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日期:2014-09-26 10:04

(单词翻译:单击)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6 题每题2 分,7~18 题每题1 分,19~27 题每题3 分,共51 分)

7.下列过程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火力发电 C.滴水成冰 D.木已成舟

【答案】B

【解析】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键是看该变化过程中有无新物质生成,若无则为物理变化,若有则为化学变化。海水晒盐、滴水成冰以及木已成舟,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火力发电涉及煤的燃烧,该过程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名师点拨】(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面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因此,核裂变等原子核内部的变化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即使核裂变等过程有新物质生成,该变化也不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但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由分子构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新分子生成。

8.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纯净物的是( )

A.合成纤维 油脂 B.天然气 水银

C.冰水 干冰 D.医用酒精 碘盐

【答案】C

【教你“读”题】注意题干中 “均”,其含义是两种物质都是纯净物才符合题目要求。

【解析】

A

×

合成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属于纯净物,油脂包含很多种化合物,属于混合物

B

×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混合物,水银是汞的俗称,属于纯净物

C

冰是固态的水,冰水属于纯净物,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

D

×

医用酒精含酒精75%,属于纯净物,碘盐除食盐外还加入碘酸钾等,属于混合物

【规律总结】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键是看该物质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若是则为纯净物,若否则为混合物;其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则为纯净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则为混合物。

【知识回顾】(1)物质分类

005.png

(2)概念

①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各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这样的物质叫混合物。

②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这样的物质叫纯净物。

③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④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⑤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这样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⑥酸: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⑦碱:由金属阳离子(包括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⑧盐:由金属阳离子(包括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⑨无机化合物:一般指由碳除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也包括少数含碳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等。

⑩有机化合物:指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除外)。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答案】D

【解析】D选项正确。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到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简称“:一斜、二送、三直立”。

A. 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使用天平时,应遵循“左物右码“原则 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B. 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稀释浓硫酸时,应“酸入水,勤搅拌” 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C. 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不应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 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春色满园,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C.组成CO、CO2 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变大

【答案】A

【解析】

A

花散发的香气的分子,运动到人的嗅觉器官,被人感知

B

×

空气属于混合物,由多种分子构成,不存在空气分子

C

×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此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则物质的性质一定不同

D

×

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变大的是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气体分子本身。

【知识回顾】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但真实存在;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11.钇(Y)是一种稀土元素,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A.钇属于金属元素

B.钇原子中的质子数为39

C.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

D.钇原子中的中子数为39

【答案】D

【解析】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格”包括的信息一般为:这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以及相对原子质量等。本题中,从“钇”汉字结构分析,钇属于金属元素;钇的原子序数为39,则钇原子中的质子数为39,但从不能确定钇原子中的中子数为39;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

【图解】元素周期表一个“格”中的信息

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12.6 月5 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有关环境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焚烧塑料是减少白色污染的有效方法

B.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是淡水资源缺乏

C.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D.化工厂可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形成酸雨

【答案】C

【解析】

A

×

焚烧含氯的塑料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等气体,从而对造成对空气污染

B

×

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是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

C

风能、太阳能属于新能源,对它们的开发利用,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D

×

化工厂可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废气,并没有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

【知识回顾】(1)白色污染是指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讲解,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因而废弃塑料会带来“白色污染”.

(2)酸雨是指pH<5.6的降水。煤燃烧时排放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3)“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13.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点燃后发生的反应为:2KNO3+S+3C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K2S+N2+3CO2↑。该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

A.硫 B.氧 C.碳 D.氮

【答案】B

【解析】硫元素在反应前存在单质中,在反应后存在化合物中,则其化合价一定发生改变,同理氮元素和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也一定都发生了变化;氧元素在硝酸钾中为-2价,在二氧化碳中仍为-2价,其化合价没有改变。

【规律总结】反应反应前后,一个一定改变“物质种类”;两个可能改变“分子数目”和“元素的化合价”;五个一定不变“原子种类”、“原子质量”、“原子数目”、“元素种类”和“元素质量”。

14. X、R 表示两种金属,在溶液中发生反应:X +3RNO3= 3R+X(NO3)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若X 是Al,R 是Ag,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

C.X 可能是Fe,R 可能是Cu

D.X 的金属活动性比R强

【答案】C

【解析】依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具有“单换单”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A正确;根据该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每27份质量的铝进入溶液,则一定有324份质量的银从溶液中析出,则反应后溶液质量会减少,B正确;铁发生置换后得到的是亚铁盐,而不是铁盐,C错误;因为该置换反应能发生,则说明X 的金属活动性比R强,D正确。

