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日期:2014-10-07 10:38

(单词翻译:单击)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2013•苏州)在如图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功率单位的是(  )


A.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牛顿

B.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帕斯卡

C.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瓦特

D.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焦耳

考点: 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认识图片展示的物理学家,根据对物理量及单位的对应关系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 解:

A、图片中的科学家是牛顿,它的名字被命名为力的单位.不符合题意;

B、图片中的科学家是帕斯卡,它的名字被命名为压强的单位.不符合题意;

C、图片中的科学家是瓦特,它的名字被命名为功率的单位.符合题意;

D、图片中的科学家是焦耳,它的名字被命名为功和能量的单位.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我们对物理学史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属于基础题,难度较小,容易解答.

 

2.(2分)(2013•苏州)某同学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错误的是(  )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声音是一种波

C. 声音具有能量

D.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

考点: 声音的产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声与能量.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②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另外声音的传播速度还与温度有关.

③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本身具有能量.

解答: 解:

A、声音的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此选项正确;

B、声音本身是一种波,看不到摸不着.此选项正确;

C、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本身具有能量.此选项正确;

D、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空气中传播最慢.此选项错误.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我们对声音基本特征的认识,属于基础题,难度较小,容易解答.

 

3.(2分)(2013•苏州)下列关于能源、能量转化及其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石能源是可再生能源

B. 太阳能不是清洁能源

C. 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D. 核能只能通过重核裂变获取

考点: 能源的分类;能量守恒定律;核能.

专题: 应用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 (1)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或可重复利用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不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或不可重复利用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2)所谓清洁能源是指污染环境少的可再生能源,且大多数为一次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海洋能、生物能、地热能等等.只有少数二次能源,如氢能等;

(3)能量守恒定律:能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4)核能是由原子核裂变和聚变形成的.

解答: 解:A、化石能源指的是亿万年前的大量生物经过地壳变化,被埋藏在地下,受地层压力和温度的影响,缓慢地形成的可以燃烧的矿物质,在短时间内不能再生,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太阳能可以直接被人类获取使用,属于清洁能源,故B错误;

C、在能的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故C正确;

D、获得核能的方式有核裂变和核聚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能量和能源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内容的考查,比较简单.

 

4.(2分)(2013•苏州)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 B. 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5m

C.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 D. 人的正常体温为38℃

考点: 密度的大小比较;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 (1)动物和植物的密度都约为水的密度.

(2)中学生的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8m.

(3)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4)人的正常体温为37℃.

解答: 解:A、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大致相同,约为1.0×103kg/m3.选项正确.

B、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0.8m.选项错误.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选项错误.

D、人的正常体温是37℃.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针对本类估计性问题,要识记和人相关的物理量,例如人的质量、人的体积、人的密度、人的身高等,并且用人上的物理量和被估计的物理量进行对比即可.

 

5.(2分)(2013•苏州)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

B.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湿裤子晾干


C.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冬天窗玻璃上有冰花

D.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钢水浇铸得到钢件

考点: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熔化、汽化、升华需要吸热,凝固、液化、凝华需要放热,弄清楚四幅图中的物态变化再去判断吸放热情况.

解答: 解: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嘴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

B、湿裤子晾干,是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故B符合题意;

C、冬天窗玻璃上有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

D、钢水浇铸得到钢件,是钢水变成固态钢件的过程,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物态变化概念及其吸放热情况的理解和掌握,弄明白四幅图中的物态变化名称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6.(2分)(2013•苏州)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或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的2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PM2.5在空气中不受重力作用

C. PM2.5中“2.5”的单位是nm

D. PM2.5中“2.5”的单位是μm

考点: 分子的运动;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重力.

专题: 社会热点综合题.

分析: (1)PM2.5是微小物体,不是分子,不能说分子无规则运动.

(2)微小物体悬浮在空气时,受到浮力和重力作用.

(3)PM2.5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的2万倍,计算其直接,可以确定其单位.

解答: 解:A、PM2.5是微小物体,是微小物体悬浮在空气中,不是分子,不能说分子无规则运动.选项错误.

B、PM2.5在空气中,在地球附近受重力作用.选项错误.

CD、PM2.5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的2万倍,所以其直径为:D=20000×10﹣10m=2×10﹣6m=2μm.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评: PM2.5在天气预报中经常出现,经过本题学生对其大小,受力情况有更深的理解.

