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择校必知:北京十一学校的"走班制"全面解析
日期:2013-02-23 14:24

(单词翻译:单击)

十一学校实施“走班”的想法,是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而前提则是学生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

  从今年秋季入学起,作为北京唯一一家“深化基础教育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试验项目学校”,十一学校的新初一年级将全面开展“走班”教学。这是继去年该校高一年级实行“走班制”之后的又一项大胆尝试:同一个年级,同一个行政班的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可能分散在不同的教室中,有的学生在上自习,有的学生在上物理,有的学生在读地理,这种做法同西方高中的教育教学方式已非常接近。

  在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看来,因材施教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方法层面,必须要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来真正实现——提供学生空间、机会和课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而不是老师指定,或者通过某种方式认定学生哪方面长、哪方面短,进而给其一个相应的教育方式。

  因材施教源于学生的自我认知

  十一学校实施“走班”的想法,是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而前提则是学生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

  完成自我认知需要一个发展阶段,学生不一定能够一下子认准,但一定要在尽可能早的时间进行探索。而施教者应该提供给孩子们这样的机会。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年级由低到高,他们获得自我认知的机会和空间不是越来越多,反而越来越小;而国外教育体制则相反,越到高中、大学,学生自我支配的时间、可以选择的空间越大。十一学校希望能够为学生创造条件,用各种机制来实现因材施教,而不仅仅停留于方法层面

  所谓方法层面的因材施教,更多是对教师个体提出的要求和目标,如同一堂课上,教师要照顾到好学生、中等生、一般学生,这种做法有局限性,毕竟教师个体的力量有限,且需要有全校制度性的支持,仅凭教师一人无法照顾到每一名学生。

  因此,学校层面就不能只是要求教师要怎么样,更应该创造条件和机制为学生真正提供选择,让他们发现自己从而选择课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有很关键的一点是,学生需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通过自己的选择去努力,最后的结果反馈回来要形成自我教育的机制。因此,因材施教的重点不在“施教”上,而是要创造一种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发展的教育,这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

  高考体制不是课程改革的借口

  各种名目的实验班,或者是不同学制的探索,往往是各中学特别是示范高中培养创新型人才、实施因材施教的主流方式。

  对此,也有人质疑,高考体制不改革,教学课程改革的可操作空间就会非常有限。或者说,课程改革的结果终究脱离不开为高考服务的目标。对此,业内人士批评认为,这种说法更似一种借口。面对高考,在同一所学校都能找到教学方法迥然不同的老师,有的老师会特别受学生欢迎,有的老师的课就没有那么“受宠”,或许最终的结果是两位老师所带科目的高考分数线相差不多,但带给学生对学科的热爱就会大有不同。那么,将“老师”换作“学校”是同样的道理。

  实施因材施教,十一学校的一个重点项目就是职业规划,从初一起就开展职业规划课程,为学生提供职业考察的机会,这一课程每年都像课表一样被排出来供学生选择。通过家长、社会资源,利用周末或者各种时间带领学生进入各行各业,无论企业还是机关、科研院所,学生不断进行着职场体验,由此尽早规划好自己的职业方向。这个过程不单单是要看学生自身的特长,而是更进一步,把特长同未来的发展相结合,以此获得学习的动力。除此以外,学校固定每周开展的“名家大师进校园”课程,也是提供给学生的选修课程,由学生选课并计入学分。“名家大师”全部为行业精英,这种方式也是要对学生进行职业引领。

  在学校,通常“实验班”是各年级的顶级教学课堂,然而,享受到“因材施教”的学生是应该打破这个壁垒的。对此,学校专门成立了课程研究院,开发研究性课程,以此作为课程储备,为将来真正在某方面具有职业倾向或研究倾向的学生搭建更高端的课程平台,为孩子创造选择的机会,令他们获得学习和成长的条件。

  有选择能力才能游刃有余

  传统的中国式课堂,是学生固定在教室不动,任课教师走马灯似的不断上下讲台。学生只需要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即可,很“简单”。然而,随着各学校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深入,诸如十一学校这种走班制的探索也并非一家。无疑,方式和理念的创新,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的空间。

  然而,对于学生来讲,进入这类学校并非还像以前一样,只要尽量跟上进度就如同进入了“保险箱”。在这类学校的学生必须要学会选择,否则可能中学三年或六年就一直在“纠结”中度过。比如,学校要求所修内容必须包含参加社团,否则拿不到学分无法毕业,学校上百个社团怎么选择?再包括很多同年级的同一种科目,被分为了几种难度,完全凭自己意愿选课的话,学生如何确定自己适合的水平?

  这类事情做多了,学生势必要学会思考,某一个活动或课程自己是否要参加,如果参加了肯定要有付出,那么自己的时间如何安排?这个思考的过程,学生就要反思,自己将来要做什么,以这个为目标随时判断眼前的这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 本报记者 王怡

  专家观点

  成材方向基于广泛涉猎


  义务教育阶段更多提供了一种统一性的教育,这级学校开展的因材施教,更多表现于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或通过校本课程、选修课来满足孩子自身的需要。这种尝试如今在不少初中、小学也在开展,但没有高中明显,毕竟高中课程改革给予高中更加灵活的课时安排和课程内容设置。因此,不少优秀的高中积极开展走班或分层教学等,就是要提供给学生适应不同学科的能力水平。此外,北京的一些校外教育机构也为孩子的多方发展提供支持,搭建平台。

  从基础教育学段来说,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给学生的兴趣发展搭建一些展现、了解的平台。从家长角度来讲,望子成龙是共同的心态,家长总会有希望能一下子看到孩子未来成材道路的愿望;而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包括专业意向、专业选择等,是在自己广泛涉猎的同时逐渐发展、培养起来的,不能简单依赖工具进行测试。

  在学前教育阶段,家长、社会应该提供给孩子们更加丰富的机会,而不是一下子就确定用三五年时间发展某一项兴趣;应该随时关注孩子的兴趣意向,有了苗头可以持续提供支持,如果孩子没有什么兴趣,那么就只需跟着学校基础教育走,满足他在这方面素质的基本水平,达到能够感受到、形成参与的水平即可。家长应该从长远来看、冷静观察。(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海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