【知识回顾】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方法指导】验证金属活动性常用方法:“两盐夹一金”、“两金夹一盐”。如Zn、Fe、Cu的活动性顺序可用“两盐夹一金”即ZnSO4溶液、Fe、CuSO4溶液,“两金夹一盐”即Zn、FeSO4溶液、Cu,“三金加一酸”即Zn、Fe、Cu、稀硫酸(或稀盐酸)。

15.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A.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乙>丙>甲

B.将温度由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

C.将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比乙多

D.若甲中含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答案】D

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解析】

A

×

溶解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比较溶解度大小,应指明温度

B

×

因为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将温度由t2℃降到t1℃,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t1℃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C

×

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将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比乙多

D

因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因此,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知识回顾】

(1)溶解度的涵义

在中考中,对溶解度的涵义的考查,常采取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时紧紧围绕“一定温度、100g水、饱和状态、溶解溶质的质量”溶解度概念“四要素”进行思考。

(2)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3)溶解度曲线

(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属于中考的必考内容。考查方式:一线型、二线型、三线型、四线型、实验与曲线融合型等。要明确:①各物质溶解度曲线的由来: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许多点组成的一条光滑曲线,反过来讲: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相应的温度;②会看图中各类曲线的走势,明确其中的含义;③知道各类曲线的交点的含义:在该温度下两类物质的溶解度相同;④会通过比对坐标图中纵截距的长短,来判断温度变化引起各饱和溶液析出的晶体多少;⑤根据曲线的走势,会采取一定方法(改变温度、溶剂量等)实现该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变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⑥会比较某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的大小等;⑦知道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以其溶解度 “反常” 的特性;⑧会判断“线外点”所对应的溶液的状态。

16. 下列有关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将5g 铁和5g 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g,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C.5g 硫和5g 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g

D.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C

【解析】

A

×

质量守恒定律适合化学反应

B

×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可能会发生变化

C

在一定条件下5g 硫和5g 氧气能恰好完全反,而得到10g二氧化硫

D

×

反应物的质量时镁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生成物的质量为氧化镁,若单独比较反应前后的固体,则质量一定增加,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方法指导】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理解“参加”的含义

定律中的“参加”是指真正参与了化学反应的物质的实际质量。如果各反应物之间不是恰好完全反应,即有的反应物没有全部参加反应,则未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2)抓住“守恒”的实质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被破坏,生成原子,又由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知道定律的研究范畴

从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可知,它的研究范畴是化学变化过程中各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10g液态水沸腾后变成10g水蒸气,这一过程虽然在变化前后质量也未发生改变,但它是发生在分子层面上的物理变化,不是质量守恒定律要研究的。另外,在其他变化过程中,质量也未必守恒,比如,物理学上的核裂变过程,是发生在原子核内部的变化,变化前后质量不守恒。

(4)会用“系统”的思想看“失恒”

有些化学变化在反应前后,表面上看质量不守恒,如果把与化学变化过程中相关的所有物质归结在一起,看成一个“系统”,诸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加”、“煤在空气中燃烧后煤灰质量减轻”等一系列“失恒”的现象就好理解了。

17.右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有多种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A.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H2时,气体应从A 端通入

B.若要除去H2中的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 溶液,气体从B 端通入

C.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CO2 时,气体应从A 端通入

D.若用水将此装置中的O2排出,水应从B 端进入

【答案】C

【解析】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若气体应从A端通入,则气体会从B端逸出,因而收集不到氢气;若气体从B 端通入,则NaOH 溶液从A断排出,从达不到除杂目的;二氧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气体从A 端通入,则空气从B端排出,从而可收集到二氧化碳;若水从B 端进入,当水达到集气瓶的一定位置时,会形成液封,致使瓶内气体无法排出。综上,C正确。

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18.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正确的一组是( )

A.可用Ba(OH)2 溶液鉴别(NH4)2CO3、(NH4)2SO4、NH4NO3三种氮肥

B.MgCl2 溶液、NaOH 溶液、H2SO4 溶液、CuSO4 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C.Na2CO3 溶液、Ca(OH)2 溶液、盐酸、BaCl2 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D.CuO 粉末、炭粉、铁粉,三种黑色粉末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

