱到:“我的心中有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请结合原文,说说文中的父亲在“我”心田种下了什么?(3分)
15.请根据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象,描写阿根叔收到“我”弟弟、妹妹送去茄子和豇豆时的心理活动。(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11分)
幸福的底线
陈鲁民
①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过:“如果你手上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才对,幸亏不是扎在眼睛里。”原以为这只是一种幽默的调侃戏谑,后来才发现,其实这也是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智慧。
②一次,曾任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家中失窃,损失惨重。朋友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回信说:“亲爱的朋友,谢谢你的安慰,我现在一切都好,也依然幸福。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③作家史铁生曾写道:“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任何灾难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
④他们实际上都是在为幸福画底线,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底线也就各有不同。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一个总是觉得很痛苦的人,往往就是把幸福的底线划得太高的人,期望值过高,欲望太大,结果与现实产生较大差距,于是痛苦就降临了。譬如说,一个把幸福底线划在得诺贝尔奖上的作家,志向固然远大可敬,但他这一辈子都很难有幸福感,因为这种机会太渺茫了;而一个经常发表小豆腐块文章的业余作家,却常常志得意满,感觉良好,因为他的底线是:文章能发表就是幸福,不拘长短。一个把幸福底线画在富可敌国上的大款,很难心想事成,自然也就无法快乐,哪怕他已经富甲一方;反倒不如那些出大力挣小钱的民工心情愉快,了无挂碍。所以,腰缠万贯的富翁未必就比家境小康的农夫幸福,身居高位的显贵不见得就比街头的小摊贩幸福,学富五车的大学教授不一定就比幼儿园阿姨幸福。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幸福的底线不同,一个画得太高,很难实现,一个画得较低,很容易达到。
⑤总之,把幸福底线画得低一点,稍许努力便可实现,幸福就在身旁。(本文有删改)
16.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明了怎样的观点?(3分)
17.文中第②段运用了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来阐明道理,这样阐明道理的作用是_________。(3分)
18.以下选项不能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2分)
A.陶渊明甘于清贫,隐居南山,采菊东篱,悠然自得。
B.诸葛亮感念先帝,出师北伐,兴复汉室,鞠躬尽瘁。
C.刘禹锡身居陋室,交往鸿儒,弹琴阅经,清闲自在。
D.欧阳修谪居滁州,怡情山水,醉翁亭下,与民同乐。
19.你赞同本文的观点吗?为什么?(3分)
(四)阅读文段,完成20题。(3分)
①文化繁荣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今后我市将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步伐,逐步建成宁德市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体育馆等一批大型文化体育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通过保护闽东畲族文化、民俗文化、廊桥文化和红土地文化,重视培育文化名人、文化大家,打造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构建丰富多彩新文化的“大宁德”。
②到2017年,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全面实施文化风尚引领、文化设施完善、文化惠民推展、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精品打造、文化产业跃升等“六大工程”;与此同时,增加文化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力争到2017年,文化产业占全市GDP比重达到8%,基本实现文化强市目标。
20.阅读以上文段,你认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力争到2017年,文化产业占全市GDP比重达到8%”这句话运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B.构建新文化“大宁德”需要保护闽东畲族文化、民俗文化、廊桥文化和红土地文化。
C.文段①加点词“逐步”意为“依照先后次序,一步挨着一步”,说明建成宁德市图书馆等一批大型文化体育基础设施需要一个过程,与实际情况相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以上文段采用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四、作文(60分)
请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题一:以“初三生活是首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以“我__________,我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