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学金VS换专业, 如何抉择
日期:2011-02-08 11:34
(单词翻译:单击)
怎么样才在保持奖学金,改换成其他方向?
总的来说,博士换方向很难,难处就在于你想保持奖学金。尤其是如果你的奖学金来自某个老师,换方向也就意味着换老师,奖学金自然要丢失。只有很少数的学校,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提供其他形式的全额奖学金来支持你,比如CMU CS就号称由你随便选方向,而且有相当比例的新生,入学以后也换了研究方向。 但是你得先拿到CMU phd offer,才能享受这种待遇。
有的专业,比较特殊,招生基本都是委员会集体决定,offer集体发放,只看背景强弱,不看方向,入学以后你再决定作什么,比如统计和生统,或者biomedical sciences;当然有的program比较好,还提供rotation,让你选的放心、选的满意,比如去的JHU BME PhD program — eecs。绝大部分专业的同胞们,一般是享受不了这种待遇的。
其他的任何解决方案,都是有风险的。
我觉得最实际、最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你申请自己最强的方向,拿最好、最多的offer,如果有可能,最终不要选择RA(助研奖学金),只选择TA(助教) or fellowship也就是公款,这样的话,你的奖学金不来自于你导师的私人funding,你来美国以后换方向的可能性会比较容易。
如果是自费生,一般找导师就很容易很多,唯一的条件就是目标教授愿意接收你,你也来去自由。
最后,无论制度如何,都要人来执行,人情世故依然存在。即使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即使你是自费生,如果你多次换导师,也可能给人留下很坏的印象,处理的不当,甚至有可能跟前导师爆发激烈的冲突而不是和平分手,从而导致你的下一个目标导师也未必愿意要你;系里也可能出面干预而不是放任你不停的换导师、踢导师,你名声臭了的话,丢掉奖学金或者没人理睬你也没什么稀奇的。
有些人说我做的科研是MEMS/微波/Network/etc,不想做了,打算申请computer architecture/数据库/信号处理,目标是全奖读phd,应该如何定位?这样的问题我在太傻期间,被学生问到的实在是太多了。答案是,一般情况下,如果你申请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即使是在同一个专业内部换,你的博士全奖申请目标也很可能挂掉,惨败!没有什么定位不定位的,把自己当成申请一个截然不同的专业就是了,而换专业申请,就要做好拿不到奖学金的心理准备。
例外的情况有:
1)你现在在A领域用的研究方法也被B领域广泛应用,殊途同归,但是这样的例子很少,如果真的结合/相互引用的这么紧密的话(比如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机器学习),那很可能没问题;但是如果你做微波的,去申请计算机体系结构,或者研究数据库的去申请网络,你自己想想,你如何让美国教授相信你比一个本来就作这些方向的人更强、更有潜力?
2)有的方向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引用其他方向的methods/technique,比如计算机专业,根据之前的案例,Data mining就被network security大加利用过,做软件工程的、甚至做网络的,也有人用一下data mining;EE/ECE这样的例子也有。如果你正好遇到需要这样背景的老师,那你可能是对他的组/实验室来
3)系里属于委员会制度,只看申请人背景强弱,不分方向录取。这种情况下,你当然可以随便申请,但是录取学生能宽到这种地步的,很可能就是顶尖的几所学校,小众甚至寥寥几所而已,你未必敢申请,申请了也未必成功;
4)专业特殊,本来就是不分方向给offer。不过这种情况下,一般来了美国以后,也随便你换方向,只要有老师愿意带你,你申请的时候是否表明要换方向没多大意义。
最后,这里说的是博士申请,涉及奖学金分配,所以才这么挑剔;对自费的硕士生,不成立,当然,硕士拿奖的也会参考上面的一些方案。
总的来说,博士换方向很难,难处就在于你想保持奖学金。尤其是如果你的奖学金来自某个老师,换方向也就意味着换老师,奖学金自然要丢失。只有很少数的学校,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提供其他形式的全额奖学金来支持你,比如CMU CS就号称由你随便选方向,而且有相当比例的新生,入学以后也换了研究方向。 但是你得先拿到CMU phd offer,才能享受这种待遇。
有的专业,比较特殊,招生基本都是委员会集体决定,offer集体发放,只看背景强弱,不看方向,入学以后你再决定作什么,比如统计和生统,或者biomedical sciences;当然有的program比较好,还提供rotation,让你选的放心、选的满意,比如去的JHU BME PhD program — eecs。绝大部分专业的同胞们,一般是享受不了这种待遇的。
其他的任何解决方案,都是有风险的。
我觉得最实际、最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你申请自己最强的方向,拿最好、最多的offer,如果有可能,最终不要选择RA(助研奖学金),只选择TA(助教) or fellowship也就是公款,这样的话,你的奖学金不来自于你导师的私人funding,你来美国以后换方向的可能性会比较容易。
如果是自费生,一般找导师就很容易很多,唯一的条件就是目标教授愿意接收你,你也来去自由。
最后,无论制度如何,都要人来执行,人情世故依然存在。即使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即使你是自费生,如果你多次换导师,也可能给人留下很坏的印象,处理的不当,甚至有可能跟前导师爆发激烈的冲突而不是和平分手,从而导致你的下一个目标导师也未必愿意要你;系里也可能出面干预而不是放任你不停的换导师、踢导师,你名声臭了的话,丢掉奖学金或者没人理睬你也没什么稀奇的。
有些人说我做的科研是MEMS/微波/Network/etc,不想做了,打算申请computer architecture/数据库/信号处理,目标是全奖读phd,应该如何定位?这样的问题我在太傻期间,被学生问到的实在是太多了。答案是,一般情况下,如果你申请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即使是在同一个专业内部换,你的博士全奖申请目标也很可能挂掉,惨败!没有什么定位不定位的,把自己当成申请一个截然不同的专业就是了,而换专业申请,就要做好拿不到奖学金的心理准备。
例外的情况有:
1)你现在在A领域用的研究方法也被B领域广泛应用,殊途同归,但是这样的例子很少,如果真的结合/相互引用的这么紧密的话(比如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机器学习),那很可能没问题;但是如果你做微波的,去申请计算机体系结构,或者研究数据库的去申请网络,你自己想想,你如何让美国教授相信你比一个本来就作这些方向的人更强、更有潜力?
2)有的方向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引用其他方向的methods/technique,比如计算机专业,根据之前的案例,Data mining就被network security大加利用过,做软件工程的、甚至做网络的,也有人用一下data mining;EE/ECE这样的例子也有。如果你正好遇到需要这样背景的老师,那你可能是对他的组/实验室来
3)系里属于委员会制度,只看申请人背景强弱,不分方向录取。这种情况下,你当然可以随便申请,但是录取学生能宽到这种地步的,很可能就是顶尖的几所学校,小众甚至寥寥几所而已,你未必敢申请,申请了也未必成功;
4)专业特殊,本来就是不分方向给offer。不过这种情况下,一般来了美国以后,也随便你换方向,只要有老师愿意带你,你申请的时候是否表明要换方向没多大意义。
最后,这里说的是博士申请,涉及奖学金分配,所以才这么挑剔;对自费的硕士生,不成立,当然,硕士拿奖的也会参考上面的一些方案。
重点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