【答案】B

【解析】A中,因为Ba(OH)2 溶液分别与三种氮肥混合后,都产生有氨味的气体,从而无法达到鉴别的目的,方案不正确;B中,先依据溶液的颜色,将CuSO4 溶液鉴别出,再用硫酸铜溶液鉴别出NaOH 溶液,继而用NaOH 溶液鉴别出MgCl2 溶液,最后剩余的一种为H2SO4 溶液,方案正确;C中,无法鉴别Ca(OH)2 溶液与BaCl2 溶液,方案不正确;CuO 粉末、炭粉、铁粉,可用稀盐酸将三种物质鉴别。

【方法指导】物质检验题也叫做物质鉴定题,与物质鉴别题的相同之处:都要借助一定的试剂(或方法);不同之处:物质检验题关键在“定”,即需要通过产生的现象,得出“有没有”的结论,而物质鉴别题关键在“别”,即需要通过产生的现象,得出“谁是谁”的结论。

五、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4 小题,共22 分)

40.(5分)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1)植物光合作用得到的单质__________;(2)碘酒中的溶剂_________;

(3)厨房中的酸性调味剂_________;(4)菱铁矿的主要成分________;

(5)不含金属元素的碱__________。

【答案】(1)O2(1分) (2)C2H5OH(1分) (3)CH3COOH(1分) (4)FeCO3(1分) (5)NH3·H2O(1分)

【教你“读”题】注意题干中要求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解析】(1)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产物包括有机物和氧气,氧气为单质,其化学式为O2;(2)碘酒的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3)厨房中的酸性调味剂为食醋,其主要成分是醋酸,其化学式为CH3COOH;(4)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亚铁,其化学式为FeCO3 ;(5)不含金属元素的碱是氨水,其化学式为NH3·H2O。

【易错分析】食醋以及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易被同学们复习时所忽略,因存在知识盲区而造成解答困难。

【名师点拨】(1)只有溶液在的基础上,才会有溶剂和溶质;(2)固体(或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或气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3)水是常用的溶剂,其他溶剂还包括酒精、酒精等。

41(6 分)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

(1)用活性炭除去冰箱里的异味,是利用其________性。

(2)试用文字解释为什么铝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可用Cl2 与NaOH 溶液作用制漂白液:Cl2 +2NaOH=NaCl+NaClO+H2O。与此类可用Cl2 与石灰乳[主要成分Ca(OH)2]制漂白粉,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黄金(Cu、Zn 合金)外观与黄金(Au)极其相似,试根据金属的性质写出鉴别时与三类不同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每类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答案】(1)吸附(1分)

(2)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1分)

(3)2Cl2+2Ca(OH)2=CaCl2+Ca(ClO)2O + 2H2O (1分)

(4)①2Cu+O2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2CuO(或2Zn+O2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2ZnO) (1分)

②Zn + 2HCl == ZnCl2 + H2↑(或Zn + H2SO4 == ZnSO4 + H2↑) (1分)

③Zn + CuSO4 == ZnSO4 + Cu (或Cu + 2AgNO3 == Cu(NO3)2 + 2Ag,或其它合理答案) (1分)

【教你“读”题】解答第(4)小问时,应注意题干中 “金属的性质”、“三类不同物质反应”等关键词。

【解析】(1)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除去冰箱里的异味;(2)因为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所以铝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3)依据化学方程式Cl2 +2NaOH=NaCl+NaClO+H2O ,可推出Cl2与 Ca(OH)2反应后的生成物也为三种,依次为:CaCl2、Ca(ClO)2 和 H2O ,则化学方程为:

2Cl2+2Ca(OH)2=CaCl2+Ca(ClO)2 + 2H2O ;(4)金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属于最不活泼的金属,因此依据金不与氧气、酸和盐等发生置换反应,而合金却可以的特点,可写出三类不同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2Cu+O2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2CuO(或2Zn+O2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2ZnO) , ②Zn + 2HCl == ZnCl2 + H2↑(或Zn + H2SO4 == ZnSO4 + H2↑) , ③Zn + CuSO4 == ZnSO4 + Cu (或Cu + 2AgNO3 == Cu(NO3)2 + 2Ag) 。

【规律总结】(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常见错误:①错写化学式;②忘记配平;③漏写或错学反应条件;④漏写气体生成符号或沉淀生成符号。(注:错误①②,对于化学方程式来说是致命的);(2)解决对策:将初中化学中常用的化学方程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背”下来,达到烂熟于心,信手拈来的熟练程度。


42(7 分)碳元素是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一种元素,许多物质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除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种物质的分子类似足球状,这种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它们都不属于______(选填“有机物”、“无机物”或“单质”)。

(2)肥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常温下,肥皂水溶液的pH_______7(填“>”、“<”或“=”)。

