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答案
日期:2014-08-06 13:55

(单词翻译:单击)

一、积累与运用(39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⑴-⑷题。(6分)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

(A.叹为观止B.叹为观之C.广为流传)

⑴给加点的字注音

困倦( )颤栗( )

⑵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ào( )热 飞jiàn( )

⑶文段中有一个词的意思为“极度兴奋”,这个词是

⑷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2.下面文言语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译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B.高可二黍许。译文:(核舟)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译文:但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D.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译文: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3.下面这句话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5·18海峡文化精品展”展出了寿山石、脱胎漆器、漆画等数十件,展示了福州的文化特色。

4.默写(12分)

⑴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⑵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⑶木兰不用尚书郎, ___________________,送儿还故乡。(《木兰诗》)

⑷池上碧苔三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⑸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

⑹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⑺ ___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⑻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⑼刘禹锡的《陋室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交往的高雅。

⑽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要表达彼此之间的深情厚谊,往往会想到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答案】

【解析】

5.名著阅读。(9分)

⑴把下面A、B、C处略去的人物姓名后绰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

①齐天大圣,混世 A ,只为芭蕉扇,相逢各逞强。这一个,金箍棒起无情义;那一个,双刃青锋有智量。齐斗勇,咬牙锉齿气昂昂。(选自《西游记》)

②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我曾经面对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我已经认识了你, B 先生;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选自《简·爱》)

③全宅子里,谁也不喜欢这位“ C ”。大家都用讥笑的口气讲他,那个快乐的军人妻子叫他“石灰鼻子”,彼得伯伯叫他“药剂师”“巫师”,外祖父叫他“妖术师”“危险人物”。(选自《童年》)

A: _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从《水浒传》中任选一个人物,概述与其相关的某一件故事情节,并根据故事情节对出下联。(宽对即可)(6分)

故事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上联:嫉恶如仇,悟空三打白骨精。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答案】

【解析】

对方位词等等。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完全相同,“两”“一”都是数词,“个”“行”都是量词,“黄鹂”“白鹭”都是名词,而且都是飞禽名,其中“黄”“白”又都表颜色,“鸣”和“上”都是动词,“翠柳”“青天”都是名词,其中“翠”“青”也都用来表示颜色。但中考对联题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词性基本相对即可。3.结构相应。上下两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水流。”上下两联都是主谓结构,“明月”“清泉”都是主语,“照”“流”都是谓语中心语,“松间”“石上”都是状语。4.节奏相合。节奏是由停顿形成的,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都应当吻合。如杭州西湖岳坟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上下两联依次都是两字一顿、两字一顿、三字一顿,节奏完全相合。5.平仄相协。汉语每个字都有声调,古代汉语分平(含阴平、阳平)、上、去、入四声,古人把上、去、入三声归为仄声一类,与平声相对。仄,就是不平的意思。对联要求上下两联之间平仄相协。平仄相协的起码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上举杭州西湖岳坟联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综合性学习(8分)

⑴在“科海泛舟”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社会问题。根据你了解的有关科学技术正面功能和反面效应的事实,参照例句,仿写一个句子(2分)

例句①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

例句②塑料袋的发明和使用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也可以污染环境。

⑵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潜水艇的发明者之一西蒙在自传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现代直升飞机发明者西科斯基的灵感源于年轻时读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云的快船》,他经常引用凡尔纳的话“一个人可以想象任何东西,另一个人可以使之变成现实”。

【材料二】1914年,威尔斯出版了一本名为《世界释放》的科幻小说。该小说想象1933年出现“人造”原子能,接下来发生一场灾难性的世界大战,最后出现一个全球性的和平政府。物理学家齐拉特于1932年阅读了这部小说,该书启发他于1933年解决了核键式反应出现的一个问题,也启发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起了在国际上控制军备、和平利用核能的运动。

从以上材料中你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⑶科学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的巨大动力。请你写一句赞美科学的话。(至少用上一中修辞手法)。(3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二、阅读(46分)

(一)阅读《醉翁亭记》,完成7-11题(17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老僧智仙。给它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小小,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酒宴。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随着。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那是因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7.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标四处)(2分)

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⑵名之者谁?( )

⑶行者休于树( ) ⑷觥筹交错( )

9.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⑵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⑴叙述“醉翁”雅号由来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⑵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请简要回答。(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4分)

《知止》

[台湾]张继高

①年幼时,父亲不止一次以“知止”二字教育我们。当时觉得这两个字既玄又深,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有一年中秋,乡亲送来了两篓上好的白石榴,香甜多汁,我不禁吃个不停。夜晚腹泻,父亲趁机训诲说:这也是不懂得吃东西也应该“知止”的缘故啊。

②到了中年,每读名人传记,或观察时人的成败升沉,发现其中灾祸发生的起因在于不懂得“知止”之道的,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一个人理应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命运便会报复他。问题是这个“限度”并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也没有客观的标准。能够估量得恰到好处的人,全凭他的自知与自省的功夫,外加一二肯直言规劝的朋友的适时谏阻。

