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翻译:单击)
这个周末我家来了一位客人,Lisa。她是我的学生,也是我的朋友,现就职于上海一家知名外企。这次来京出差,我特意邀请她来家聊聊天。看着她干练的短发,脸上充满自信的笑容,我夸奖她现在俨然是一位生活版的海归“杜拉拉”。
还记得刚见到她的时候,她是在父亲的陪同下来找我咨询出国留学的事宜。看起来是一个内向腼腆的女孩,又由于当时高考落榜,脸上多了几分忧愁。通过交流沟通之后,我认为那时的她,无论从性格还是从心态来看,都不适合立即出国,尽管国外有亲属可以照顾她。最后父女商量后决定就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国际本科,两年后再出国学习。事实证明我们当初的方案是正确的。说起往事,Lisa说:“对我她心里是充满感激的,如果当初不是听从我的建议,可能会直接出国,但以她当时的心态出国,真不知道现在会是一番什么局面。”
她给我讲了这几年在英国基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虽然留学之路充满着困难与挑战,但这些经历让自己成长了很多,也成就了今天的成绩。她笑谈如果自己这几年不努力学习,提前规划职业发展,面对就业时又没有良好的心态,恐怕现在也成了“海带。”
说起“海归”成为“海带”的话题,最近这段时间经常听一些“海归”们说在人才市场上,他们找不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应聘时屡屡碰壁,无奈叹息“海归”遇上了寒冬,幸福时光已经远去。
早些年,出国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国内一些高素质的人才为了开阔眼界,接受国外的先进教育,纷纷争取各种机会出国深造。完成学业又在留学国家工作几年再选择回国就业。由于出国之前就具备很高的素质,加之在国外工作几年又了解国外企业的文化,掌握先进的管理模式,回国之后必然受到各大企业的青睐。这些既有学历、又有工作经验的“海归”当然不会为找到一份体面又高薪的工作而发愁。
然而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提高与国外大学入学条件的宽松,很多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也希望孩子能 “出国镀层金,回国拿高薪”。但是由于很多孩子自律性不够强、独立生活和学习能力都不强,造成了 “海归”的素质良莠不齐。很多“海归”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缺少真才实学,认为自己拿到了一个“洋文凭”,归国之后就可以进大企业、拿高薪。当回国时,却发现与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企业提供的工资与他们出国花费巨额的费用完全不成正比,根本不能接受这种“待遇”,变成了“寒冬”中的“海带”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我看来,“海归”没有遇上“寒冬”,幸福时光也没有远去。国内经济稳步发展、国外在华投资企业平稳增长,都将为“海归”回国就业创造更多机会。关键是“海归”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是否符合这些企业的用人标准。一个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称:“他们需要有工作经验,并且沟通能力较强,知识丰富,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可见,这才是“海归”们应该具备的能力。
其实,写这篇文章并没有批评“海归”的意思,只是作为从事出国工作的老师,看到九月又将会有一批学子赴海外留学,希望她们能像上文提到的Lisa一样有自己的学习规划、职业规划,待毕业之时就可以多一份从容与淡定,避免成为寒冬中的“海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