(3)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生成两种氧化物,同时释放能量。试写出该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小刚同学对碳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建构了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①写出括号内一种含有碳元素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②转化关系图中由Na2CO3→CO2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反应;

③CO2常用于灭火,但镁着火不能用CO2灭火,原因是它们能发生反应,请写出该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1)C60(1分) 有机物(1分) (2)>(1分) (3)C6H12O6 + 6O2 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6H2O+ 6CO2(1分) (4)①CO(1分) ②复分解(1分) ③2Mg+CO2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2MgO+C(1分)。

【解析】(1)分子类似足球状的碳单质是足球烯,其化学式为C60;上述碳单质,都不属于化合物,因此一定不是有机物;(2)肥皂水的显碱性,其pH>7;(3)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 + 6O2 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6H2O+ 6CO2;(4)①根据括号内的物质含碳,且能与二氧化碳互相转化的特点,可推出该物质为CO;②转化关系图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可实现碳酸钠向二氧化碳的转化,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复分解;③根据镁和二氧化碳能发生置换反应这一信息,可推出,该化学反应,反应物为镁和二氧化碳,生成物为氧化镁和碳,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2MgO+C。

【规律总结】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特点

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特点总结

多变一

一变多

单换单

两交换,价不变

43.(4 分)已知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的四种常见物质,丁是甲与乙、乙与丙反应的生成物之一(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转化关系如图:

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1)常温下,若乙为红色粉末,甲为黑色粉末,则丙的化学式是______,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若丁为常见难溶性盐,常温下甲为气体,则: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乙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答案】(1)H2(或CO)(1分) 2Fe2O3 + 3C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4Fe + 3CO2↑(1分)

(2)CO2 + Ca(OH)2 == CaCO3↓+ H2O(1分) 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或Ba(OH)2+CO2===BaCO3↓+H2O Ba(OH)2+Na2CO3===BaCO3↓+2NaOH或其它合理答案) (1分)

【题眼定位】

(1)第一步:依据乙为红色粉末,可推出乙可能为氧化铁或铜粉;依据甲为黑色粉末,可推出甲可能为碳粉或铁粉。

第二步:依据“甲+乙→丁”这一性质,可推出乙一定为氧化铁,甲为碳粉;

第三步:依据反应的转化关系可推出丙是一种具有还原性,且是不同于碳粉的一种物质,则丙为H2(或CO)。

(2)第一步:依据丁为常见难溶性盐,可推出丁可能为碳酸钙或碳酸钡等;

第二步:常温下甲为气体,且“甲+乙→丁”,可推出乙为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等,甲一定为二氧化碳;

第三步:依据反应的转化关系可推出丙是能与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的,且是不同于二氧化碳的一种物质,则丙为可溶性碳酸盐,如碳酸钠或碳酸钾等。

【规律总结】推断题解题策略

(1)找到突破口进行联想 。推断题首先要抓住突破口,在推断题的题干中及图中,都明示或隐含着种种信息。一些物质的特殊性质,一些特殊的反应现象等都可以成为推断的依据,如物质属单质还是化合物,物质的颜色如何,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有怎样的反应条件,反应过程中有何现象,主要用途等,这些一般是教材中最典型的知识和最典型的现象,看到这些信息时,应积极联想教材中的相关知识。

(2)在训练中体会思维方法。解答推断题的思维方法一般可分三种:一是顺向思维,从已有条件一步步推出未知信息;第二种是逆向思维,依据提供的条件,抓住物质特性和反应规律,逐步反推,得出结果;第三种则是从自己找到的突破口进行发散推导。解推断题时,还可同时找到几个突破口,从几条解题线索着手,配合推断。

(3)要善于大胆猜想。在解答推断题,特别是实在找不到突破口时,就在大致范围确定的情况下,大可猜上一把。大致的范围确定了,就可以根据题目给的条件猜出几个可能的、常见的、常用的元素或是化合物,再用排除法找到答案。

(4)克服几个误区

①只注意框图信息,而忽视题干信息。有的同学习惯看框图而忽视对题干中信息的提炼,这是最不可取的。要首先读懂题干信息,在结合框图进行推断。

②畏惧心理,不敢猜想。初中化学中常用的物质为数不多,完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大胆猜想与假设。

③结果表达方式不符合题目要求。

④只注重推断,忽视结果的验证等。


六、计算题(本题包括1 小题,共5 分)

44(5 分)将100g 氯化钾样品(含有碳酸钾)加入50g 盐酸中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得到145.6g溶液。则:

(1)产生的气体质量为________g。

(2)计算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

【信息梳理】

序号

题干信息

信息分析

氯化钾样品(含有碳酸钾)

