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PK台(MP3+文本) 第640期:词霸炼成记(1)
日期:2018-01-03 11:01

(单词翻译:单击)

民族语言(vernacular language),是指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交往联系时所使用的语言,它是民族稳定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维基百科上的解释为:A vernacular or vernacular language is the native language or native dialect of a specific population, especially as distinguished from a literary, national or standard variety of the language used in the region or state inhabited by that population。例如,中国人的民族语言为汉语,法国的民族语言为法语,日本的民族语言为日语。于是,很多人都想当然认为,我们现在学习的、西方人口中说着的英语,便是英国人的民族语言。
实际上,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
可以说,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它的语言种类形成、发展、使用均与其在历史变迁中的沉浮息息相关。在Winston Churchill与 Christopher Lee合著的书籍《英语的民族史》(History of the English Speaking Peoples)中,对英国史前语言有如下描述:很明显,那些赤身裸体或者披着兽皮的男人和女人或觅食于原始森林之中,或涉猎于沼泽、草滩之上,至于他们所说的语言,尚无史料可查。由此可见,英国诸岛上有人类活动迹象发生于史前早年,那时语言并未形成。
大约在公元前30世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约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凯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此时的凯尔特人已经具备使用铁器的能力,而在英语正式形成之前,凯尔特语则是在不列颠岛上所能发现的唯一具有史料依据的最早期语言了。
公元前55和前54年,G.J.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均被不列颠人击退。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领大军入侵不列颠,将其征服后成为罗马帝国的行省。在罗马人约500年的统治之下,拉丁语成为官方语言,而凯尔特语的地位则明显下降。

词霸炼成记(1)

3~4世纪,奴隶反抗斗争不断加剧,罗马帝国日渐衰落。4世纪中叶前后,不列颠反抗罗马统治的斗争也渐趋激化。到407年,罗马驻军已全部撤离了不列颠,结束了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
公元449年,居住在德国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麦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莱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抓住了罗马帝国衰落、罗马人撤离不列颠的大好机会,从5世纪中叶开始横跨北海陆续侵入不列颠。入侵过程持续了大约一个半世纪,而他们的语言则逐渐取代了作为英国民族语言的凯尔特语。
不列颠东南部被朱特人占领,成为肯特郡,那里的人们开始说肯特方言(Kentish);不列颠中部被盎格鲁人占领,说着墨尔西亚方言(Mercian),不列颠北部同样被盎格鲁人占领,那里的人们说着诺撒伯利亚方言(Northumbrian),不列颠西南部被萨克逊人占领,说着西撒克森方言(West Saxon)。随着这三个部落在不列颠到生根发芽,凯尔特语言最终走向没落,而盎格鲁人与撒克逊人的联姻,也促使了两个部落语言的形成。
到7世纪初,这些入侵者先后建立起7个强国,史称“七国时代”,也成为了后来的英吉利王国的雏形。英吉利这个名字源自“盎格鲁人”(Angles),其原名“Engla-lond”意为“盎格鲁人之地”,后音译变成了England。而到了公园八世纪末开始,来自挪威、瑞典和丹麦等国的维京海盗大局进攻英格兰,战争持续数年。而在此期间,大量的拉丁语、丹麦语以及挪威语融于英语之中,丰富了其语言的表现力与张力。例如,kitchen和cup,就来自拉丁语;skin、leg,以及代词them、their、they等均来自与丹麦及挪威语。很多与英语有相同含义的词也一同被使用,例如:anger与ill均是来自挪威语,其含义与英语中的wrath和sick含义相同。
总的来说,在这一时期,英语在自身不断发展与变化的基础之上,又融入了很多其他预习的语言元素,这也就形成了最早的英语语言形式,即:古英语。古英语的发音与拼写与我们的现代英语差别很大,不过现代英语中一些常见的单词,大约有一半左右源于古英语,比如:be、strong以及water等这样的词。
后来,丹麦维京人后裔、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于1066年率军入侵,同年10月,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1066~1087在位),史称“征服者威廉”,诺曼王朝(1066~1154)由此建立。法语成为当时皇室、统治阶级和商人阶级使用的官方语言,英语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沦为老百姓日常的生活用语,在正式场合禁止使用。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到了14世纪,英语又再一次成为了英国主流语言,但也增加了很多法语单词。至此,形成了英语的第二个阶段:中古英语。
到中古英语末期,英语已经确立了作为英国国语的地位。印刷术的普及,使得更多人拥有阅读的机会,书变得越来越便宜,单词的拼写以及语法形式也越来越固定,基本词汇也已形成。总之,现代英语的根基日益牢固。此外,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以及海上运输、贸易的不断加强,甚至是后来的文艺复兴等运动,英国与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融合,其语言中也被不断融入其他文化中的语言元素,至此,现代英语形成。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了超越国家、超越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的不可逆趋势,这种强劲的力量不仅改变着世界的各个角落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同时,也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尤其是那些边缘化的、小众的文明将不断受到负面冲击。据统计,人类语言总计约7000种,而其中一些语言由于其狭窄的应用范围,逐渐濒临消失。美国“濒危语言研究所的语言学家发现,近年来语言消失的速度正在加快,平均每14天消失一种。到2100年,可能有过半数的语言面临灭绝,而在这过程中,与之相关联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将被无情破坏。
英语的发展,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发展,这似乎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当国家强大时,民族语言不仅在国内可以更快地发展,同时,还可以对外进行输出;而当一个国家经济、军事实力衰落时,就不免会遭到强国的入侵,甚至是从文化的根本处——语言,进行消亡。此外,语言也如同做人一样,胸怀天下,开放豁达,才能不断完善自我,并持久创新。我们不仅可以从英语的发展史中了解人类文明的点滴,更能通过其衰盛废兴,反思我们的生活未来。

分享到