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翻译:单击)
关于美国教育的文章可谓是多如牛毛,大多数文章会提到美国学生选择专业非常看重自己兴趣,这个倒也基本没有错。但笔者最近看到有文章却因此上纲上线说美国学生选择专业非常不看重自己的“钱途”,而是看重怎么服务社会,认为只有中国人才如此“势利”,这就未免太过偏离事实本身。
在美国最“热门”的职业应该是医生、律师、兽医。律师收入高,但在美国社会名声却不怎么好,大部分人认为服务社会的律师不多为害社会的律师不少,说在美国当律师和钱关系不大恐怕就太自欺欺人了。
美国医生平均收入比律师还高也广受人尊重,因此如果某个医生说为了服务社会才从事这个行当倒也能轻松自圆其说。但是美国不少机构有过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医生和梦想当医生的人看重的不是名而是利。
兽医在美国是热门专业可能很多人没有想到,但其实考上兽医学院要比考上医学院、法学院难很多。原因也不复杂:美国兽医虽然和人医一样也一般要本科毕业再上四年拿到博士学位,但兽医一般不需要经过三至五年极其辛苦且收入低的住院医生培训;兽医给动物看病一般是一锤子买卖直接向主人要钱,而相反人医多半要向保险公司收钱麻烦尚且不说,有时候可能收不到白干了;更重要的是,虽然兽医出了事故也颇为麻烦,但毕竟不是人命关天的事情,对自己的前程影响没有人医那么大。因此说到底其实也是个“钱”字。
也许有人看过美国医学生、兽医学生、法学生的申请材料,其中确实充满了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等大道理、绝无“钱”字的藏身之处。但如果因此就认为这是他们的全部真实想法就未免天真幼稚了。大部分学生确实并非完全为了钱去读书,美国学校和社会确实也不愿意收取一批唯利是图的家伙,因此“钱途”问题属于人人皆知的“潜规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否则申请材料就没有一席之地了。 美国学生因为对科研非常感兴趣才攻读博士学位的比例确实应该比包括中国学生在内的留学生高,但是美国学生博士中途退学的比例也更高,据调查接近40%,而留学生不到20%。美国学生退学的头两条原因也是工作前景不好、对“钱途”不满意。一句话,还是“钱”字,毕竟兴趣难以养家糊口。
上面提到的都是博士学位,学士学位也一样。美国人上大学选专业都是兴趣和“钱途”双重考虑,很多时候甚至“钱途”才是首要考虑对象。那么美国社会又是如何帮助学生选个适合自己并且最好是名利双收的专业、职业的呢?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呢?
上大学之前,中小学会请各行各业的人到学校现身说法,很多时候也会组织学生到各个单位瞧瞧让学生熟悉各种工作到底是什么样子。这样学生可以培养、认识自己的兴趣,择业就不会那么盲目。相比之下,国内高三学生填志愿颇为盲目,非常多的学生、家长、老师对专业并不了解,赶热门追时髦的现象非常严重。学生由于对所选专业缺乏近距离接触,选了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的人也非常多。
上了大学,学校会给每一个学生安排一个指导老师。指导老师的背景会和学生的专业与理想职业尽量匹配,这些指导老师大部分就是学校本身的教授、有时是比较资深的行政人员,每位指导老师一般同时指导十几到几十个学生。可以说,指导老师跟踪着学生在学校求学的全过程。比如学生要选课、换课、转专业都要指导老师批准签字,学生受奖励、处罚也当然要通知指导老师。更重要的是,指导老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的进展和兴趣的变化及时帮助学生调整人生方向,是否该多修一门课、是否该去做个实习等等;有时候,甚至要建议学生换专业。
比如,人医、兽医学院非常之难上,一旦发现学生成绩达不到要求指导老师就要给学生建议改变人生方向,不要再继续读预科了,免得竹篮挑水一场空。因此,比如兽医预科,能坚持到毕业拿到预科本科的学生比例很小,但是只要能毕业,进入兽医学院的可能性就很高了,60%甚至80%、90%也不奇怪。
如果学生要换专业,学校及院系一般也非常配合,这个和国内的高校很不一样,也是一个很值得学习的地方。实际上,美国非常多大学生很晚才定专业,就算定了专业选课也很自由,实在是让学生扩大知识面的好办法。山石(旅美华人/科学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