样品中,只有碳酸钾与稀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100g样品加入50g盐酸完全反应,得到145.6g溶液

二氧化碳的质量:100g+50g-145.6g =4.4g,

依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逆向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

【答案】

解:(1)4.4…………………………………………………………(1分)

(2)解:设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为x

K2CO3+2HCl===2KCl+CO2↑+H2O………………………………………(1分)

138 44

x 4.4g

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1分)

解得: x=13.8g……………………………………………………(1分)

氯化钾的质量为100g-13.8g=86.2 g

样品中氯化钾的的分数为: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100%=86.2%…………………………(1分)

答: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86.2%。


七、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包括2 小题,共11 分)

45.(4 分)下图是初中化学的几种常用仪器用品,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1)仪器⑤的名称是_______。实验室用KMnO4 固体加热制氧气应选用的仪器用品_________(填序号)。

(2)③ ⑤ ⑦组合可制备H2、CO2、O2,试写出用此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实验前检查此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锥形瓶(1分) ①②④⑥(1分)

(2)2H2O2 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2H2O + O2↑(1分) 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一会儿至形成稳定的液面差(1分)

【解析】(1)仪器⑤的名称是锥形瓶;实验室用KMnO4 固体加热制氧气应选择“固体加热”装置为气体发生装置,即①②④⑥;

(2)③ ⑤ ⑦组合可属于“固液不加热”装置,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为2H2O2 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2H2O + O2↑;因为该气体发生装置与外界有两个开口相通,因此,检查气密性前,应关闭一个开口,具体方法是: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一会儿至形成稳定的液面差。

【实验补充】(1)利用制取氧气与二氧化碳比较


制取氧气

制取二氧化碳

反应原理

2KClO3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2KCl+3O2↑

2KMnO4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K2MnO4+MnO2+O2↑

2H2O2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2H2O+O2↑

CaCO3+2HCl=CaCl2+H2O+CO2↑

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

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固体;加热

高锰酸钾固体;加热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固体;不加热

大理石(石灰石)、稀盐酸;不加热

气体的制取与收集

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还包括向上排空气法)

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还包括向上排空气法)

(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还包括向上排空气法)


气体验满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将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表明氧气已经收集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若瓶中水已被排空,且气泡从瓶口旁逸出时,表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熄灭,标明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气体检验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标明该气体是氧气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2)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优点(与其他两种方法比较)

①常温反应,不需加热(或操作简便);②反应速率快;③便于回收二氧化锰 (4)制得的氧气纯净(或无污染)

(3)区分两种固体药品制氧气发生装置图的方法

实验室用加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图非常相似,其细微差别在于前者试管口没有棉花团,而后者在试管口画者一团棉花。


46(7 分)小东、小林和小雨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现象很感兴趣,决定做实验进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到底是哪一种粒子使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中可供使用的用品有盐酸、氯化钠溶液、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溶液及若干支试管。

【提出假设】假设(1):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H2O。

假设(2):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Na+。

假设(3):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________。

小东认为不做实验即可说明假设(1)不成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完成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注:王老师,我认为原题中下面表格中的内容的排列有误)

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我认为表格的内容应为下面的形式)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向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2)




小雨认为向实验步骤(1)后的试管中加入盐酸也可得出正确结论,你同意她的观点吗?_________(填“ 同意”或“不同意”)。

【实验拓展】

小林将酚酞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发现溶液也变红。他们经过分析、讨论、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答案】[提出假设]OH-(1分) 酚酞溶液中含有水,而酚酞溶液无色(1分)

[实验验证]

向装有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1分)

溶液仍为无色

或溶液颜色无变化(1分)

假设(2)不成立

假设(3)成立(1分)

同意(1分)

[实验拓展]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溶液(或某些盐溶液呈碱性,或其它合理答案)(1分)

【解析】[提出假设]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种类,在对水分子和钠离子都作出假设的基础上,第三种假设只能针对氢氧根离子;因为酚酞中含有水,而酚酞溶液无色,所以假设(1)不成立;

[实验验证] 实验验证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出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粒子不是钠离子的结论,即目的是排除假设(2),因此,步骤(2)的实验操作是:向装有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实验现象是:溶液仍为无色(或溶液颜色无变化),实验结论是:假设(2)不成立,假设(3)成立。

因为向实验步骤(1)后的试管中加入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也有氯化钠生成,同样能起到步骤(2)的作用,所以,应同意小雨的观点;

[实验拓展]因为碳酸钠溶液不属于碱溶液,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溶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