 

7.(2分)(2013•苏州)我国科研人员研发了百米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使中国跻身该技术领域国际先进行列.假如所有导体都成了常温下的超导体,那么当用电器通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炽灯仍然能发光 B. 电动机仍能转动

C. 电饭锅仍然能煮饭 D. 电熨斗仍然能熨烫衣服

考点: 超导体的特点;电热.

专题: 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超导体是零电阻,所有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电器设备都不能用超导材料制作.

解答: 解:白炽灯、电饭锅、电熨斗都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根据焦耳定律Q=I2Rt知,没有电阻就不能产生电热,所以用超导体材料制成的电热器不能工作.故A、C、D不正确.

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工作的,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用超导体材料制成的电动机不但仍能工作,并且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更高.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超导材料的特点、电流热效应,以及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8.(2分)(2013•苏州)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机械能正在减小的是(  )


A.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蓄势待发的火箭

B.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


C.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匀速下降的热气球

D.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加速上升的飞艇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专题: 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 (1)动能大小跟质量、速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跟质量、被举得高度有关.被举得高度一定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物体不发生弹性形变时,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

解答: 解:A、蓄势待发的火箭,火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火箭不发生弹性形变,而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所以机械能不变.选项错误.

B、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飞机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飞机不发生弹性形变,而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所以机械能不变.选项错误.

C、匀速下降的热气球,气球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飞机不发生弹性形变,而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所以机械能变小.选项正确.

D、加速上升的飞艇,飞艇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飞艇不发生弹性形变,而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所以机械能变大.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能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变化.

 

9.(2分)(2013•苏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 通过摩擦的方法可产生电荷

C. 分子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

D. 组成物质的分子都是完全固定不动的

考点: 原子的核式模型;分子和原子组成物质;摩擦起电的实质.

专题: 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 ①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核外电子和原子核组成;

②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转移;

③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有性质的最小微粒;

④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解答: 解:

A、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核高速无规则运动的电子组成.此选项正确;

B、摩擦起电不是产生电荷,而是电荷发生转移.此选项错误;

C、分子是能够保持物质原有性质的最小微粒,但不是最小的粒子.此选项错误;

D、组成物质的分子时刻都在运动.此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原子的核式结构以及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

 

10.(2分)(2013•苏州)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下列四图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冰鞋上装有冰刀

B.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飞镖的箭头很尖


C.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载重车装有许多车轮

D.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压路机上的碾子质量很大

考点: 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控制变量法;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减小压强的方法.根据压强的定义式p=可知,要减小压强有三种方法:一是当压力一定时,需增加受力面积;二是当受力面积一定时,需减小压力;三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同理,增大压强也有三种方法.

解答: 解:A、冰鞋上装有冰刀,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B、飞镖的箭头很尖,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C、载重车装有许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符合题意;

D、压路机上的碾子质量很大,是受力面积一定,通过增大压力,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这是一道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物理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大或减小压强,要学会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才是学习物理的真正意义.解答时,要注意使用控制变量法.

 

11.(2分)(2013•苏州)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B. 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一定相等

C.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D.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增加

考点: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1)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前提是发生热传递;

(2)内能的大小不但和物体的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4)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

解答: 解:A、放热多少是指内能的改变多少,不是指物体内能的多少,故A错误;

B、内能的大小不但和物体的温度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物体的内能增大,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也可能是吸收热量,故C错误;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但是温度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要特别注意: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是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热.

 

12.(2分)(2013•苏州)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  )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A. 在B点保持静止 B. 沿BE方向运动 C. 沿BC方向运动 D. 沿BD方向运动

考点: 力与运动的关系.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分析小球到达B点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便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由于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所以当小球摆到B点时,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若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只受重力作用而竖直下落.所以将沿BE方向运动.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学生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在此题中,小球由于重力作用将由静止下落.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在B点的运动状态.

 

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3.(2分)(2013•苏州)家庭电路的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为 220 V,考虑到用电安全,家庭电路中一般还接有 地 线.

考点: 家庭电路的组成.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1)家庭电路中有火线和零线.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

(2)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使用三线插头,当它的三脚插头插在三孔插座里,在把用电器连入电路的同时,也就把金属外壳和大地连接起来了,这样就防止了由于金属外壳带电所造成的触电事故.