③困难的是,已揽大权、已赚大钱的人对“知止”特别地听不进去。像王安石,其能力、政见可以说是卓绝一代,在宋神宗的宠信之下,他独揽军政、经济大权于一身。然而他做事太急、太贪,总想一下子就“全面”改革,结果根本无法建立真正的功业。其不懂“知止”之道可谓极矣。

④由王安石想到乔治·华盛顿,就觉得华盛顿高明。华盛顿虽然指挥过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独立战争,但战争结束后他不以功臣自居,决心回到老家种田。他说:“我毕生最大的兴趣在农作。”其“知止”功夫可以说是到家了。

⑤我对培根的散文百读不厌。他有一句讽刺不懂得“知止”的人的话:“升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费了很大的劲,一级级往上爬。结果地位愈高,愈是痛苦,而且有时还是很卑鄙的。人们用不尊严的手段爬到尊严的地位,结果是怎样呢?他们的地位是岌岌不保的。说垮便会垮下来,不然也会慢慢减色,渐渐地被淘汰……

⑥我有些近十年来在商界曾经呼风唤雨过的朋友,如今不少已潜逃海外,身败名裂,或者正在苟延挣扎之中。其中一二位在他们春风得意,夜夜逐酒征歌,结纳权贵,炒地皮、卖军火的时候,我就曾婉劝他们适可而止、相机打住。可惜他们听不进去。

⑦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从社会上取得多少才是适当的。“钱”“权”都是如此。要想生活得心安理得,培养一点“知止”精神是很必要的。在一个高度进步而民主的社会中,人的观念有法律、道德和知识来随时制衡,自然会产生一些“知止”的想法。而在眼下这个嘈杂浮躁的社会里要懂得“知止”之道,就只有靠自我修养了。

(选自浙江文艺出版社《张继高散文》,有删改)

12.本文鲜明地提出了“知止”这一观点,“知止”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答案】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本文③④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4分)

14.本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结合本文和现实生活,谈谈你获得的启示。(3分)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14分)

我的童年才是真正的童年

于谦

①说到童年,我觉得在玩儿这方面,现在的孩子很可怜,太单调。除了到商场买玩具,就是在电脑上玩游戏。都说这些能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开发智力,可我一点都没有看出来。那些沉迷于电脑网络游戏的孩子不单智力没见开发,反而越玩越傻,甚至分不清现实和虚拟世界。我小时候的生活,那才是孩子应该过的童年生活。

②记得我八九岁时,院儿里有个大哥哥迷上钓鱼,每天早出晚归,回家时总能带回几尾活蹦乱跳的鲜鱼。到家后,拿盆放水,收拾工具,而家中的爷爷奶奶则忙着择葱、切姜、剥蒜、点火,一边忙活儿一边津津有味地听他讲述上鱼的过程。不一会儿,一盆香喷喷的侉炖鱼就端上了桌,随之张罗着拿碗拿筷子准备吃饭,同时还不忘打发孩子给邻居送上几块鱼肉尝尝鲜儿。这时的小院欢腾了,各家各户都来道谢,嘴里夸奖着老奶奶炖鱼的手艺,手里奉上自家的特色菜,之后每家都把小桌放在门前或葡萄架下,全院的人像一家人一样,吃着、喝着、聊着、乐着,那景象是现在住在楼房里的孩子想象不出来的。而在当时我认为这一切的美好都是钓鱼带来的,那就学学呗! 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输入

③那时不像现在,什么东西都将买。自己动手制作玩具的过程也是玩儿的一部分,而且使重要的一部分,它能让你对这个游戏更加了解更加期待。我的第一条鱼线就是姥姥被子用的粗棉线,用塑料泡沫中的颗粒穿在棉线中间做了一个七星漂儿,废牙膏皮卷成卷儿当铅坠,找邻居大哥要了一个旧鱼钩绑在线上。就剩鱼竿是个问题了,我特意跑了很远的路到郊区蔬菜大棚找了两根搭豆架用的细竹竿,把线绑在竿头,我的第一套钓具就这样拼凑成功了。

④【A】和一小块面,倒点儿白酒,滴几滴香油,做成鱼饵。在自行车上绑上鱼竿,我迫不及待地出发了。玉渊潭公园有离家最近的水面,骑车大概要一小时。路上脑子里不想别的,一心只想尽快把钩儿扔到水里,幻想着钓到鱼那一刹那的感觉。车骑得飞快,来到湖边。我支好车,拿起竿儿,挂上食儿,【B】哪儿管什么风线长了、水线短了、浮力大了、铅坠重了,扬竿甩线,先扔下去再说。说也奇怪,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越是棒槌越和牌——别看不会钓,扔下去鱼就吃食儿,抬起竿儿就有鱼。不管是窜钉儿、麦穗儿还是小虎头儿,一竿儿一条,虽然个儿都不大,但对我这个初学者来说那简直是意外的惊喜,收获颇丰,不到半小时,把我忙活了一脑门子汗。

