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出国留学 > 英国 > 留学生活 > 正文
留英访谈:用设计诠释传统文化
日期:2010-12-17 14:00

(单词翻译:单击)

设计类专业是近年来颇受中国学生青睐的学科。英国一些设计类顶尖院校也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圣地。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学院(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就是其中之一。

最近,该校设计研究硕士(MA Design Studies)专业举办了题为“63度”的毕业展览,对同学们这一年的学习做了良好的总结。

我把这个专业的中国同学何启如和张寅请到了BBC演播室,请她们谈了自己毕业作品的意义,也介绍了这一专业的特别之处,并对有意申请“圣马丁”的中国同学们提出建议。

谈及毕业展主题的寓意,何启如介绍,今年的这个专业有63位毕业生,不同的毕业生做不同的项目,也代表着用不同的角度在看问题,有63个设计和63种思考方式。

她解释,同学们的设计主题不限,大家的作品涵盖了从人文、社科、产品、社区服务等等各类学科和领域。

客家文化

何启如的毕业作品针对的人群是在英国的年轻客家人。

本身是客家人的她做这个项目是因为她了解到,英国有超过一半的华人是香港人,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又是客家人。

这些客家人中的很多人都是早年从香港新界移民到英国。

虽然英语已经成为在英客家人的主要语言,但很多人还是习惯于说客家话。

何启如发现,在其它国家,华人比较聚集的地方都有客家机构,而在全欧洲客家人口最多的英国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客家机构。

而且,虽然全世界拥有很多客家机构,但很多是针对年龄大、思乡心切的人们建立的。

因此,何启如决定创立一个面向年轻人的客家机构,向他们灌输客家观念和传统文化。

同时,她也利用网络的优势,以自己设计的客家机构网站为平台,组织年轻客家人聚会、活动、参观展览,并思考传统文化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在她看来,可能由于客家文化在很多地方属于乡村文化,使得年轻人对此不感兴趣。

何启如希望利用毕业展这个机会,改变他们的观念。

她觉得,台湾的一些客家人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他们把一些乡村文化用一种现代的方式展示出来,让现代人更容易接受。

比如,一些服装设计师或建筑师运用客家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服饰,设计成新的建筑和新服装。

何启如希望告诉年轻一代,祖先的文化也可以很时尚,从而引起他们的兴趣。

汉字文化

张寅的作品是关于中国的汉字。她设计了一套形似扑克牌的系统,用汉字的象形因素来教外国人学习汉字。

这一作品最初灵感来自于平常和外国同学的生活交流。她发现,一些外国朋友对中国文化很有兴趣,经常询问一些汉字的读法和意思。

与此同时,有些外国人在纹身时喜欢纹汉字,但纹的字却经常出现错误。

张寅觉得,外国人对汉字抱有一种神秘的感觉,他们看汉字的角度和表现方式和中国人的不太一样。

之前学过设计、研究过书法的张寅对这种差异非常感兴趣,希望把一些有效的传播视觉类的表达设计和汉字的教学结合起来。

所以,她希望找到一个简单的方式,让外国人更便捷地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认识和理解汉字,懂得大概的意思和结构。

张寅先从189个部首中挑选了带有象形部分的35个部首,通过设计图画对比,帮助外国人认识这些部首。

其次,认识这些基本的部首之后,发掘一些其它的汉字。比如囚字,国字框代表的是界限的意思,当了解这个涵义的时候,虽然不一定了解这个字是囚犯的意思,但能大概清楚是与困住相关的涵义。

张寅希望通过这些介绍和对比,帮助有兴趣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懂得汉字的意思。

这个项目已经获得了一些教授的首肯,有望将来成为协助中文教学的工具。

与此同时,张寅首创的汉字识别系统同样可以成为中国儿童识字阶段的良师益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