解答: 解:(1)我国家庭电路中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

(2)家庭电路中接有地线,通过三孔插座把用电器和大地相连接,即使内部线路老化导致外壳带了电也会导入大地,不会使人触电发生危险.

故答案为:220;地.

点评: (1)记住火线、零线、地线之间的电压;

(2)触电原因是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

 

14.(3分)(2013•苏州)下面是三种仪器的测量情形.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1)石块的质量为 27.2 g;

(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6 N;

(3)电压表的示数为 4 V.

考点: 质量的测量与天平;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专题: 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

分析: (1)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2)要弄清楚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

(3)电压表所选量程为0~15V,对应的分度值为0.5V,指针指在0后面第8个小格上,然后即可读数.

解答: 解:(1)石块的质量m=20g+5g+2.2g=27.2g;

(2)图中弹簧测力计的一个大格表示1N,里面有5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0.2N.因此它的读数为2.6N.

(3)图示的是电压表,所选量程为0~15V,对应的分度值为0.5V,指针指在0后面第8个小格上,因此读数为0.5V×8=4V;

故答案为:(1)27.2;(2)2.6;(3)4.

点评: 物理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

 

15.(2分)(2013•苏州)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图甲说明: 热传递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图乙说明: 做功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图甲:放入冰箱的食物温度降低,图乙:迅速压下活塞使引火仪内空气温度升高)

考点: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解答: 解:甲图中,放入冰箱的食物放出热量、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降低了物体的温度;

乙图中,迅速压下活塞使引火仪内空气温度升高,活塞压缩空气做功,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了空气的内能.

故答案为:热传递;做功.

点评: 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抓住这两种方式的本质是解题的关键.

 

16.(2分)(2013•苏州)如图是“神州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时的情景,此时地面飞控中心和航天员之间的联系手机通过 电磁波 来实现的.对接完成后,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州九号”载人飞船是 静止 的.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考点: 电磁波的传播;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 简答题;信息的传递;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 (1)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飞船在太空中,飞控中心和航天员之间是通过电磁波传播信息的.

(2)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解答: 解:

(1)地面飞控中心和航天员之间的联系手机通过都是通过电磁波传播信息的;

(2)天“神州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进行完成后,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相同,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故答案为:电磁波;静止.

点评: 在选定参照物时,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存在位移的变化,那么被研究物体就是运动的,反之则静止;要充分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7.(2分)(2013•苏州)如图是国产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起飞时的情景.飞机升空是利用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二力平衡原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当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所受的浮力大小将 减小 .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考点: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浮沉的应用.

分析: (1)飞机升力是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原理获得的.

(2)航母上的舰载机飞离后,航母自重减小,因航母仍漂浮,受到的浮力减小.

解答: 解:飞机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在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长,速度大;经过下方的路程短,速度小.上方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下方空气流速越小,压强越大.所以机翼下方的气压大于上方的气压,便形成向上的升力,即飞机升力是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原理获得的.

航母在水中漂浮,浮力等于自身重力,飞机飞离航母后,自重减小,所以航母所受浮力减小.

故答案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减小.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浮力知识、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的了解和掌握,知道航母在水中漂浮时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是本题的关键.

 

18.(2分)(2013•苏州)如图所示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研发的深海载人探测器“蛟龙号”.“蛟龙号”进行了7000m级海试,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m,此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7×107Pa,以此数据计算:海水对“蛟龙号”每0.5m2外表面产生的压力有 3.5×106 N;“蛟龙号”在海里加速上升的过程中,所受海水的压强大小将 变小 .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考点: 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1)已知压强与受力面积,由公式F=PS可以求出海水对“蛟龙号”每0.5m2外表面产生的压力;

(2)潜水器从完全浸没水中上升的过程中,深度变小;根据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得出答案.

解答: 解:(1)∵p=,

∴海水对“蛟龙号”每0.5m2外表面产生的压力F=pS=7×107Pa×0.05m2=3.5×106N,

(2)蛟龙号”在海里加速上升的过程中,所处深度h不断减小,

∵p=ρ水gh,水的密度ρ水不变,

∴受到的压强变小.

故答案为:3.5×106;变小.

点评: 本题以“蛟龙号”潜水器潜水为背景考查了:求海水对观察窗的压力、分析潜水器上浮的原因等;结合社会热点、最新科技成就设计题目,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社会性、时代性;平时要关注科技,关注社会,留心物理规律在新技术、新发明方面的应用.