⑤正忙得不可开交,就听得身后坡上有人喊我,转身看时,一个男的,四十多岁,推着自行车站在那里朝我招手。没看我这儿正上鱼吗!我不情愿地放下鱼竿,走上坡岸一问才知道,来人是公园管理处的,我被告知这地方不是公园的钓鱼区,严禁钓鱼,违者罚款。我傻眼了,谁知道还分钓鱼区和非钓鱼区呀!到这时我才看到岸旁立着“严禁钓鱼”的牌子,无奈只得拉下脸来跟他对付。求爷爷告奶奶,好话说了一箩筐,他看我是个孩子的份儿上,破鱼竿也没有什么没收的必要,最后的处理结果还真不错——竿儿撅折了,鱼也放了,最可乐的他撅竿儿的时候让鱼钩把自己的手狠狠地钩了一个大口子!该!谁让你撅我竿儿来着!可能是他也觉得这事儿弄到这份儿上挺没劲的,撅完竿儿看都没看我一眼,蹬上自行车回家上药去了。

⑥说实话,撅竿儿、放鱼,一点儿都没有影响我的好心情。那竿儿虽说是我自己做的,但真的没有什么保留价值,那鱼他不放我也得放,拿回家不能养也不能吃,还能看着它们死吗?所以我根本就没往心里去。最关键的是我把它们钓上来了,这个体验时最重要的,这个全新的感觉是最让我兴奋的。我高高兴兴地骑车回家了,很长时间都在回味着钓到鱼那一瞬间的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充满着诱惑,妙不可言。从此,我的爱好中多了钓鱼这一项。

⑦回想我的童年时代,孩子们可以尽情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并从中体验到生活的美妙与欢乐。那可真是无忧无虑,充满童真童趣。

(节选自中信出版社《玩儿》一书,有删改)

16.为什么作者认为“我的童年才是真正的童年“?(3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第②段描写了全院的人像一家人一样分享侉炖鱼的温馨场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答出两点。(4分)

【答案】

模式或理论总结,以备做题时的需要。此题首先可以想到渲染了一种邻里和谐的温馨场面,体现了一种人情美;从反面衬托了温馨和谐的邻里关系是现在住在楼房里的孩子所缺失的(原文有);烘托人物:“我”童年生活的快乐与美好;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我”学钓鱼做铺垫……此题一定要注意与环境描写的区别。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按指定角度对第④段画线的A、B两句进行赏析。(5分)

句子

角度

赏析

A

动词选用


B

短句运用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9.竿儿被撅了,鱼也放了,却一点儿都没有影响“我”的好心情,从中你悟出了怎样的人生真谛?(3分)

【答案】①过程比结果更重要。②钓胜于鱼。③在尝试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从文中感悟生活或人生真谛的题型,是一道对文本解读之后拓展出来的个性化阅读体验。这类题的答题套路为:1、不能脱离文本谈感悟;2、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表达的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语言要简明扼要,不能长篇大论,语句应是一句最精练的生活哲理句。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三、作文(65分,书写占5分)

自律是什么?自律就是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反省。自律能让我们克服惰性,抵制诱惑,学会战胜自己。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你在学习和生活中,约束、管理、反省过自己了吗?你在自律中获得怎样的感悟?

请以《自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⑵不少于600字。⑶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参考例文: 自律

自律是一种克制,是一种反省;它更是一种风度,一份超越。会自律的人,一定会进步,会自律的人

人生是树,自律是土,树滋长于土,方能枝繁叶茂,结出人生的果实。

周恩来自制纸镜子,让自己每日记住行必端,言必正,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周总理对自己的高要求使人望尘莫及而周总理这种自律的精神则是更加令人敬佩,自律就如一面镜子,时刻让自己清醒,时刻让自己注意自己的行为,它反映出自己的不足并配合改正,它有如土壤一般,滋养自己,使人生这棵大树枝繁叶茂,也是自己迅速进步,直奔成功的终点。

人生是茶,自律是沸水,茶用沸水冲泡,方能芳香四溢,凸显人格的高洁。

《简爱》作者夏洛蒂的弟弟布朗威尔因为无法克制自己,经不起花花世界的诱惑,一度荒废学业,他的失败是因为不会自律,自律是一种对欲望的控制,是对诱惑的拒绝,自律是一种理智而冷静的思考,多一些这种思考便会使自己更明确目标,让自己展现出全部的价值,让自己少走许多弯路,使自己能更快进步。

自律是金光灿烂的马缰,它让人受到理智的束缚,不偏离轨道。

自律是一把心灵的扫帚,它让人深知不足并扫除精神污秽。

自律是一个大头钉,它让你的生命之纸时刻坚守自己的本真。

自律是一种改造,是最严厉的自我提纯,人格的冶炼。它如同兴奋剂一般使你勇往直前,不受一切阻拦,它使你飞速进步,不浪费一点时间。

让我们铭记于心吧——就如塞尼卡所说的:“能自律的人,就是最强有力的人。”

【解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