 

19.(2分)(2013•苏州)内燃机是将内能转化为 机械 能的机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压缩 冲程.

考点: 热机;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专题: 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1)内燃机就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是外界对物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高温高压的燃气对外界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 解:(1)内燃机就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压缩冲程.

故答案为:机械;压缩.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内燃机的工作原理、能量转化情况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20.(3分)(2013•苏州)某同学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时,为了方便对力臂的测量,该同学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水平 位置平衡;通过多次实验,该同学得到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2)实验中,在杠杆上的A点挂四个重均为0.5N的钩码,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上的B点,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所示,测力计的示数是 1 N;如果将测力计沿图中虚线方向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 变大 (变大/不变/变小).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考点: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同时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设杠杆的每一个小格代表1cm,知道动力臂、阻力臂、阻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动力.

当弹簧测力计倾斜拉杠杆时,动力臂减小,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会增大.

解答: 解:(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同时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所以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使实验简单化.

(2)∵F1l1=F2l2,

即:F1×8cm=2N×4cm,

∴F1=1N.

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时,动力臂是OB,当弹簧测力计倾斜拉杠杆时,动力臂是OD,动力臂减小,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会变大.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故答案为:(1)水平;(2)1;变大.

点评: 对于杠杆平衡问题,杠杆平衡条件是最基本的规律,用杠杆平衡条件去解决问题,一定要掌握.

 

21.(2分)(2013•苏州)小强用10N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放在水平地面的课桌,则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10 N;某同学将该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把课桌沿原路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 小于 (小于/等于/大于)10N.

考点: 摩擦力的大小.

专题: 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1)课桌匀速运动,受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2)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 解:(1)因为课桌匀速运动,受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f=F=10N;

(2)同学将该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课桌对地面的压力减小,把课桌沿原路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减小,所以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会减小,小于10N.

故答案为:10;小于.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平衡力和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22.(3分)(2013•苏州)如图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α点.现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 乙 (甲/乙)透镜.

小明选择好透镜后再光具座上进行实验:当物体距离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缩小的实像.当物体距离透镜4cm,成 正立、放大的虚 像.在照相机、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类似的是 放大镜 .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根据图判断出甲乙对光线的作用,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进行判断.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

(2)根据题意,当物距等于8cm时,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当物距为10cm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

从而分析出焦距的范围,得出4cm与焦距的关系.

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解答: 解:由图知,若光沿直线传播会聚到b点,经过甲会聚到c点,说明甲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经过乙会聚到a点,说明乙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

所以应选择乙透镜.

当物体距离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清晰放大的实像,所以f<8cm<2f,得4cm<f<8cm;

又把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此时物距为10cm,屏上又成一清晰缩小的实像,所以10cm>2f,得f<5cm.

若物体距离透镜4cm,则小于焦距,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照相机是根据成缩小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投影仪是根据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乙;正立、放大的虚;放大镜.

点评: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决此题的关键有二:①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②根据已知条件判断出甲乙透镜的类型.

 

23.(3分)(2013•苏州)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石墨烯﹣﹣改变世界的神奇新材料

一片碳,看似普通,厚度为单个原子,却使两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这种全新材料名为“石墨烯”.

石墨烯是目前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作为电导体,它有着和铜一样出色的导电性;作为热导体,它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的导热效果都好,而且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利用石墨烯,科学家能够研发一系列具有特殊性质的新材料.比如,石墨烯晶体管的传输速度远远超过目前的硅晶体管,因此有希望应用于全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石墨烯还可以用于制造触摸屏、发光板,甚至太阳能电池.如果和其他材料混合,石墨烯还可用于制造更耐热、更结实的电导体,从而使新材料更薄、更轻、更富有弹性,从柔性电子产品到智能服装,从超轻型飞机材料到防弹衣,甚至未来的太空电梯都可以以石墨烯为原料.因此,此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最近国外研究人员通过引入由多层石墨烯制成的交替散热通道,解决了交通信号和电动汽车中使用半导体材料散热的难题,这是利用石墨烯的 C (填选项前的字母);

A、透光性好 B、硬度大 C、导热性好 D、导电性强

(2)石墨烯有希望应用于全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是因为 石墨烯晶体管的传输速度远远超过目前的硅晶体管 ;

(3)石墨烯是目前世上至今发现的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针对这一发现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最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D (填选项前的字母)

A、“石墨烯的硬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

B、“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

C、“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D、“石墨烯为什么很薄?”

考点: 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专题: 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 (1)石墨烯制成的交替散热通道,说明石墨烯的导热性能好.

(2)认真读课文,得出结论.石墨烯晶体管的传输速度远远超过目前的硅晶体管,因此有希望应用于全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

(3)在依据情景提出问题时,首先要找出情景所提出的问题是什么,然后要找出问题与生活中的应用之间的关系,提出较有价值的探究问题.

解答: 解:(1)多层石墨烯制成的交替散热通道,解决了交通信号和电动汽车中使用半导体材料散热的难题,说明石墨烯由很好的导热性.

(2)石墨烯应用于超级计算机的研发,石墨烯晶体管的传输速度远远超过目前的硅晶体管.

(3)“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是人类至今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这一情景中提出的问题是“石墨烯为什么很薄?”的问题,选项A只是问题的简单重复,没有提出探究的侧重点,所以选项A没有探究价值.

因石墨烯材料已经研究并教授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还知道石墨烯是人类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因此问题“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的探究意义不大;所以选项B、C没有探究价值.

我们虽知道石墨烯是人类至今发现强度最高的材料,但引起强度最强的因素不知道,所以“石墨烯的强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问题的探究较有价值.

故答案为:(1)C;(2)石墨烯晶体管的传输速度远远超过目前的硅晶体管;(3)D.

点评: 给出物理课外知识的材料,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物理知识用材料内容回答问题,在中考中出现在频率较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过程的首个重要环节,也是物理科学研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50分。解答25、26、27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24.(8分)(2013•苏州)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重50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画出它所受重力G和支持力F的示意图.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3)根据图丙中通电螺线管的N,S极,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极和“﹣”极.

(4)如图丁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点灯和开关正确接到电路中.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考点: 力的示意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家庭电路的连接.

专题: 图像综合题.

分析: (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作用线作出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AB的像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知道通电螺线管的NS极,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流方向,则可知电源的正负极.

(4)开关控制用电器,开关和用电器之间是串联的;火线首先进入开关,最后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进入灯泡的螺旋套.

解答: 解:

(1)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处于平衡状态,G=F=50N,从物体的重心,沿力的作用线,作出重力与支持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2)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3)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流由右侧流入,故电源右侧为正极,如图所示: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4)火线首先接开关,再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灯泡螺旋套.如图所示: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点评: (1)作力的示意图,要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是平衡力的长度要相等.

(2)在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时,注意先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就能得到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一定要掌握这种技巧.

(3)知道螺线管的NS极,利用安培定则可确定螺线管磁感线的方向、电流方向和电源的正负极.

(4)掌握家庭电路中两孔插座、三孔插座、开关、灯泡的接法.连接家庭电路既要保证用电器的正常工作,又要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25.(8分)(2013•苏州)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设备之一.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每小时平均接受4.2×106J的太阳能,在5小时的有效照射时间内,将热水器中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的水温升高到40℃.求:

(1)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Q:【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2)热水器5小时内接收到的太阳能E;

(3)热水器的效率η;

(4)若改用煤气来加热这些水,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气?(煤气的热值q=4.2×107J/kg,假设煤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

考点: 太阳能热水器中的热量计算;热平衡方程的应用.

专题: 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 (1)根据Q=cm(t﹣t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2)太阳能热水器每小时平均接受4.2×106J的太阳能,求出在5小时的有效照射时间内热水器接收到的太阳能;

(3)根据η=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求出热水器的效率;

(4)煤气放出的热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根据Q=mq求出完全燃烧煤气的质量.

解答: 解:(1)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

Q=cm(t﹣t0)=4.2×103J/(kg•℃)×100kg×(40℃﹣20℃)=8.4×106J;

(2)热水器5小时内接收到的太阳能:

E=4.2×106J/h×5h=2.1×107J;

(3)热水器的效率:

η=×100%=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100%=40%;

(4)煤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即Q放=Q=8.4×106J,

∵Q=mq

∴完全燃烧煤气的质量:

m′=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0.2kg.

答:(1)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为8.4×106J;

(2)热水器5小时内接收到的太阳能为2.1×107J;

(3)热水器的效率为40%;

(4)完全燃烧煤气的质量为0.2kg.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热量计算公式、热值计算公式、效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26.(6分)(2013•苏州)某型号的家用电饭煲有两档,其原理如图所示.“1”档是保温焖饭,“2”档是高温烧煮.若已知电阻R0=44Ω,R=2156Ω,求:

(1)当开关S置于“1”档时,电路中的电流I1和R0两端的电压U0;

(2)当开关S置于“2”档时,电饭煲高温烧煮的功率P.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考点: 电路的动态分析.

专题: 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分析: (1)由电路图可知,开关置于1时,两电阻串联,由串联电路特点及欧姆定律可以求出电路电流、电阻R0两端的电压U0;

(2)由电路图可知,开关置于2挡时,只有电阻R0接入电路,由电功率公式可以求出电饭煲高温烧煮的功率.

解答: 解:(1)开关置于1时,两电阻串联,

电路电流I1=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0.1A,

R0两端的电压U0=I1R0=0.1A×44Ω=4.4V;

(2)开关置于2挡时,只有电阻R0接入电路,

电饭煲高温烧煮的功率P=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1100W;

答:(1)当开关S置于“1”档时,电路中的电流I1和R0两端的电压U0为4.4V;

(2)当开关S置于“2”档时,电饭煲高温烧煮的功率为1100W.

点评: 分析清楚电路结构、熟练应用串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27.(6分)(2013•苏州)一辆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的货车,行驶时所受的阻力为车总重的0.1倍,货车(含驾驶员)空载时重为2.5×104N.

(1)求货车空载行驶时所受的阻力大小;

(2)求货车以36km/h的速度空载匀速行驶时,10s内货车牵引力做的功;

(3)当货车以90kW的额定功率、9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求货车最多可装载多重的货物.

考点: 功的计算;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专题: 功和能综合题.

分析: (1)知道货车空载时重G,利用f=0.1G求货车空载行驶时所受的阻力大小;

(2)知道火车空载时速度和行驶时间,利用s=vt求行驶路程,汽车匀速行驶牵引力F=f,再利用W=Fs求10s内货车牵引力做的功;

(3)利用P=Fv求牵引力大小,而汽车匀速行驶时f=F,可求阻力大小,再根据f=0.1G求货车总重,货车最多可装载货物的重等于货车总重减去空车重.

解答: 解:

(1)货车空载行驶时所受的阻力大小:

f=0.1G=0.1×2.5×104N=2.5×103N;

(2)v=36km/h=36×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m/s=10m/s,

∵v=,

1s行驶的路程:

s=vt=10m/s×10s=100m,

∵汽车匀速行驶,

∴牵引力:

F=f=2.5×103N,

10s内货车牵引力做的功:

W=Fs=2.5×103N×100m=2.5×105J;

(3)∵P=Fv,v′=90km/h=90×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m/s=25m/s,

∴此时牵引力:

F′=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3600N,

∵汽车匀速行驶,

∴此时汽车受到的阻力:

f′=F′=3600N,

∵f=0.1G,

∴货车总重:

G′=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3.6×104N,

货车最多可装载货物的重:

G货=G′﹣G=3.6×104N﹣2.5×104N=1×104N.

答:(1)货车空载行驶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为2.5×103N;

(2)货车以36km/h的速度空载匀速行驶时,10s内货车牵引力做的功为2.5×105J;

(3)货车最多可装载1×104N的货物.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功的公式W=Fs、功率公式P=Fv的了解与掌握,本题关键是两次利用汽车匀速行驶时汽车受到的阻力等于牵引力等于0.1G.

 

28.(6分)(2013•苏州)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一些猜想,小组将对猜想进行验证.

(1)如果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机械效率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 控制变量法 .

(2)下列A、B是同学提出的两个猜想:

猜想A: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细线的绕法有关;

猜想B: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有关;

(3)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准备分别按图1、图2、图3和图4的滑轮组进行实验.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a)按图 1、3 滑轮组准备做的两个实验时用来验证猜想A的,若实验测得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 相等 (相等/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A是错误的;

(b)按图 1、2 滑轮组准备做的两个实验时用来验证猜想B的,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B是 正确 (正确/错误)的.

(4)接着,小组进行了实验验证.

考点: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3)a、要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细线的绕法是否有关,需要保持除滑轮数目、规格相同外,还要提起相同的重物;

b、要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是否有关,需要保持除滑轮数目、规格相同外,还要相同的绕线方法.

解答: 解:

(1)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机械效率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控制变量法;

(3)a、要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细线的绕法是否有关,需要保持除滑轮数目、规格相同,还要提起相同的物重,所以选择的是图1、3或图2、4;若实验测得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相等,说明机械效率与绕线方法无关,可初步判断猜想是错误的;

b、要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是否有关,需要保持除滑轮数目、规格相同,还要保持绕线方法相同,所以选择的是图1、2或3、4;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不相等,说明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可初步判断猜想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控制变量法;

(3)1、3;相等;1、2;正确.

点评: 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需要应用控制变量法;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提起的物重、动滑轮的重、绳重、摩擦有关.与滑轮的绕法、升高的距离没有关系.

 

29.(6分)(2013•苏州)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1.3°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反射 和 折射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且折射角 小于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

是否存在不足?答: 是 (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 三次实验数据可以,但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做此实验 .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考点: 光的折射规律.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

(2)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多次测量是为了获取多组数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再做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解答: 解:(1)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②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当入射角不断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故折射角随②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2)评价:存在不足,应该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再做此实验,这样得出的结论将更具有普遍性.

故答案为:(1)①反射;折射;②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小于;(2)是;三次实验数据可以,但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做此实验.

点评: 此题考查光的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

 

30.(10分)(2013•苏州)要测量一个阻值约为几百欧的电阻Rx,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为3V),学生用电流表(量程为0~0.6A、0~3A)、学生用电压表(量程为0~3V、0~15V)、滑动变阻器R1和电阻箱R2(0~9999Ω 5A)各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1)小明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图1是小明连接的电路.连接电路时,小明注意到了开关应 断开 ;接通电路前,小明还应将滑动变阻器滑至最 右 (左/右)端.

接通电路后,观察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3V.请你判断:

①电路中哪一个元件有故障?答: 电流表或小灯泡 ;

②该元件发生了什么故障?答: 断路 .

(2)在排出故障更换新元件后,经检查电路完好.闭合开关,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的接入电阻至最小,电压表有示数,但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偏转,电流太小的原因是 被测电阻阻值太大 .所以按小明所选的器材不能用伏安法测出该电阻的值.

(3)请你帮助小明在实验室所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测出该电阻的值.

(a)在图2所示虚线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b)简述实验步骤: 将电压表与Rx并联,扳动电阻箱的旋钮使其阻值为几百欧,读出示数为R2;

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

计算出Rx的阻值 ;(用相应的字母表示各个测出的物理量)

(c)写出待测电阻Rx的表达式: Rx=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

考点: 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在连接电路时,应注意开关断开,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大阻值处.

若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发生了断路,根据电压表的情况判断是哪儿发生了断路.断开处的电压约等于电源电压.

(2)根据欧姆定律,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若电路的电阻增大,则电路中的电流减小,若电阻值很大,则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小.若电流值小于电流表的分度值时,将无法准确地测出电流值.

(3)由于Rx电阻值很大,所以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小,可设法利用串分压的知识解决.而滑动变阻器与Rx的阻值相比相差太大,所以此时应用电阻箱来代替滑动变阻器.

解答: 解:(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由于滑动变阻器接了下面左边的接线柱,所以在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移至最右端.

因为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示数为零,所以电路出现了断路,又电压表示数为3V,等于电源电压,所以与电压表并联的电流表或电阻Rx发生了断路.

(2)由于电源电压为3V,而电阻Rx的阻值大约为几百欧,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太小.

(3)可以利用阻值与Rx相差不大的电阻箱串联,利用串分压的知识测得Rx的阻值.电路如图所示: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将电压表与Rx并联,测出Rx两端的电压U,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为U′=3V﹣U,R2的阻值可以直接读出.

根据U:U′=Rx:R2得,

U:(3V﹣U)=Rx:R2则Rx=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故答案为:(1)断开;右;①电流表或小灯泡;②断路;(2)被测电阻阻值太大;(3)(a)见上图;(b)将电压表与Rx并联,扳动电阻箱的旋钮使其阻值为几百欧,读出示数为R2;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计算出Rx的阻值.(c)Rx=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试卷附答案

点评: 此题测量电阻的实验,考查了有关实物电路的连接,特别注意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法.考查了电流表的读数及电路实验的分析和设计.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电阻.还考查了有关电路故障的分析,这也是电学实验中的重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